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两处相思同淋雪,此生也算共白头(
  第102章 两处相思同淋雪,此生也算共白头(4400字)
  “这就是北海州州府了啊,萧墨,好热闹啊。”
  白如雪和萧墨刚走进北海州州府,就看到街道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各色各样的小摊小贩在街道两旁不停地吆喝着。
  “是挺热闹的。”萧墨点了点头。
  此时已经是冬季,因为刚刚下过一场大雪的原因,整个城镇都被一层厚厚的白雪所覆盖。
  但这丝毫掩盖不了城镇中的喧闹。
  在萧墨脑海中,将北海州的州府与三千年前进行对照。
  三千年过去,虽然说名字没变,但整个北海州的布局确实是变化不少。
  不过整体而言,变得要比以往更加繁华了。
  “葫芦,卖葫芦咯”
  不远处,一个老大爷在叫喊着。
  白如雪眼眸亮起,拉着萧墨跑了过去:“萧墨,我要吃这个!”
  “大爷,多少一串?”
  “三文钱一串。”
  “拿一串葫芦。”萧墨笑着道,递出三文钱。
  少顷,白如雪与萧墨继续往前走,只不过手里多了一串葫芦。
  看着身边女子吃着葫芦的样子,萧墨嘴角不由勾起,好像一切都回到了三千年前一样。
  三千年前如雪也是陪着自己来到江南州州府进行赶考。
  今日是如雪陪着自己来北海州州府参加白鹭书院的考核。
  似乎一切都没有变过。
  “萧墨怎么啦?你也要吃吗?给你吃。”
  白如雪举起葫芦,衣袖顺着她细腻的藕臂往后滑落。
  “不了,你吃就好。”萧墨笑了笑,“话说如雪很喜欢吃葫芦?”
  “还好吧~”白如雪晃了晃小脑袋,“跟你在一起的时候,就想吃葫芦。”
  “为什么?”
  “傻萧墨,你不知道葫芦里面是酸的吗?”
  “那这和我在一起有什么关系吗?”
  “当然有关系啦。”白如雪眼眸弯弯,“只要和你在一起,葫芦就没有那么酸了呀~”
  “.”萧墨神色微微一愣,看向身边女子,眼眸越发的柔和,“既然如此的话,那就多吃一点。”
  “萧墨,葫芦吃多了是会腻的。”白如雪轻轻拉了拉萧墨的衣袖,“不过只要我每次想吃葫芦,你都在我身边好不好?”
  萧墨伸出手,揉了揉女子的脑袋:“好。”
  听着萧墨的应答,白如雪低着头,继续小口小口地吃着葫芦,只是脸颊带着点点好看的红晕。
  不久。
  萧墨和白如雪找了一间客栈住下。
  放下包袱之后,白如雪跟着萧墨前往当地的贡院报名白鹿书院的选拔。
  北海州太守将贡院借给了白鹿书院,考试地点也在北海州州府贡院。
  想要参加白鹿书院选拔的学子说多不多,说少不少。
  说多,因为只要是有一定的灵根,且还是一个读书人,一般都会选择试一试,而白鹿书院一般来者不拒。
  说少,因为普通人中能够修行的人并不多,更别说走儒道这一条路了。
  萧墨顺利报名了,五日后直接前往贡院参加考核便可。
  不知不觉,五日过去。
  考试当日,白如雪亲自将萧墨送往贡院。
  “考试的时候不要紧张。”
  “嗯。”
  “萧墨你要相信自己,你一定能通过考核。”
  “知道的。”
  “就算是考不上也没关系,大不了我们去其他书院。”
  “实在不行我就帮你绑几个儒家学宫的先生过来,单独给你上课。”
  送考的一路上,白如雪对着萧墨不停地说道,生怕萧墨落榜后会伤心。
  “如雪,放心吧,我真还好,若我没考上,就只能说明我能力不够而已。”萧墨笑着说道,“而且明明是我考试,怎么感觉你比我还要紧张?”
  “我哪有。”白如雪扭过脑袋。
  “没有就好。”萧墨停下脚步,“那如雪,我去考试了。”
  白如雪此时这才注意到,自己和萧墨已经到了贡院门前。
  女子抬起螓首,认真地看着萧墨:“我等你出来。”
  萧墨退后一步,对着佳人做作揖一礼,转身没入人群,走进贡院之中。
  在贡院的街道前,少女踮起脚尖,一下又一下地眺望着。
  贡院。
  在一个房间里,坐着一名老者。
  老者的身边站着一男一女两个弟子。
  “九黎,这一次参加我白鹿书院选拔的书生,有多少名?”
  白鹿书院先生齐道明端起茶杯,饮了一口问道。
  “老师,此次参加选拔的书生一共有三百二十五名呢。”名为商九黎的少女俏皮道。
  “三百二十五名啊。”齐道明摸了摸下巴,“确实比往常多一些。”
  名为罗洋的男子平静道:“这三百二十五名弟子中,能有两名弟子能够通过考核,就已经是万幸了。”
  就当三人聊着的时候,一个负责帮忙的官员,敲门走了进来:“齐先生,此次参加考核的书生已经是到齐了。”
  “麻烦张大人了.”齐道明笑了一笑,放下茶杯,站起了身,“走吧,去见见北海州的书生们。”
  “是!”
  罗洋与商九黎作揖一礼,跟着师父一起走出房间。
  偌大的院落中,站着三百多名书生。
  当他们见到老者走出房间的时候,喧哗声逐渐停下,视线都看向了老者。
  “今日白鹿书院的考核,就由老朽来主持,老朽名为齐道明,见过诸位了。”齐道明作揖一礼。
  “拜见老先生。”众人连忙回礼。
  “没想到,竟然是这位齐老先生。”
  “齐老先生怎么了吗?”
  “你这都不知道?齐老先生可是儒家学宫的祭酒啊。”
  “不仅如此,齐老先生更是如今儒家学宫宫主的师弟。”
  “齐老先生怎么会去白鹿书院当先生?”
  “这有什么,齐老先生喜欢四处游学,刚好白鹿书院缺一些先生,所以就留了下来。”
  站在人群中的萧墨听到周围的窃窃私语,也大致明白了这位齐先生的背景,原来这老者不仅仅只是寻常先生那么简单。
  “今日我们的考核一共分为三道,第一道考核乃是考察诸位的学问,还请诸位入座。”齐先生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学子们纷纷落座于贡院早就摆放好的蒲团上。
  齐先生大袖一挥,一张张试卷飘落于每个人身前的小桌子:“考试时间为一个时辰,诸位请答题。”
  众考生翻阅试卷。
  在萧墨看来,这试卷其实与寻常的科举差不多。
  只不过少了一些家国政事,更多的是关于各类儒家经典的探究。
  甚至写到后面,萧墨发现不仅仅只是儒家书籍而已,甚至还有一些市面上的杂书。
  一个时辰过后,齐先生收卷。
  一张张考卷从齐先生的眼前飘过,每一份考卷就只停留不过三息的时间而已。
  “岳朋来合格。”
  “方言,不合格。”
  “魏新雨,合格。”
  每审完一张试卷,齐先生就会念出对方合格或不合格。
  当一张试卷落到齐先生面前的时候,齐先生足足看了十息,就连商九黎和罗洋都好奇凑近看着。
  “萧墨,合格。”
  最后,老者念道。
  人群中,萧墨作揖一礼。
  第一场测试之后,考生中只剩下不到一百人。
  “恭喜诸位通过第一道考核,第一道考核,靠的是大家的学识,但是诸位也清楚的,白鹿书院的读书人是书生,也是修士。
  接下来,我们会以修行层次考验各位。”
  齐道明走上前,拿起一个砚台,然后凭空一泼。
  砚台中的墨水分离成一滴滴墨珠,点在了每个人的眉心。
  萧墨的意识逐渐沦陷。
  每个人陷入幻术。
  幻术中,萧墨看到自己拥有无尽荣华富贵,看到身边围绕数不清的香车美人,看到自己权倾朝野。
  “师兄猜,有几个人能够醒来?”商九黎问向身边的男子。
  罗洋扫视众人:“皆是一些庸俗之辈,我看一个都醒不过来。”
  而就当罗洋话语刚落,人群中最中间的一个书生,缓缓睁开了眼睛。
  “这怎么可能?”罗洋心头一惊。
  当年自己通过这一道考验,都用了半炷香的事件。
  但是对方,只用了四息?
  “看来师兄输了呢。”
  商九黎笑意满满。
  但是她看向萧墨眼眸中,同样带着惊讶。
  这个书生,有点不简单呢。
  难不成香车美人、权力金钱,对于他来说,都没有丝毫的诱惑?
  注意到齐老先生三人看着自己,萧墨作揖行了一礼。
  陆陆续续,有书生逐渐醒了过来。
  但算上萧墨,也不过五人而已。
  最后,齐道明从储物袋中拿出了笔墨纸砚放在一张桌子上:
  “这第三道测验,还请几位拿起笔墨,就以这‘白雪’为题,作一首诗吧?”
  “是!”
  五人行了一礼,抽了签,陆续上前提笔做诗。
  在众人看来,这提笔做诗,乃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事情了。
  每个人都对自己的才华非常有信心。
  但是当第一个人走到书案前,拢过衣袖,要拿起桌子上的毛笔时,却怎么都拿不动。
  齐道明摇了摇头:“此笔名为文气,儒生修行之时,会逐渐凝聚文墨气运,若是没有足够的文墨之气,莫说作诗,连提笔都难,这位小友,还请日后多多修行,下次再来吧。”
  此人虽然心有不甘,但也只能叹一口气,作揖一礼,转身离开了院落。
  第二个人走上前提笔,他能艰难提起毛笔,但是刚写下一划,那毛笔便重若千斤,从他指间脱落。
  第三个人名为方辰,他写下了四个字。
  第四个人名为胡青山,他写下了半句诗。
  虽然说他们都未完成一首诗,但已经合格,录取进了白鹿书院。
  看着他们疑惑的模样,站在一边的商九黎笑着道:
  “你们要想用这文气笔写下完整一句诗啊,可不容易,整个周国各州各郡,能够做到的人,一只手都没有呢,所以只要能写下四个字,就算是合格。”
  二人心中了然。
  商九黎俏皮地看着不远处的萧墨:“喂,那个生得好看的书生,到你啦。”
  萧墨作揖一礼,走上前。
  当他提起笔墨的瞬间,贡院之外,近乎所有人转头看去。
  在那院落之中,竟有墨龙龙吟。
  未时,贡院大门打开,身穿青衫的男子走了出来。
  “萧墨~”
  院落外,身穿白裙的女子挥着白嫩的胳膊。
  看着不远处的女子,萧墨微微一笑,走下了台阶,女子快步赶上。
  在其他两个同样合格的书生注视下,萧墨跟着女子踩着街上白雪,一步步离开。
  “萧墨,考的这么样,合格了吗?”白如雪问道。
  “嗯,合格了。”萧墨点了点头。
  “我就知道你能行的。”白如雪踮起脚尖,想要拍拍他的脑袋,但他太高了,自己够不着。
  够不着就算了,自己便拉他的袖角。
  白如雪拉着萧墨的袖角,晃着他的胳膊:“白鹿书院都考什么啊?”
  “三道测试,第一道是做题。”萧墨耐心给白如雪解释道,“第二道是考验心性,我进入了幻术,有美人环绕、金山银海,权倾朝野,不过我应该不到四息就醒过来了。”
  “这么快吗?你们男子对这些不是很感兴趣吗?”白如雪问道。
  萧墨笑了笑:“权倾朝野,我又不想做官,金山银海,你带我看了太多,至于香车美人”
  萧墨看着身边的女子:“都没你好看。”
  “那那是自然”
  白如雪扭过头,脸颊的绯红蔓延到耳根,但是小手却拉着萧墨的衣袖更紧了。
  许久,白如雪平复下心中的羞意之后,这才想起自己还没问完:“那萧墨,第三道测验是什么啊?”
  “第三道测验是写一句诗,以白雪为题,其实也挺简单的。”萧墨说道。
  “诗?你写的什么诗啊?”白如雪好奇道。
  “想知道吗?”萧墨停下脚步,看向白如雪。
  “嗯嗯。”白如雪认真地点了点头。
  “这诗一共四句,前两句我写的是.”
  萧墨拢了拢袖子,念道。
  “故人惊影云外舟,一江寒彻竟成秋。”
  “嗯嗯,还不错,后两句呢?”白如雪眨了眨眼睛。
  “后两句啊.”就当萧墨要念出的时候,他嘴角勾起。
  “算了,还是先不告诉你了。”语落,萧墨往前走去。
  “诶?你怎么这样”
  白如雪愣了一下,连忙跑上前,紧紧抱着萧墨的胳膊,撒娇地摇晃着。
  “臭萧墨跟我说,快跟我说啦.”
  贡院中。
  商九黎看着放在桌子上的毛笔,再看着桌子上那工工整整的诗句。
  越是看着,商九黎就越是觉得喜欢:“老师,这首诗写的真好,能不能送给弟子。”
  “丫头胡闹,这三个考生的试卷,都是要给院长的过目的”
  “没事啦老师,我爷爷不会介意的,到时候让我临摹一份给爷爷就好了,老师,就送给我嘛,送给我嘛”商九黎摇晃着老师的胳膊。
  “行行行,那就给你吧。”齐道明也是无奈,知道这妮子就喜欢收集诗词,尤其是作者亲手写的。
  若是不答应她,怕是一路都不会消停。
  “多谢老师。”商九黎开心地拿起笔墨,准备临摹一份给自家爷爷。
  罗洋看着那书生的考试之作,也有些心热,但终究不好夺师妹所好。
  二人只见少女提起文气毛笔,一笔一落,一字一句,临摹于纸——
  “故人惊影云外舟。”
  “一江寒彻竟成秋。”
  “两处相思同淋雪。”
  “此生也算共白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