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很不一般的后起之秀
  第281章 很不一般的后起之秀
  湖南卫视的金鹰节,东方卫视的白玉兰,影视协会组织的飞天奖,都是国內老牌且知名度很高的几个主流电视大奖。
  今年07年,以安徽卫视为主体所举办的“国剧盛典电视艺术节”横空出世,
  是为首届的一个电视奖。
  由於安徽卫视在当下还是第一梯队电视台,在行业中的影响力还不错,即便是还未证明权威性与专业性的首届典礼,业內很多影视企业、製片方、经纪公司的人也纷纷响应。
  当然,其中背后不乏有安徽广播局、文旅乃至於国家文化相关部门的推动与助力。
  看其背后掛有政府性质的协作单位,就知道这个“国剧盛典”野心不小,奔著金鹰节、白玉兰和飞天奖这几个第一梯队奖项去的。
  只不过在两口子的印象中,即便是在未来这个“国剧盛典”也没发展到一流,一直在二流奖项的地位律徊。
  主要是安徽卫视不给力,进入流量时代后的情况急转直下。
  比不上流量扛把子的湖南台,比不上经济实力雄厚的东方台,也比不上一直在行业里作妖的那些影视协会撑起来的飞天奖,从第一梯队电视台行列掉了个档次。
  也是因此,“国剧盛典”这个奖项品牌没被安徽卫视撑起来。
  但放在当下,它的出现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有大台背书,自有广泛的、官方的宣传渠道。
  有国家级和省级的文化单位支持,若获奖那这就是一份行业资歷提升的有力见证与体现。
  在眼下电视行业於04年“4+x”政策改制还没几年,行业还处於新制度下欣欣向荣的发展阶段中,影视从业者多一个荣誉或证明自已或挖掘商业价值的大渠道,总归是利於行业发展的一个好的新事物。
  “华製片,安导,到了。”
  傍晚时分,合肥文化馆。
  经由司机的提醒,华逸尘和安茜一左一右分別下车。
  广场上的红毯环境,不说华灯初上那么繁华和耀眼,在主办方的布置与铺陈下也显得闪耀与熠熠生辉。
  不知钱请来捧场的观眾有多少,亦或是宣传到位让群眾自发性的聚集,红毯的两侧热闹而喧囂,倒也有那么一出如金鹰那种大奖的场外氛围了。
  红毯口,安茜侧身亭亭玉立地站著。
  华逸尘走了过来,安茜挽上他的臂膀。
  两口子迈步入红毯。
  一个黑西装,一个白西装。
  一个头髮就打了点髮胶,一个头髮就简单盘了个髮髻。
  除了镁光灯在频频闪烁外,群眾的嘈杂声中几乎没有匯聚在两个人身上的趋势,显得有点冷清。
  没几个人关注也好,两口子走著红毯倒还自顾自地聊了起来。
  “你是第一次走红毯吧?”
  “嗯。”
  “什么感觉?”
  “如果能不走,我是一点也不想走。我就一个纯幕后,直接让我入场多好,
  费这劲,麻烦又尷尬。”
  听了华逸尘的话,安茜不禁展顏微笑。
  这一笑,加上脸上淡妆与灯光呼应起来的唯美渲染,让一些吃瓜群眾眼睛一亮。
  “她是谁啊,好漂亮!”
  听到有群眾讚美,安茜朝他们的方位小幅度地挥了挥手,算是回应了一个招呼。
  “別说我了,你呢?以新身份第一次走红毯,且是一派无人问津的景象,有什么感触?”
  “神清气爽,再也不用做什么表情管理了,一种无需偽装后可以彻底我行我素的自由感。”
  “这一下的转变就这么洒脱?”
  “嗯哼。”
  两口子低声细语地聊著,就听后头传来阵阵喧闹。
  “冷秋!”
  “姜小柔!”
  “秦若霜!”
  除了单独的重量级嘉宾外,走红毯的整体规则是一个剧组一个剧组的上。
  製片人和导演排最前头,演员们隨后而行。
  虽是按行业地位来排次,但受群眾关注的总会是后面的演员们。
  袁珊珊和王仁军一组,焦俊燕和景超一组,杨蜜和杜醇一组,六个人相伴而行,忍著一丝兴奋向群眾们或微笑或挥手的回招呼。
  听到后面的动静,华逸尘低声问道:“把一群新人捧火了,是不是很有成就感?”
  “肯定有呀。”安茜回头看了一眼,些许自豪地说道:“这是证明导演实力的方式之一,当然有成就感。”
  两个人走出了红毯,走进了会馆。
  而红毯后方的欢呼声依旧,跟两口子走动的安謐氛围形成鲜明对比。
  上辈子作为演员,收穫的成就面向大眾。
  这辈子作为导演,所得的成就面向的是行业。
  职业台前幕后本质上的差別,呈现出来的市场形態不外如是。
  会馆里,灯光璀璨。
  前面走了红毯的同行们、艺人们,以及来与会的领导们都已落座。
  交流声在四处並起,两口子的入场並没引发过多的聚焦,只以为是什么行业新人。
  只是当华逸尘和安茜往座位区域一入座,这才引得一些人目露惊讶之色。
  两口子坐的那一排,是入围作品的导演与製片人坐的区域。
  如此年轻的导演和製片人?
  且看那一排人,《土兵突击》的康洪雷、《金婚》的郑晓龙、《奋斗》的赵宝刚、《大明王朝1566》的张黎、《新上海滩》的高希希等人,每一个都是资歷很深的牛逼人物。
  特別是郑晓龙,军部后勤总部出身的京圈文化核心圈的人物之一。
  眼看两口子能和他们坐一起,这不由让惊讶的一些人多打量了几眼。
  “那两个人是谁啊?”《奋斗》男主文璋好奇问道。
  《奋斗》女主马伊利摇了摇头,表示不知道。
  《士兵突击》的陈思成、段奕宏、王保强也在远望,唯有陈思成说了一句:“那男的是中戏的,叫华逸尘,比我小两届吧好像,摄影转製片,在我们中戏很有名。”
  听了他的话,眾人略作恍然模样,也只知道个大概。
  而在不远的《新上海滩》剧组座位上,黄小明则捂著嘴,悄悄对旁边的孙儷说道:“那两个人很牛,有京圈的文化背景,有电视台的上星渠道,旗下还有影院资產,在京圈那边也有文化政治上的能量支持。”
  孙儷的嘴巴呈“0”型,张大了些眼晴道:“这么牛吗,看起来好年轻,哪家的二代?”
  黄小明摇头,说道:“白手起家。”
  孙儷瞪了瞪眼,不可思议地道:“这也太牛了吧,他们叫什么?”
  “男的叫华逸尘,女的叫安茜,一个製片一个导演。”黄小明道。
  后面这几排的演员们各有各的交流,两口子所在的第二排又是另一番交流局面。
  郑晓龙伸手过来,脸色和煦:“华总,安总,久闻大名。”
  “郑导你好,我们才是久闻你大名。”华逸尘道。
  郑晓龙握手道:“早就听王院和刘院说过,北电和中戏分別出了个大才,而且还是情侣,这实乃一段佳话,在我们圈子里头传得那叫一个沸沸扬扬,今日终於见到二位的真面目了。”
  华逸尘证了下,哭笑不得道:“还有这回事吗,那我们还真不知道,属实是王院和刘院看得起,还替我们这两个学生来打造名声。”
  “真的是,我们一点都不知道。”安茜忍俊不禁。
  郑晓龙眼中生趣,鬆开手后和安茜握手:“安导的《重见天日》我看过,非常新颖的题材与很具创意的內容,让我也有所启发,往后若有机会我们多多交流下创作。”
  “能跟前辈交流艺术是我的荣幸。”安茜欢顏悦色。
  两口子跟郑晓龙从未碰过面,倒也没想到他还会主动打招呼,而且还很了解他们的样子。
  但他们也不感到意外,毕竟是能让王仲军和王仲磊跟在屁股后面干活打工的人,这郑晓龙的能量之大可见一斑。
  “两位好,我是高希希。”
  “高导好,华逸尘。”
  “高导你好,我是安茜。”
  高希希和两口子握了握手,温和道:“上次在影协会过面,见证了两位的影院斩获殊荣,没想到在这次国剧盛典上又碰面了,看样子又要见证两位的好事了。”
  “哪有。”安茜略有冏样,稍显侷促地道,“我们就是来学习与观摩的,有各位老师的大作在,把奖颁给我我都觉得不公平。”
  眾人哑然失笑,感受到安茜一丝风趣。
  前排的几位领导也扭头过来,目光中各带些好笑的意味。
  “安导你这话说的就不对了,那我要去问问评委会,看奖是不是《重见天日》,如果是的话还真不敢颁给你。”
  听一位领导这么一说,这一排的导演和製片人们尽皆露出椰输的神情。
  华逸尘走动著去跟赵宝刚、康洪雷等导演们握手,走回来听到了这番对话。
  他回到座位坐下后,说道:“安导这话是不对,因为我刚刚数了一下,我们在座的只有十部剧的代表。
  咱们国剧盛典有个十佳电视剧奖,就是获奖的有十部电视剧嘛,对吧?
  这情况就说明,在座的各位都有奖。”
  他看向安茜,故意调侃道:“所以等下颁奖给你你要去拿,主打一个其乐融融、十全十美。”
  听到华逸尘为安茜的解围之语,在场的导演和製片人们却是左顾右看起来。
  正如华逸尘所说,在座的代表恰好是十部剧的人。
  赵宝刚抚掌一笑,说道:“还得是年轻人心细,华製片若是不说,我还真没发现这个情况。”
  康洪雷收回观察的目光,微微頜首道:“確实是十部剧的代表,不多不少。”
  郑晓龙看著前面的一位领导,乐呵呵道:“蔡主任,是不是这样,人人有份,一碗水端平,首届典礼搞个其乐融融、十全十美?”
  这位安徽广播局的蔡主任不答话,只是冲华逸尘竖起个大拇指。
  见状,在场导演和製片人们秒懂,被华逸尘猜对了。
  “华製片洞若观火!”高希希赞道。
  眾人齐齐看了眼华逸尘,让这片区域的氛围趋向於欢乐。
  而后面的演员们、编剧和摄影等业內人土,看到前面的大佬们聊得那么开心,心中好奇的同时又有强烈想要参与进去的渴望。
  特別是看到华逸尘和安茜这么年轻,却和那些圈內大佬也能聊得风生水起,
  且个个对两口子还挺客气的局面,更让他们这些业內人士深深记住了两口子的样子。
  这貌似是两个后起之秀,而且还是很不一般的后起之秀。
  就在这份前头愉快、后头心思各异的情形下,首届国剧盛典的颁奖仪式拉开了惟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