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轧钢厂送锦旗
  田娃一脸兴奋,感觉好像是他拿了锦旗一样。
  “小龙哥,我看到水缸厂的领导了,人家那派头比咱们大队长强多了。”
  “那是轧钢厂,不是水缸厂!”
  张小龙忍著笑,给他纠正一下。
  “噢,这不都一样嘛!
  大伙都说这是我们大队,第一次来这么大的大领导。”
  “轧钢厂是我们安平县数得上名號的大厂,那是正儿八经的正厅级单位!
  他们厂长就是正厅级別,肯定比我们大队长强。”
  “噢,那什么是正厅级?”
  “这么说吧,我们安平县县委书记,级別是正处级。
  而上一级的地区书记是正厅级,这么说你懂吗?”
  张小龙看他一脸茫然的样子,知道是对牛弹琴了。
  两人走走说说,很快就到了。
  往常很偏僻的家,现在被里三层外三层的社员给围得水泄不通。
  可谓热闹得很,张小龙有些不习惯。
  “小龙哥回来了,大家让一让!”
  田娃在前面开路。
  人群迅速散开一条通道,让张小龙进去。
  “小龙回来了!”
  此起彼伏的声音,立刻吸引了屋里閒聊的几人。
  大队长张宝桂满脸堆著笑,给几人引荐说道:“胡厂长,秦科长,这就是我们大队张小龙同志,
  他也是县警察局的预备警察。”
  “小龙,这是县城轧钢厂的两位领导。这是主管財务和后勤的胡厂长,这位是保卫科的秦科长。”
  张小龙打量了两人一眼。
  胡厂长一身深灰色中山装,左胸前的口袋里,插著一支钢笔,手腕上戴著一块梅牌手錶。
  白的头髮向后梳著,满面红光,很有威严和气势。
  保卫科长一身藏青色制服,头上戴著大檐帽,跟张小龙的警服有八分相似之处。
  这个时候的保卫科,跟警察也没有多少不同,
  都是吃的公家饭,只不过保卫科主要负责轧钢厂的治安。
  而警察管的范围更大一些。
  胡厂长、秦科长先后伸出了手来,笑著跟张小龙握手
  “我听说过张小龙同志很年轻,但是没有想到会这么年轻!
  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
  这一幕看得张宝桂一阵眼热,刚才他主动伸手,胡厂长是视而不见,並没有和他握手。
  张小龙神情自若,伸手握了握,“胡厂长过奖了!跟您相比,我就是萤火之光,怎敢跟皓月爭光!”
  “哈哈哈哈~年轻人不骄不躁,是一颗好苗子!
  可惜啊,我原想著把你安排在保卫科的,
  想不到警察局那么动作这么快,抢先一步把你安排在了警察的岗位上。”
  胡厂长脸上的惋惜神色,不像是作假,“如果哪一天你不想在警察局干了,
  可以隨时来找我!我们轧钢厂的大门,隨时都为你敞开著。”
  “多谢胡厂长!”
  这样的场合,张小龙不方便说模稜两可的话,乾脆不直接回答。
  秦科长眼含热泪握著张小龙的手,用力摇晃著,
  “张小龙同志,我替轧钢厂保卫科牺牲的九名同志,
  郑重地向你说一声——谢谢!”
  说完,他神情郑重地深深鞠了一躬。
  张小龙的手臂都要被他摇得散架了,
  心说:老哥啊,你以前肯定是当兵的,这力气真大。
  不过,咱能不能不要摇了!
  “秦科长言重了,这么大的礼,我张小龙担当不起!”
  “张小龙同志,杀害保卫科九名兄弟的凶手,因为你才能得以伏法!
  我们轧钢厂保卫科所有人,永远记住你的这份恩情!”
  他几乎每说一个字,都用力摇晃张小龙手臂。
  这是真情流露的表现,可见此人也是一个重情重义的汉子。
  张小龙向来敬重这样的人。
  “轧钢厂保卫科,能有秦科长这么关爱下属的领导,也是他们的福气!”
  几人寒暄了一番,张小龙请几人进屋。
  胡厂长拿来一面锦旗,当著眾人的面打开,
  “张小龙同志,鑑於你英勇的表现,轧钢厂上下一致决定,赠送这面锦旗给你!”
  红底金字的锦旗徐徐展开,场面瞬间沸腾起来。
  【勇斗歹徒,为民除害】
  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胡厂长把锦旗交到张小龙手中,然后用力鼓掌。
  秦科长鼓掌声音更是响亮,震得人耳膜发涨。
  大队长张宝柱、在场的社员们,紧跟著纷纷鼓起掌来。
  掌声经久不息。
  如果说心里不激动,那肯定是假话。
  张小龙表面上保持了平静,一副宠辱不惊的模样。
  实际上心里也有一种小得意,还有从未有过的自豪感。
  举手之劳的同时,收穫了一窝野猪,还得到了工作和荣誉。
  这种事情以后得要多做几件。
  赠送完锦旗,几人进屋坐下。
  “我们这次代表厂里来,除了送锦旗,还有两件事要办!”
  胡厂长端著瓷缸,喝了一口水说道。
  “如果有需要我协助的,你们儘管说!”
  张小龙把锦旗交给老妈,坐在胡厂长对面。
  胡厂长打开公文包,从里面取出一个信封,“这是我们厂的一点心意,不多,五百块钱!”
  “胡厂长这是做什么?我如果看中钱的话,
  当初消灭那三个劫匪,摆在面前的可是有三十万现金!”
  张小龙言下之意很简单,我要是为了钱,早就把三十万收入囊中了。
  但是我並没有拿走三十万里的一分钱!
  还能在乎你们这五百块钱?
  “张小龙同志高风亮节,我们轧钢厂上下一万多工人,是打心眼儿里佩服的!”
  胡厂长站了起来,走到张小龙身边,把信封塞给了他,“按理说至少应该奖励2000块钱,
  可是厂子里牺牲了9位同志,还有一个受了重伤,落下了终身残疾。”
  “这些同志的家里,都需要一笔安置费用,所以,500块是少了些!”
  “但这是我们全厂职工的一点心意,你要是不收,就是嫌弃钱少了!”
  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张小龙还能说什么?
  “既然是这样,我要是不收就有些不近人情了!
  胡厂长,那我就却之不恭了!”
  张小龙接过信封,隨手交给了自己老妈收著。
  林秀珍握著厚厚的信封,心里无比忐忑,家里从来没有过这么多钱。
  她紧张到手心沁满了汗,亏得信封是油皮纸,不然早就被汗水浸得湿透了。
  不知道胡厂长说的最后一件事,又会是什么事。
  张小龙认为,送锦旗、送奖金只是开场白,起一个铺垫作用。
  这最后一件事才会更加重要,也符合轧钢厂这样大规模的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