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人才进步
  第189章 人才进步
  洪武两千六百一十七年,胡惟能这位资歷够老,但已经慢了几步的人,终於得偿所愿,突破至中等亚圣之境,回到了文官第一集团的层次。
  明古按照惯例,提升他为正丞相,正一品。
  洪武两千六百二十二年,戚继虎兵道突破至第六境。
  以一千二百多之龄突破至兵道第六境,大乾中、除却岳鹏之外,无人可比。
  当然,也不能这么比。
  岳鹏那是特殊情况,环境压迫,不突破则死,他没得选,恰好、他成功了。
  徐到、常玉二人当年用的时间,比戚继虎多了一些,很大的原因也是环境问题。
  大乾越发强大,对戚继虎的培养就越大,不是当年徐、常二人可比。
  戚继虎以这个速度突破至兵道第六境,在明古眼里,是正常的。
  虽然兵道突破了,但本身武道境界方面,戚继虎仍处於初等仙神之境,还需要一段时间。
  所以跟岳鹏一样,明古並没有下令组建新的集团军。
  不过所有人都清楚,戚继虎和岳鹏成为集团军元帅,只是迟早的事。
  毕竟成为集团军元帅最难的,是第六境的兵道。
  至於中等仙神之境,在大乾的培养下,用不了多久。
  洪武两千六百三十年,徐到、常玉二人的功绩率先足够,由从一品的郡公,升为正一品的国公。
  又过了二十多年,李武忠、刘书温二人的爵位,也由从一品升到正一品的国公。
  勛贵之中,也相继有人提升了爵位品级。
  勛贵每年消耗的国运,日益增加。
  不过这是他们应得的,明古也给的高兴。
  同时,突破至仙神之境、或者亚圣之境的数量,在无声无息间、逐渐增多,已超过上一个百年同时间段。
  更有一批年轻俊杰,以势不可挡、稳稳噹噹的势头,衝击仙神之境或亚圣之境。
  “法宝层次的通信法器,似乎並不难,尚书说有什么事都可以找他。
  试试也好,先向尚书申请材料,试著炼製一二。
  2
  “爹,年轻一辈已经没有人是我的对手,可惜、我晚生了几百年,否则我定能跟俞龙戚虎、马王爷比试比试。”
  “胚,你个无知小儿,还想跟俞龙、马三眼比试?等你先突破至仙神之境再说吧。
  而且我听说那李家的李如松可不比你差多少。”
  “李如松算什么,我让他一只手,三刀解决他。”
  “哼,就知道三刀,你兵道呢?你还不如秦贞素那个女娃。”
  “爹,李如松兵道也不如秦贞素。”
  “哼,兵道被一个女娃踩在脚下,你们也好意思提,哎、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啊。”
  “爹、你年轻时好像兵道也不如秦贞素现在。”
  “滚。”
  “如松,记住、为將者不要逞凶斗狠,兵道才是正道,不要跟刘家那小子比,那就是个只会要刀的莽夫。
  你看看秦贞素,就是凭藉兵道,比你和刘挺那小子,都更受重视。
  你將来的目標是成为大將军,成为元帅,明白了吗?”
  “爹、你也没成为大將军、元帅啊。”
  “滚。”
  “成宗、你与相升都是文武全才,但若想以文道走兵道之路,难免將会分心。
  到时你们的文道、兵道,都无法步入顶尖层次。
  具体如何走自己的道路,还要你们自己思量。”
  “是,多谢王公指点。”
  “子先、你在农道方面的天赋,乃我生平仅见,以我个人之见,是希望你能在农道上走下去。
  当然,具体怎么走,还要看你自己。”
  “多谢王公指点,学生绝不辜负王公厚望。”
  “大乾已然是盛事,还在愈发强大,我又该走什么样的道路呢?”
  “算了,不管如何,为百姓、为人族是不会错的,我的道就是如此。
  先天下:::
  “百家齐放,我儒家最是包容,我儒家应该有最为宏大的目標,作为文道纲领。
  这就是我的道。
  该是什么呢?”
  “到了如今,我已然达到一个瓶颈,儒家之道,好像已经走到了尽头。
  可我如今只不过大儒之境,怎么可能走到了儒家尽头?
  难道这便是我的天资所限?
  难不成终究只能走诗词之道吗?
  可诗词只不过是小道,怎能比得上治世大道?
  哎~
  明日黄蝶也愁~”
  “不论儒道还是法道,是就是是,非就是非,容不得沾染一粒沙子。
  我等如今身为御史台御史,更是该明察秋毫,绝不能有丝毫的大意和徇私。”
  不仅仅是这些年轻一辈的人,正在向著仙神之境或亚圣之境前进。
  文道、武道中的那些初等仙神或亚圣之境,也在默默的向著中等进发。
  御史台。
  如今主持御史台一切事务的御史大夫、海青田,不断的处理著来自大乾各地的公文。
  每一瞬间,都是数百上千的公文被处理好。
  而他处理的速度,其实相对於他的境界来说,是慢的。
  因为他深知,自己负责的,是一个个事关重大的检察、举报事件。
  他不敢有任何一丝的大意。
  每一份公文,可能都影响了一个人或者许多人的名誉前途、乃至生命。
  所以对於每一份来到他这里的公文,他都会进行最后一次的审核。
  这种审核,是用他的神通推算。
  但凡察觉到一丝异样,他便会专门深入探查。
  这种方法,兼顾了处理公文的速度和质量,是海青田目前能使用的最好的方法。
  而隨著每一份公文的处理,他身上那股刚正不阿、好似能托起万里青天的浩然正气,
  似乎就会浓郁一分,向著更高的层次衝去。
  內阁一处阁楼中。
  张太岳也在处理著来自大乾天南海北的海量公文,同时、神与大乾国运相合,调理著一方阴阳、划分著四时。
  还有一部分思绪,在默默思索著。
  『大乾的税收似乎仍有一些改进余地,对官员的监督也应该加强···
  他的元神深处,宛若有著惊涛骇浪翻滚,似在推演著什么,隱隱间、达到了一个极限,向著更高处蜕变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