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我非命也?
  第69章 我非命也?
  古勒寨內,气氛凝重。
  觉昌安苦苦劝说著阿台。
  “事已至此,明军势大,又有戚继光、李成梁两路夹击,实难抵挡啊。不如暂且..::”他没有说完,却被阿台厉声打断!
  “岳父不必多言!”阿台虽兵败,但是依旧没有放弃復仇的念头,他眼中燃烧著仇恨,“我父惨死明人之手!此仇此恨,不共戴天!今日唯有死战到底,方能告慰先父在天之灵!要我投降明国,休想!”
  觉昌安看著癲狂的阿台,心中一片冰凉。
  阿台已失了理智!
  他一心求死,可我不能!
  我这一脉,我这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部族基业,不能给他陪葬!
  对不住了,阿台.:.建州不能就此断了根!
  总得有人为將来留下些火种吧?
  觉昌安缓缓闭上眼睛,再睁开时,眼中已只剩下冰冷的决断。
  是夜,月黑风高。
  觉昌安之子、努尔哈赤之父塔克世,借著夜色掩护,悄然召集了百余名心腹亲信,打开一处偏僻寨门,潜出城外,径直奔向城外潜伏的明军联络点。
  他將城內虚实、阿台布防悉数告知了李成梁派出的接应將校。
  李成梁得报大喜,当即定下內外夹击之策。
  他命塔克世引那六千海西女真骑兵趁夜色分批混入城中,约定三更时分,以四处火起为號,製造混乱,袭取城门,接应城外大军。
  塔克世对古勒寨內外极为熟悉,有他亲自带路,加之守军经歷惨败,人心惶惶,戒备鬆懈。
  那六千海西兵仗著同为女真人打扮,一路之上虽也遇到几处盘查哨卡,却都被塔克世巧言遮掩过去,六千兵马分作五队,竟真的悄无声息的潜入了古勒寨內。
  三更时分,约定號火骤然亮起!
  潜入城內的海西兵与塔克世亲信同时发难,在城中各处要害地点大肆放火,点燃民居、草料堆,一时间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城中顿时大乱!
  城墙上的守夜士卒,见城內火起,不知发生何事,只是火势太大,危及城中家小,哪里还有心思守城?
  101看书????????????.??????全手打无错站
  他们纷纷奔下城墙,或是企图救火,或是回家寻找妻儿老小。
  就在此时,城西处,负责袭取城门的一队海西女真已与少量负隅顽抗的守军展开激战!
  城外的李成梁见城中火光四起,杀声隱现,知道时机已到,脸上露出拧的笑容,猛地抽出腰刀,向前一指,厉声下令:“传令!攻城!一—不、封、刀!!”
  他特意加重了最后三个字,又补充道,“取下阿台首级者,赏银千两,官升三级!”
  等候在侧的努尔哈赤听到“不封刀”三字,想到尚在城中祖父与父亲,顿时大惊,也顾不得尊卑,连忙上前和李成梁搭话:“不可!我祖父与家父尚在城中啊!”
  “嗯?”李成梁惊讶地低下头,仿佛才想起此事,“哦?瞧我这记性!你不早说?我还以为他们已安然出城了呢。”
  他不以为然地挥挥手,“既然如此,那你便自去寻些家丁护卫,进城保护他们便是了,
  努尔哈赤闻言,只觉一股屈辱与怒火直衝天际!
  李成梁这廝分明是故意的!
  他是想借乱军之手,除掉我阿玛他们!
  努尔哈赤紧拳头,脸上却不敢流露半分怨,只能强忍著怒意,翻身上马,也顾不得点多少人手,心急如焚地朝著火光冲天、杀声震天的古勒寨衝去!
  “哼。”李成梁见努尔哈赤离开的身影,冷哼了一声。
  他並非真的忘了,乃至是刻意为之。
  眼下王甲部、董鄂部、阿台部皆损失惨重,唯独觉昌安自嘉靖以来发展农耕、用心经营。
  可朝廷的意思却是犁庭扫穴,实控东北。
  他如何能看著觉昌安好生活著?
  这人不管有没有野心,其本身实力已经是建州无可爭议的第一。
  如今他又投靠朝廷,哪怕为了安抚他,朝廷也得装模作样的给他升官。
  到时候名副其实之下,其人未必不会成为另一个王果。
  闹出事情来,皇帝和朝廷可不管这么多,他们只会觉得这是自己这个辽东总兵的失职。
  在蓟镇、辽东联合朝鲜一起清扫之下,居然还有反覆。
  李成梁对此看得真切。
  自然不会介意顺手削弱一下觉昌安的实力。
  古勒寨內。
  阿台原本抱看女人安睡。
  一名心腹亲卫闯入屋內,声音带著哭腔:“大汗!不好了!明、明军...明军杀进城了!”
  睡意正浓、美梦被打断的阿台勃然大怒,本欲喝令將这不长眼的奴才拖出去砍了,然听到“明军入城”四字,他一个激灵,瞬间清醒!
  他一把推开身边的女人,手忙脚乱地穿衣。
  慌乱之中,竟抓起一件外袍披在身上!
  连鞋袜都来不及穿好,便跟著那亲卫冲了出去。
  刚出房门,被夜风一吹,阿台才发觉身上衣物不对。
  他低头一看,见自己竟穿著女子红衣,顿时羞怒,一把扯下,又扒下旁边一亲卫的外衣套上。
  他顾不得那被扒了衣服的亲卫,只厉声催促左右快走!
  然而,更糟糕的局面还在后面,
  白日浑河之畔的惨败,早已令三部联军士气低落到了极点。
  戚继光的三叠阵和火器,给他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恐惧。
  伤兵营中,更是一片愁云惨雾。
  这个年代的火器杀伤极为可怖,铅制弹丸入体,往往非死即残,且创口极易溃烂发炎。
  城中的萨满巫医们对此束手无策,除了用些不知所谓的土方子,便只能跳神作法,以求神灵庇佑,略作精神安抚。
  饶是如此,伤兵痛苦的呻吟与绝望的哀豪,依旧在这混乱的夜里四处瀰漫,不断衝击著其他士兵本就脆弱的神经。
  况且,此处虽是古勒寨,乃阿台本部巢穴,然军中尚有大量栋鄂部、王甲部之人。
  他们本就想著归乡,如今见大势已去,城中火起,归乡之念愈发强烈。
  人心浮动,各种关於明军已破城、內应反叛的谣言四起。
  终於,在火光、杀喊声、伤兵哀豪与无边恐惧的共同作用下,一名精神彻底崩溃的伤兵嘶喊著“我要回家!”,竟不知从何处摸出一把尖刀,將上前试图安抚他的同伴捅倒在地!
  这一幕,如同点燃了火药桶的引线!
  原本眾人压抑已久的恐惧与绝望瞬间爆发!
  其他尚有行动能力的伤兵、乃至一些本就心怀退意的土兵,见状竟有样学样,也纷纷鼓譟起来,挥舞著武器,嘶喊著要衝出城去!
  有人敢阻拦,便是刀兵相向!
  混乱如瘟疫般迅速蔓延,很快便波及了正在休息的大军营地!
  士兵们在黑暗与混乱中,早已分不清敌我,只知互相砍杀、践踏、哭喊、奔逃..::
  一场惨烈的“营啸”,彻底爆发了!
  营啸,
  这在大军之中是一个很恐怖的词。
  一旦发生,就算能够结束动乱,其也要损失至少十分之一的士兵。
  更有甚者,大军伤亡过半,乃至全军覆没也不是没可能。
  阿台赶到营地边缘之时,见到的便是这如同人间地狱般惨烈场景!
  他彻底绝望。
  王元堂、王甲首领早已联繫不上,不知是趁乱逃窜,还是已死於乱军之中。
  眼下他谁都指望不了,只能保住自己。
  他连忙奔向自己本部亲卫所在的营地一角,勉强收拢了约莫千把同样惊惶失措的残兵败將。
  “此地不宜久留。”
  这是阿台的唯一念头。
  他已无心也无力去阻止这场营啸,只一心想著如何逃命!
  万幸的是,他终於在混乱中寻到了几匹尚完好的快马!
  他翻身上马,便欲带著这最后的人马,从敌军相对薄弱的城东方向突围逃窜!
  就在此时,一名浑身浴血的部下猛地衝上前来,死死拉住了阿台的马韁,他一双眼晴通红,满含热泪,嘶声道:“大汗!不能走啊!您不能拋下我们!您这一走,这城中十数万军民的命將毁於一旦啊!”
  阿台闻言,没有半分动容,反而勃然大怒!
  他猛地抽出腰间佩刀,狠狠一刀便向那部下的手臂砍去!
  “啊一一!”部下惨叫一声,断臂倒地,耳边传来阿台冰冷的话语:“我非命也???”
  说罢,阿台再不顾其他人的反应,猛抽马鞭,头也不回地朝著城东方向狂奔而去!
  其他人见状,稍一犹豫,也顾不得许多,连忙催马跟上。
  只留下那名捂著断臂、在血泊中挣扎的部下,他望著他们远去的背影,脸上只剩下无边的悲凉。
  “虎父....犬子!虎父犬子啊!”他喃喃自语,声音微弱却充满了怨毒,“我建州今日...算是彻底...亡了..亡了啊...
  城中,火光依旧冲天,喊杀声、哭泣声、垂死的哀豪声...交织成一曲绝望的輓歌,
  响彻了整个漫漫长夜。
  李成梁见城中火势越发大,便下令收拢部队,撤出寨內,只留下部分兵力围住四门,
  清剿残敌,收拢俘虏。
  凡是从寨中逃窜出的女真人,或被当场格杀,或被生擒活捉。
  直至天色大亮,这场残酷的杀才渐渐平息。
  就在此时,一队狼狈、抬著两具尸身的女真人,跟跟跪跪地走出了残破的寨门。
  为首的正是努尔哈赤。
  若非守门的明军军官认出了他,他们这寥寥数人,早已被当作残敌就地斩杀了。
  努尔哈赤双目赤红,脸上既有悲痛,更有刻骨的仇恨。
  他让人將祖父觉昌安和父亲塔克世的户首轻轻放在李成梁的马前。
  他指著户身上那清晰可见的刀剑伤口,声音因极度压抑而嘶哑颤抖:“我祖、父皆为大明內应,助天兵破城!如今却惨死於乱军之中!这便是大明给我爱新觉罗一门的交代么?!你们一一与我有不共戴天之仇!对此事,你有何说法?!”
  李成梁坐在马上,面无表情地看著地上那两具尸体,又看了看眼前的努尔哈赤,默然不语。
  要说此事与他毫无干係,那自然是假的。
  但他的確没想到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居然全死了。
  这並非他的本意,他只是想要消耗这家人的势力。
  而不是直接要了他们一家人的命。
  最尷尬的是,死了祖父,父亲,可努尔哈赤居然还活著。
  还不如全死了。
  李成梁安暗嘆,这事情很麻烦,他再怎么无法无天也不敢当著眾人的面杀了努尔哈赤周围的监军、御史在旁边看著呢。
  他也並没有因此对努尔哈赤觉得很抱歉,因为他看到这两个人的户体之上脑袋还是完好的。
  若为明军所杀,像这两个人的脑袋绝不可能还在户体上。
  这可是指挥使的脑袋,值不少钱呢可说到底,努尔哈赤此次终究是帮著大明。
  下些黑手,周围的监军、御史等还可以得过且过,当作没有看到。
  但是当著眾人的面杀人,那自然是另一回事。
  別说御史、监军们不答应,就算是自己手下的军官也会看不下去举报的。
  到时候闹到朝廷,不上称还好说,可要上了称,轻则丟官罢职,重则坐牢。
  千万不要以为边军就要和自己的敌人不共戴天。
  这里面复杂著呢。
  如王驥、王越等,其人虽是文人,但军功封爵,赫赫威名,但是他们在边境的时候都和蒙古部落的酋长交好,甚至相互送礼物、喝酒。
  战爭是政治的延续。
  政治的核心就是人,战爭也离不开人。
  边军又不是每天都要和敌人喊打喊杀,还是有贸易的时候,也有交易的时候。
  “如此,只能安抚。”
  李成梁心中计较已定,脸上也挤出一丝惋惜之色,翻身下马,走到努尔哈赤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沉声道:“贤侄,节哀顺变。你祖、父二人深明大义,弃暗投明,为朝廷立下大功,不幸殞命於乱军之中,我亦深感痛惜。”
  他顿了顿,仿佛是经过一番思量:“这样吧,你等父子为朝廷效力之功,我定会据实上奏,为你向朝廷、向陛下请功!必不让功臣之后寒心!”
  努尔哈赤惨笑一声,请功?
  李成梁甚至都没有提头功。
  但他並没有说什么,愤怒和仇恨,让他有了更大野心。
  他需要冷静,他要活著。
  但是他不能再对李成梁笑脸相迎。
  他做不到。
  最终,他极其艰难地,点了点头。
  算是...默认了这个结果。
  李成梁见他点头,便不再將此事放在心上。
  区区杀父之仇罢了。
  这在边镇並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明军连年出塞烧荒、追杀蒙古人。
  可每年都有蒙古人来长城外投诚、投军。
  蒙古人连年入寇边镇,掠百姓。
  可在俺答汗的统治下居然还真的找了一部分明人在其境內开垦农田。
  这里是强者的世界,遵循的是丛林的法则。
  所谓杀父之仇?
  呵。
  羊是不会因为父亲被狠吃掉而去復仇。
  李成梁对此看得再清楚不过了,只要大明一日不衰落,努尔哈赤就是忠心耿耿的建州卫指挥使。
  不然,只要大明衰落,努尔哈赤再忠心,其人也必然背叛大明。
  所以他根本不在乎努尔哈赤的那点心思。
  这样的人多了。
  海西女真王台不恨他吗?
  恨他的人多了去了,努尔哈赤算老几?
  他不再理会失魂落魄的努尔哈赤,调转马头,开始指挥些下打扫战场,清点战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