第136章 热烈的现场分析
  第136章 热烈的现场分析
  10分钟后,李旭沉声说道:“刚才,姜东同志的发言非常精彩。“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目光缓缓扫过在座的每一位警员。
  “从整体现场的完整性分析,到微观环境的布局研判,再到具体实体的损伤分布勘验。”
  “这个分析框架由宏观到微观,逻辑严密、层次分明,就像是在用x光机一层层扫描整个案件他停顿了一下,端起保温杯抿了一口茶,继续说道:“我认为,这应该成为我们今后现场勘查的標准范式。”
  “每一个结论都必须建立在確凿证据的基础上,经得起反覆推敲。”
  “就像盖房子一样,地基不牢,地动山摇啊。“
  坐在后排的年轻警员们纷纷低头记录,笔尖在纸上发出沙沙的声响。
  李队长说到这里,语气突然严肃起来。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
  他的目光变得锐利,“在以往的案情分析会上,经常能听到我觉得我可能我认为'这类主观臆测的表述。”
  “同志们,“他的手指轻轻叩击桌面,发出有节奏的轻响。
  “这种思维方式在刑侦工作中是要不得的!”
  “我们办案必须坚持以事实为准绳,以法律为依据。”
  “每一个判断都要像数学公式一样严谨,每一个推论都要像物理定律一样可靠。“
  会议室里的空气似乎凝固了一瞬。
  李队长环视眾人,继续说道:“每一起案件的侦破过程,本质上都是证据链条的严谨构建和线索碎片的科学拼合。”
  “所以,我希望接下来的发言,每位同志都要注重逻辑推理。”
  “如果脱离逻辑空谈案情,“他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那和要流氓有什么区別?”
  “我就简单说这些,下面请其他同志继续发言。“
  在姜东开了个好头后,其他警员明显活跃起来。
  只见坐在角落的小汪第一个举起手。
  这个平时发言不多的年轻警员今天显得格外积极,他的眼睛里闪烁著跃跃欲试的光芒。
  “哟,小汪今天这么主动?“
  坐在他旁边的贾汪笑著打趣道,声音里带著善意的调侃。
  “不错不错,就是要向姜东这样的业务骨干看齐。”
  “咱们刑警队就需要这样的劲头!“
  小汪的脸微微泛红,但很快调整好状態。
  他站起身来时,椅子发出轻微的挪动声。
  『姜东的分析確实非常全面,我就不重复了。
  他的声音起初有些发紧,但很快就变得流畅起来。
  “我想从另一个角度补充一点看法。“
  他翻开那本已经有些磨损的笔记本,纸张发出清脆的翻页声。
  “关於被害人前男友的嫌疑,
  小汪的食指在笔记本上轻轻滑动,寻找著重点,“虽然其前女友证实他一个月前就已离开,而且有游戏在线记录佐证,但这里有几个关键点需要核实...“
  他条理清晰地列出疑点:“首先,游戏在线是否等同於本人在场?”
  “我们都知道游戏帐號可以共享,甚至可以通过远程控制保持在线状態。”
  “是否有监控能证实这一点?”
  “其次,我们目前只查到他没购买汽车票、火车票,但有没有可能通过网约车或其他交通工具返回?“
  说到这里,他抬起头环视眾人,“现在私家车营运这么普遍,只要肯钱,找人接送並非难事听到这里,几位老刑警不约而同地点头,有人在小本子上快速记录著。
  李队长示意记录员重点標註这些疑点,自己则在笔记本上画了几个星號。
  “所以,我建议立即对其前男友展开深入调查。“
  小汪继续分析,声音越来越自信,“从犯罪心理学角度看,被害人生前容貌出眾,突然分手是否存在隱情?”
  “根据我的观察,这类感情纠纷往往是命案的重要诱因。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
  “我们应当以正常人的行为逻辑来推演,而不是用极端个案来排除嫌疑。”
  “毕竟,犯罪动机往往就藏在最普通的人际关係中。“
  这番分析引得眾人连连称是。
  会议室里响起低声的討论声,有人在小声交换意见。
  连一向严肃的王教导员都露出讚许的神色,在他那本皮质封面的笔记本上写下“重点排查“四个字,笔跡力透纸背。
  李旭难掩惊讶,他微微前倾身体。
  “小汪啊,你这分析思路很见功力,“
  他的目光中带著审视和欣赏,“真是士別三日当刮目相看!”
  “以前可没见你这么敏锐。看来最近没少下功夫啊。
  “队长,您这是批评我平时不够用功啊。
  小汪地笑道,手指不自觉地摸了摸鼻子。
  “其实,我下班后一直在钻研犯罪心理学和侦查学专著。“
  说到这里,他的眼睛亮了起来,“最近跟著姜东现场、做外围调查,更是学到了很多实战经验。”
  “每次现场勘查后,我都会把姜东的分析方法和自己的观察对比记录,找出差距。“
  “好!“
  李旭欣慰地拍桌,声音在会议室里迴荡,“破案就是要集思广益。如果大家的思路都一样,很可能集体走入死胡同。“
  他转向其他人,“来,其他同志还有什么补充?“
  这时,资深刑警老秦站了起来。
  他习惯性地推了推鼻樑上的眼镜,这个动作让镜片在灯光下反射出一道闪光。
  “听完姜东和小汪的发言,我也有几点想法要匯报。“
  他的声音低沉而稳重,带著多年办案积累的沧桑感“请讲。“
  李旭和王教导员同时翻开新的记录页,笔尖悬在纸上准备记录。
  老秦清了清嗓子:“除了两位提到的重点,我认为房东的嫌疑也不容忽视。“
  他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文件夹,“这是我整理的近几年类似案件的数据,其中有三起都是房东或物业人员作案。“
  他详细分析道:“虽然房门完好无损,但存在贼喊捉贼的可能性。”
  “报案人是女房东,她家里是否有男性亲属?”
  “钥匙保管情况如何?这些都是突破口。
  老秦翻开文件夹,指著一份示意图说:“据我所知,很多出租屋在换锁后都会给房东留备用钥匙。如果房东持有钥匙,那么製造密室假象就易如反掌。“
  会议室里的气氛变得更加专注,有人开始翻看老秦分发下来的资料。
  老秦继续道:“另外,房东的报案时机也很蹊蹺一一之前多次联繫不上租客,为何偏偏这次破门而入?
  “6
  他的手指在资料上轻轻点著,“在联繫失败后,正常人应该会选择报警或找社区协助,而不是自行处置。这种行为模式本身就值得怀疑。“
  这番镇密的分析引发热烈討论,
  王教导员在笔记本上重重划下几个感嘆號,笔尖几乎要划破纸张。
  几个年轻警员交头接耳,不时点头表示赞同。
  “说得好!“
  李旭难掩喜悦,他的声音比平时提高了几分贝。
  “自从马局长上次强调要营造民主討论氛围后,咱们队的办案水平明显提升了!“
  他站起身来,在会议室里了几步。
  “就是要这样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每个人的视角不同,合在一起就能拼出完整的真相拼图。“
  他转向王教导员,脸上带著满意的笑容:“王教,您看现在这支队伍是不是充满战斗力?”
  “就像一台精密的破案机器,每个零件都在最佳状態。“
  王教导员满意地合上笔记本,发出清脆的“啪“的一声。
  他环视会议室,目光在每个人脸上停留片刻:“有这样的侦查劲头,再复杂的案子也难不倒我们。”
  “不过..:“他的语气突然严肃起来,“接下来就要看各位如何把这些思路转化为实际行动了。”
  “破案不是纸上谈兵,需要脚踏实地的调查工作。“
  李旭点点头,转向全体警员:“王教说得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