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尝试卖鱼
  张小龙暗自观察了一下,看见刘老七火急火燎的样子,却没有出言阻拦別人,心里还是很满意的。
  赚钱的事情虽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合作伙伴的人品。
  刘老七的人品暂时通过了他的考察。
  “七分钱一斤!”
  “这么贵啊?算了,我再去別处看看!”
  张小龙根本不在乎他买不买,隨他去了。
  刘老七心里的大石头放了下来,心里暗骂一句:
  有眼不识泰山,活该你买不到这么好的土豆!
  隨即諂媚一笑说:“兄弟,七分钱一斤,我全包了!”
  张小龙摆了摆手,“七分钱的价格是卖给別人的,你全包就按照六分钱一斤,外加一斤五两的本地粮票。”
  “那就多谢兄弟了,这是三十块钱,七百五十斤粮票!”
  刘老七痛快地数出钱票,“我这儿还有七十块钱,预先订购你的土豆,就是粮票少了些,你看能不能用其他票代替?”
  张小龙接过钱和粮票,粗略地瞄了一眼,三张大黑十,以及厚厚的一叠粮票,隨手放进了衣兜里。
  这种土豆只有他才有,刘老七不敢少给钱票。
  “你都有什么票?”
  “二十斤肉票,三百斤全国粮票,还有一张铁锅票。”
  “没有別的票了吗?”
  “我今天出门比较急,就带了这些,家里还有一些酒票、布票。”
  “这样吧,我再想想办法,给你准备一千二百斤土豆,除去你手上的这些票和七十块钱,你再给我二十市尺的布票,怎么样?合適的话就成交。”
  张小龙提出了自己的条件。
  刘老七犹豫了一下,隨后用力点点头,“好!那就拜託小兄弟了!”
  张小龙心中大喜,看来刘老七家的生意真的很不错,否则肯定不会答应这个要求的。
  布票、肉票和铁锅票,都属於稀缺品,尤其是二十市尺的布票,足够家里七口人,一人做一件新上衣的。
  这些票足以补足粮票的差额。
  “刘哥,合作愉快!你明天这个点来拿剩下的土豆。还有,看在老主顾的份上,我再送你两个好东西!”
  张小龙拿起两条鱼,用枯草穿过鱼鳃,串成一串递了过去。
  比起昨天来,鱼又大了一些,两条鱼差不多三斤出点头。
  “多谢兄弟!我就不客气了哈!”
  刘老七隨手接了过去,显然没有在乎的样子。
  他在公社里做粉条卖,连公社食堂都去买他家粉条,背后还是有些能量的。
  鱼、肉之类的东西,刘老七家肯定也不缺。
  张小龙暗笑一声,我这鯽鱼不比其他鯽鱼,品尝了你就知道它的好了。
  一袋土豆二百五十斤重,刘老七看著壮实,却根本搬不动。
  张小龙帮著,把土豆搬上独轮车。
  “兄弟,你的力气真大!到底是怎么练出来的?”
  “我这是天生的,再说了,现在连饭都吃不饱,哪有精力去练力气?”
  “说得也是!”
  刘老七羡慕不已地推著独轮车走了。
  张小龙自己知道,目前,二百多斤已经是他能背起的极限,而且最多只能背个两三里路。
  说到底还是他的身体太虚了,如果不是有5j枸杞、灵潭水和瀑布的温养激发,他连一百斤重的东西都搬不动。
  “你这鱼怎么卖?”
  “一块钱一条。”
  “什么?一块钱一条鱼,你怎么不去抢啊?”
  鯽鱼现在的行情是四毛钱一斤,一斤半的鯽鱼就是六毛钱。
  张小龙开口就要一块钱,倒也难怪这个小伙炸毛。
  “我这鱼不是普通的鯽鱼。”
  “我倒想听一听,到底怎么个不普通。”
  “后山知道吧!”
  “这谁不知道?整个辽北省境內,可以说是山连山,老人们常说至少有十万大山,后山也就是其中一部分而已。
  咦?后山和你的鱼有什么关係?”
  “当然有关係了,我是翻过七八座大山,在一个深潭里抓来的这些鯽鱼。
  它们肉质鲜美,半点腥味都没有,你说能跟野塘子里的鯽鱼相提並论吗?”
  “哈哈哈,別吹牛了,我也去过山里,哪儿会有鱼没有腥味的?我来闻闻……呃不对,难道我鼻子不通气?”
  两人的说话声,吸引来十多个人。
  有人说道:“到底有没有腥味吗?”
  小伙有些尷尬:“好像~真的没有!”
  围观者纷纷表示不相信,更有人凑上来体验。
  然后,一帮人目瞪口呆。
  “臥槽~他的鱼不愧是深山老林里抓的,还真特娘的没有腥味!”
  “一块钱是贵了一点,但胜在不要鱼票,也不是不能接受,我买一条尝一尝!”
  有个矮个中年人拿出一块钱说道。
  张小龙看了那人一眼,不错,他说的正在点子上。
  四毛钱一斤的鯽鱼,那可是要用鱼票去买的。
  我这鯽鱼不但肉质鲜美,最主要的是它不用鱼票啊!
  就贵了两毛钱而已,你们还有什么好挑剔的。
  张小龙接过钱,努努嘴说道:“地上的鱼你隨便挑一条!”
  矮个中年人乐得同意,挑了一条最大的,其实也就比其他的重个一两左右。
  但是人都喜欢占点小便宜,立刻又有一个人跟上,挑了一条第二大的,隨后才把一块钱交给张小龙。
  来这个黑市交易的人,大多数都是脑子灵活,胆子够大的主儿。
  当然,大多数人的腰包里,还是有点儿钱的。
  有人带了头,就有更多的人跟风购买。
  不到半个小时,八条鯽鱼就剩下了两条最小的,不足一斤半。
  看样子没有人愿意买了。
  便宜人人都想多占一点。
  吃亏?
  那是不可能的事。
  啥都可以吃,唯独吃亏不可以,一点点都不行。
  张小龙不想耽误时间,提溜起两条鱼,在林子里逛了起来。
  “你这鸡蛋怎么卖?”
  “我这鸡蛋不卖,只换粮票。”
  臥槽,还有这种好事?
  你是知道我有几百斤粮票吗~呃不,算上三百斤全国粮票,也超过一千斤粮票了。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张小龙极其注重隱秘,除了刘老七外,林子里没有人知道他做了一笔大买卖。
  “我有本地粮票,也有全国粮票,你打算怎么换?”
  换鸡蛋的是一个老头,瓮声瓮气说道:“只换本地粮票,一斤鸡蛋换十斤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