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大乾使节馆
  第155章 大乾使节馆
  次日开始,围绕著第十三军团,以及岳家军及其家眷的安顿之事,数位內阁副相、以及一些部门都为此忙碌。
  毕竟是两百多万人,还有岳鹏这位极受陛下重视的军阁大將军、军团长。
  安顿这些人,当然不仅仅是迁移就行了,很多方面都要考虑到。
  另外,岳鹏入乾的事情,也在引导之下,快速在乾京城中传播开来,並散向四方。
  “听说没有,那岳鹏岳將军、可是潜力无穷的神將!如今已经成为我大乾第十三军团军团长了。”
  “怎么没有听说,要说这岳將军啊,我可是知道的极为清楚。
  他原本是数千万里之外,南国的第一大將,这南国也是一方神朝,但却是重文压武。
  岳將军本身可谓是忠心耿耿、一心为国,可那南国有昏君奸臣,以莫须有的造反罪名污衊岳將军,要杀他。
  即便如此,岳將军也没有反抗,忠心赴死。
  还好的是我大乾及时发现了这个南国,將岳將军救了出来,再以诚意打动了岳將军,方才让其加入我大乾,成为我大乾又一位神將。
  陛下极为重视他。”
  “哈哈,要说起来,咱大乾真应该感谢那南国的昏君奸臣,岳將军今年不过六百多岁,便兵道达到了第六境,堪称是盖世人杰!
  若不是那等昏君奸臣,我大乾还真无法拥有这等神將。”
  “这么一说也是,是该感谢那南国的昏君奸臣,对了、南国如何了?”
  “呵,还能怎样?被我大乾发现了,当然不会有第二个结果。
  听说常大將军亲自出手,让那南国臣服了。
  这也是我大乾第一个神朝藩属国。”
  “好,痛快,有第一个就有第二个,將来、我大乾所到之处,定尽皆臣服。
  大乾无敌!”
  “大乾无敌!”
  舆论的作用,无需言语,这些年来明古一直都紧紧抓在手里,此次岳鹏入乾,再一次通过引导,让大乾百姓都认可岳鹏,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几天后,明古召见了南国使节团和真妖皇主。
  场合不算是太郑重,但南国使节团和真妖皇主自然不敢多说什么。
  这几天时间,他们都是在想方设法的打探大乾更多的信息。
  大乾並未对他们有多少限制,很多公开的信息,都已经知晓。
  一万多州的庞大疆域,诸多仙神之境、亚圣之境的强者,十三大军团,
  这都是大南、真妖无力抵挡的。
  更让他们感到沉重的,是大乾洪武陛下的传奇。
  三百余岁突破至仙神之境,两千多岁达到上等仙神之境,一手將大乾带领到如今的地步。
  这是一位已经无法用言语诉说的盖世雄主。
  面对这样的雄主,面对这样在雄主手上、仍不断强大中的大乾。
  双方都感到难以呼吸的室息感。
  大南(真妖)面对大乾,面对这样的盖世雄主,还有希望吗?
  但不管如何,眼下最重要的,还是活命。
  两方的毕恭毕敬,明古毫不在意,见了一面后就打发了。
  內阁隨后召见了两方。
  “身为我大乾的藩属国与鹰犬,就要明细我大乾的规矩,严格遵守,不得有丝毫违犯。
  以后、你们要和平相处,没有大乾的命令,不得爭斗。
  明白吗?”面对南国使节、以及真妖皇主,李百长居高临下、毫不客气的训斥道。
  “外臣明白。”
  “是。”
  南国使节、真妖皇主恭恭敬敬的应道,不敢有丝毫不敬。
  李百长满意的又训斥一阵,就让他们退下了。
  过了几天,两方人离开乾京,跟隨战船返回。
  南国。
  道构帝听完使节团的回报,面沉如水。
  眼中透著几许不甘。
  如此大乾,我大南该如何摆脱?
  他召集了心腹大臣商议。
  气氛一阵沉默,秦相肃声道:“陛下暂且不必担心,大乾本土距离我大南,
  尚有四千多万里。
  大乾发展速度再快,至少也需数千年、甚至上万年时间,方才能临近我大南我大南还有充足的时间,可以安心发展,假以时日、未必不能超过大乾。
  而且这么久的时间,发生任何事情都有可能。
  我大南应耐心等待时机。
  臣相信,一定能等到机会。”
  眾臣默默点头。
  如今,这也是最好的选择。
  “陛下,真妖已经是大乾的走狗,必定会盯著我大南,阻碍我大南的发展速度。
  所以,还需多多谨慎,暂时不能引来大乾的责难。”又一位大臣慎重道。
  一位又一位大臣,將各方面需要注意的,都完善清楚,定下了接下来的国策总的来说,就是低调发展,小心不引起大乾的忌惮。
  於各方面,儘可能配合大乾,等待时机。
  一个字一一忍。
  道构帝虽然很不甘心,可还是点头了。
  忍而已,他一定能忍到最后。
  真妖这边。
  真妖皇主和一些心腹高层也在商议。
  “皇主、事到如今,想要反抗大乾,几乎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我们想要整族逃跑,也不可能。
  只有尝试挑选一部分精锐,暗中转移。
  每隔一段时间转移一部分,或许能在其它地方重新崛起。”一位真妖高层肃声道。
  “笑话,离开了族地,外界的洪荒天地何其危险?
  更何况大乾仍在不断的往外探索,我们想要远离的话,要逃多远?
  危险更增加不知多少。”一人立即反对。
  很多人也连连点头,这个方法太过天真。
  接著,又出了一些主意,但都不可靠。
  真妖皇主烦躁的制止了商议,沉声道:“暂时无法,那就努力修炼,增强实力。
  只要我们还有用,大乾就不会灭了我们。
  接下来,都给我紧紧盯著南国,绝不能让其安然发展。
  这是大乾目前为止,交给咱们最大的任务,绝不能有问题。”
  “是。”
  又过了一个月,將一系列安排做好的姚光孝,终於离开了,返回乾京。
  大军也开始散去。
  四大军团不可能一直留在这,盯著大南、真妖。
  没必要。
  看著大乾大军离去,南国、真妖双方都重重鬆了口气。
  虽然这不代表他们脱离了大乾掌控,但一股能灭了自己的力量,就待在旁边,这种感受谁都不想。
  离开了总是好的。
  大乾大军一离开,双方的自光就紧紧盯在了一起。
  他们都知道,接下来双方不得不纠缠到一起。
  真妖不想灭族,就必须做好大乾给他的任务,帮主人,看好南国。
  而南国想要顺利的发展强大,就不得不面对真妖的纠缠。
  大乾。
  大乾君臣此时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了主动吸纳藩属国人才入大乾的事情上。
  李百长奉命,上了一份奏摺,將一系列的规定做好。
  为此,明古召集了两次內阁商议,將此事正式定下。
  洪武两千三百五十六年三月初一。
  明古正式下旨,大乾诸藩属国中,若有人才达到標准,可加入大乾,举家成为大乾之人。
  各藩属国不得有任何阻拦,还需全力相助,违者、严惩不贷。
  具体標准为,三十岁之前的进士境,或者二十五岁之前的千山境。
  一百二十岁之前的大贤境,或者九十岁之前的十海境。
  三百六十岁之前的大儒境,或者三百二十岁之前的王者境。
  亦或者六十岁之前的兵道第二境,一百五十岁之前的兵道第三境,任何年龄的兵道第四境及其以上。
  这个標准,显示著大乾只要真正的人才。
  之前明古所说的,让藩属国参加科举之人,也放弃了。
  原因还是那一点,只要真正的人才。
  同时,加大礼部的权柄,对每一个藩属国、都派遣大乾使节官常驻。
  大乾使节官,主要有三个任务。
  第一,光明正大的监察藩属国,不得损害大乾的利益。
  第二,传达大乾的命令,作为沟通。
  第三,便是负责那些愿意加入大乾的人才。
  其內一系列的功过考核不必多言。
  总而言之,诸藩属国都知道,大乾这次是认真的,一定要儘可能吸纳他们国內的真正人才,壮大自身。
  这当然不被诸藩属国不喜。
  不仅仅是不喜吸纳自家的人才。
  更不喜这个大乾使节官,这明晃晃的是来监督他们的,要当太上皇,谁乐意?
  可没办法,没有一个藩属国,有资格反抗。
  就连身为神朝的大南,道构帝咬咬牙,也忍下了。
  看著那一座使节馆,出现在了京都內。
  一位大儒境的正使,加上一位王者境的副使,明目张胆、光明正大的邀请大南诸多大臣赴宴。
  这一场宴会,南国京都內、凡是有资格的都来了,极为热闹。
  跟正副使节建立起联繫的,数不胜数。
  没人想得罪大乾,交好才是正途。
  而且真的已经有人心动,想成为一位真正的大乾人了。
  不过事关重大,这些权贵们都没有著急,看看再说。
  这一座座的使节馆,在八百多座藩属国內拔地而起,很快便搅动了风云。
  一位位使节们,除了大南是神朝,所以正使是大儒外。
  其余藩属国,一小部分强大些、或者事关大乾利益的,正使为大贤之境,副使加了一位王者境。
  剩下的绝大部分,都只是以十海境的武者为正使。
  没办法,大乾也缺大贤之境的文官。
  要不然使节馆还要提前不少立起。
  这些使节们,立马开始在这些藩属国內大量的宣传,可以加入大乾的政策,
  以及大乾的强大,好吸引人才加入。
  毕竟这些使节们,也都是有业绩考核的,不得不努力。
  在他们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藩属国之人,知道了此事。
  许多人为之心动。
  若是能成为一位大乾人,就代表著更好的环境,更好的待遇,以及未来更高的上限。
  尤其是最后,更高的上限。
  没有几个人不心动的。
  仙神之境、亚圣之境,谁不想?
  大南中,都有不知多少人想。
  不过想满足那些標准条件,却没有那么容易。
  但凡能满足的,无不是真正的人才。
  这也是大乾真正想要的。
  一来强大自身。
  二来削弱藩属国。
  这条政策实施后,明古、內阁都在看著效果。
  几个月的时间后,一共有三十七位大儒、一百六十八位王者境,四百九十八位大贤、两千五百多位十海境,以及两千多位进士境、上万位千山境,达到了標准,表示愿意加入大乾。
  这个效果,还要稍稍超乎明古以及內阁的预料。
  要知道大乾列出的標准,是在大乾中,都属於真正的人才。
  藩属国的成长环境,跟大乾是有不小差距的。
  代表著能达到標准的,天赋比真正的人才这个水准,还要高一些。
  不过想想八百多个藩属国,数千亿、甚至近方亿的人口,出现这些人才,倒也正常。
  眾藩属国中,肯定还有更多达到標准的人才,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前来。
  接下来,一定还会有源源不断、达到標准的人才,加入大乾。
  明古和內阁眾人,都为这个效果感到满意。
  当然,压力也是有一些的。
  不管如何,大乾主体不能动摇。
  也就是说,大乾本土需要出现更多的人才,不能让藩属国前来的人才数量,
  占据了主流。
  目前来说,问题还不大。
  只是其中的问题,需提前考虑好。
  除此之外,明古和內阁眾人的目光,再一次投向了南国。
  因为这些人才中,出自南国的比例,相对来说、有些大。
  虽然南国已经是神朝,但毕竟刚刚起步而已,这么多的人才,有些不正常了。
  这不禁让他们想到了大乾两次的人才喷涌情况。
  难道南国也出现了人才喷涌情况?
  也难怪他们如此想。
  毕竟这是大乾接触的第一个神朝,任何一个人族神朝诞生,都绝不是简单的从大乾自身的例子去看,再加上岳鹏这样的神將,有此怀疑再正常不过。
  寧杀错不放过。
  明古命令下,又一批督天卫前往南国,进行更深入的全面调查。
  若是真的,那么就要强行出手夺过来了。
  (睡了大半个白天,好多了,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