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迁徙潮至,格局大变!
  第139章 迁徙潮至,格局大变!
  轰轰轰轰轰..
  天还未亮透,刺耳的引擎尖啸就在缓衝区炸开。
  程野翻了个身,含糊的骂了声,哪个孙子大早上怎么就开始装修了,要不要人睡觉..
  然而话音未落,他猛地一个激灵!
  草。
  这里也不是现代,筒子楼也只有五楼,哪有人会在这个时间装修。
  睡意瞬间蒸发,程野几乎是条件反射地摸向床头的手枪,冰冷的金属触感让他汗毛倒竖。
  紧接著,將还在身边懵逼的火苗收进灵体空间,隨即一个翻滚落地,床底的两把长枪已被抽在手中。
  咔咔两声脆响,保险利落打开。
  他又用脚勾出最里侧的战甲箱,顺带隨时准备激活角海星之泪。
  可做完这一连串动作,程野这才猛地回过神来。
  在废土生活的时间长了,自己似乎...太有些精神敏感了!
  外面的轰隆声並不像感染潮入侵,也不像感染体作恶,反而极有规律,带著一丝莫名熟悉的沉闷震颤感,就像是..
  他著眉,猫著腰挪到窗边,指尖捏住布帘一角,轻轻撩开一道缝隙。
  此刻天边刚泛起鱼肚白,约莫五点多的光景,一层薄薄的晨雾像浸了水的纱慢,软绵绵地罩著大地,能见度不过五六百米。
  但当视线抬向天空时,程野的呼吸骤然一室,紧绷的肩膀瞬间垮了下来。
  虚惊一场。
  原来是幸福城的空中力量啊..
  头顶的天空被闪烁的信號灯染成了流动的星河,红的、绿的、黄的光点在雾中晕开,交织成一张不断移动的网。
  大小直升机像迁徙的蝗虫群,从內城方向铺天盖地地升起,黑压压一片朝著外城飞去,螺旋桨搅起的气流让晨雾翻涌不休。
  程野眯起眼睛,仰著头,目光掠过那些在空中缓缓移动的钢铁造物。
  最显眼的是几架机身像被拉长的麵包般敦实的直升机,流线型的机头微微下倾,机身上方的旋翼轂如同扣在顶部的金属碗,正悬停在缓衝区上方。
  侧面的舱门开著,像拉开一半的抽屉,边缘焊著一圈防滑钢条,数名穿著迷彩服的士兵站在舱门口,半个身子探在外面,手里的萤光棒划出一道道有规律的弧线,似乎在指挥后续梯队。
  而正在向前俯衝的数十架直升机体积小了不少,从机头到机尾逐渐收窄,活像放大了十几倍的飞鱼,尾桨被包裹在纺锤形的涵道里,转动时发出的声音比前者尖细许多,像一群被惊动的马蜂,
  正黑压压地往防线外衝去,想必是负责前沿警戒的突击型號。
  当然,再往高处,还有不少大型直升机慢悠悠地移动。
  机身上凸起著圆弧形的雷达罩,像贴著一块巨大的鹅卵石,机腹下方掛著的方形设备时不时闪过一丝红光,在雾中格外醒目。
  其飞得相对平稳,舱门紧闭著,但能隱约看到舷窗后面有模糊的人影在晃动,大概是负责侦查和通讯的指挥机?
  程野粗略数了数,瞳孔微微收缩,单是能看清的,数量就已经过百。
  往远处的雾靄里,还有更多大小不一的灯光在移动。
  “这就是幸福城的底蕴吗..:”
  程野忍不住的低声呢喃,指尖无意识地摩著枪身的纹路。
  从检查站的贡献体系里,之前他就知道了幸福城不缺乏制空力量。
  甚至对这种空中载具的管制,可能比地上跑的大金杯还要鬆懈些。
  可他从没想过,规模会庞大到这种地步。
  不过仔细想想,幸福城自创立至今已有34年。
  这种能决定战场走向的大杀器,只要具备製造能力,就绝不会停下生產。
  积年累月下来,有这样的数量,倒也合理,
  又看了一会儿,程野索性拉开整片窗帘,將窗户完全推开。
  引擎的喻鸣声瞬间灌满房间,带著金属震颤的气流扑在脸上,像有只无形的手在轻轻推著他的脸颊。
  沐浴著这股充满力量感的喻鸣,他走回床边放下枪,却没將战甲箱推回床底。
  从今天起,战甲箱需要隨身携带,外城计划启动,意味著战斗可能在任何时候爆发。
  灵体空间的火苗又从视野下方探出头来,小脑袋歪著,“咿呀”叫了两声,像是在抱怨被吵醒的不满。
  昨晚测试过后,程野发现那个闭眼可见的灵体空间,並不隨自己的实力扩张,而是跟著火苗的发育成长。
  比如餵了口乾柴火后,他再附体感受时,空间已多了点活动余地,不再像最初那般逼仄紧绷。
  但终究还是侷促,所以昨晚乾脆让小傢伙实体趴在枕边睡了。
  而睁眼后,空间便会自动扩容,还能主动让火苗出现在现实中。
  虽然只有他能看见,却也足够让小傢伙不必总憋在一片黑暗里。
  “好了,白天別乱冒头。”程野伸出手,轻轻搓了搓火苗光禿禿的小脑袋,指尖能触到一丝温暖的暖意。
  这种互动总让他觉得新奇,尤其是心底传来的亲切感,像是突然在这孤独的废土里抓住了点什么,骤然驱散了许多孤独,多了份额外的心灵寄託。
  就是这小傢伙实在太小了,胃口也秀气得很,昨晚吃下去的乾柴火,到现在都没能消化完毕,
  小肚子还是鼓鼓的。
  程野收回手时,火苗又“咿呀”叫了声,用脑袋蹭了蹭他的指尖,才钻回灵体空间。
  推开防盗门准备去洗漱,楼道里的热闹劲儿却让他有些意外。
  这个时间本该冷清,此刻却挤满了端著水盆、肩头搭著毛幣的人,都是往水房去的。
  更出奇的是,每个人脸上都掛著笑意,丝毫没有被大清早的轰鸣吵醒的烦躁,
  “黄升,吡个大牙傻乐什么呢?”
  程野走过去,见黄升三人正蹲在走廊尽头的窗边,扒著窗沿指指点点,脸上的笑快咧到耳根了。
  “啊。”
  黄升转头看见他,笑容更盛了,“大人,上回见这阵仗还是九年前,幸福城25周年大阅兵呢!
  本来以为得等明年才能再看到,没想到今年提前见著了!”
  大阅兵.
  程野在记忆里搜了搜,却没什么清晰画面。
  看来前身是真对这些武力展示毫无兴趣,连凑个热闹都懒得动。
  “那些直升机,你都认识?”他顺著黄升的视线望向窗外。
  “那可不,都是老熟人了!”
  黄升拍著胸脯,指著空中的各类直升机介绍。
  麵包状的直升机被命名为“空中巴士”,竟然能载三十人左右,以前幸福城还开通了居民航线。
  只是后来遇上了几次恶性事故,加上收费昂贵,才停了下来。
  现在主要管空中秩序,相当於指挥部的眼睛。
  当然,这也是现在雷达效果大减闹得,雾洞虽然没有再出现,但空雾却有极强的信號屏蔽性,
  所有雷达设备的效能都有一定削减。
  只能再次启用这种比较原始的指挥方式,作为辅助。
  其次,飞鱼状的直升机被命名为“剑鱼”,机身轻,速度快,负责侦查。
  而最上方的那种直升机,被命名为“空天指挥”,机身上那圆疙瘩是增强信號的,底下掛的方盒子能捕捉方圆十里的动態,专门给地面指挥补信息。
  程野听著,心里渐渐明了。
  一切的一切,做出如此庞大的阵仗。
  恐怕不仅仅是为了妥善安排今天到来的第一波迁徙潮,更是为了秀肌肉。
  得让那些外来的流民亲眼见识幸福城的恐怖底蕴,让他们明白即便进不了缓衝区,这座庇护城也有能力护他们周全。
  唯有如此,接下来的外城安置工作才能顺顺噹噹推进。
  “能在废土从无到有的建设起来庇护城,还能做到一个省份的龙头。”
  “之前担心高层面对流民衝击会手足无措,著实是多虑了。”
  洗漱完毕,程野提起背包和装甲箱下楼。
  还不到六点,缓衝区的街道上已攒动著不少人影,大多是被吵醒后没了睡意,又摸不清状况的居民,三三两两地聚在路边议论,目光时不时瞟向天空。
  等了没多久,张师傅的公交车就摇摇晃晃地开了过来。
  刚好六点整。
  叮。
  防务通突然响起提示音,而程野並没有关闭静音,这意味著是总台的紧急通知。
  翻开一看,屏幕上果然有一条面向全体居民的公告弹了出来:
  【幸福城广播总台,告全体居民】
  【亲爱的居民们,当您的终端接收此讯息时,標誌著新纪35年秋季迁徙潮已提前启动。受气候变迁及外部环境综合影响,將有大批新居民迁入幸福城,成为这座庇护家园的新成员】
  【作为屹立废土34年的超级庇护城,幸福城已启动二级应对预案:检查站增派300%执勤力量物资储备库提前激活16条补给通道,十字军团、血龙军团已经全体动员,所有流程完善,具备应对超预期迁徙规模的能力】
  【请各位居民保持常態生活秩序,无需过度关注迁徙通道周边动態,请您在每天早上6.30准时打开收音机,將由小太阳为您实时播报最新的安置细则、资源调配方案及新居民融入计划,本次播报將同步覆盖迁队伍接收终端,確保信息对称透明】
  【从新纪2年建城至今,幸福城的每一次成长都离不开全体居民的守望相助。让我们以开放包容的姿態,迎接共建家园的新伙伴,这座城市的幸福温度,永远由我们共同书写】
  【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广播总台祝您与家人平安顺遂】
  简短的公告,巧妙地將行者带来的影响包装成了秋季迁徙潮。
  於幸福城而言,往年的秋迁其实根本不值一提,最多一两万人,更多是工业区回撤的人口让缓衝区热闹些。
  真正的迁徙旺季,其实是他刚穿越过来的那段时间。
  春末夏初,冰雪消融后,流民才会结伴涌向庇护城,
  “一步一步慢慢告诉居民真实情况,不断拔高预期,接受了三五万人,再接受七八万人就好理解一些,接受七八万...往后来个几十万,也不会太过震惊,大概率会被营造成城市发展的重大机遇。”
  程野琢磨著,收起防务通,踏上公交车。
  “张师傅,先去中央检查站那边晃一圈看看情况。”
  “好嘞。”
  单独安排给他的公交车,自然不必遵循往常的固定线路。
  一路驶去,路口已出现不少治安署的执勤人员,正忙著分流人群。
  但面对张师傅的公交车,没人上前拦阻询问,毕竟之前办事员已经通过检查站在治安终端做了標註,这车的通行权限早已录入系统。
  距离中央检查站还有將近一公里时,程野摇开车窗,隱约已能听到前方传来的嘈杂人声。
  被行者影响的迁徙者几乎是日夜兼程地赶来,昨晚就已有大批人抵达。
  虽说南北检查站通宵开放,但中央检查站並未同步开启,因此夜里抵达的流民只能在防线外驻扎,等著天亮后进城。
  “程检查官,您的车子不能再往前了,前面已经戒严。”
  距离检查站还有三百米时,两名中央检查站的警卫迎了上来,对著程野敬了个標准的军礼,语气恭敬。
  “迁徙者已经到了?”
  “到了!”警卫点头应声。
  “有多少人?”
  “目前上面给的通知是...四万七千人。”
  好傢伙。
  四万多人?
  程野一时没太具体的概念,只示意张师傅把车停在路边,自己推开车门,朝著中央检查站走去这里是他执勤了一个多月的地方,闭著眼睛都能摸到各个角落,自然不会陌生。
  越靠近,外面的吵闹声就越清晰,嗡嗡的人声像潮水般涌来,夹杂著孩童的哭闹、大人的吆喝,还有金属器物碰撞的脆响。
  刷开几道隔离门,程野登上检查站外侧的办公楼,站在四楼的瞭望台往外眺望。
  一瞬间,他几乎屏住了呼吸,脑子里只剩下那张经典的表情包:
  【好多人啊.jpg】
  检查站外的荒野,往日里总是空旷得能看见川市废墟的断壁残垣,鲜少有人跡。
  可现在,密密麻麻的人头从防线外一直排到废墟边缘,黑压压的一片望不到尽头。
  往两边看,看不到边际。
  人群上方的空气仿佛都被呼吸与体温烘得扭曲,连阳光透过时都泛起了模糊的涟漪。
  有人裹著破旧的毯子坐在地上,有人正在检查背包里的物资,还有背著行囊的半大孩子在人群缝隙里追逐打闹,被大人一声呵斥后又跑回。
  更远些的地方,临时搭起的窝棚连成了片,帆布、塑料布、甚至破麻袋都成了遮风挡雨的材料,比帐篷营地壮观数十倍!
  “这才是...第一波?”
  程野证在原地,喉结动了动,
  那些纸上谈兵的计划,此时面对这么多鲜活的面庞,顿时显得苍白无力。
  四万七千张嘴,今天要消耗多少水和食物?
  要分多少批次进城筛查?要如何安置?
  要怎样在这人潮里揪出潜在的感染源?
  一连串的问题瞬间涌进脑海。
  程野忍不住揉了揉太阳穴,这可比单纯的去对付感染潮难多了。
  哪怕是超凡者,面对这样的人潮,也不可能靠武力镇压一切。
  回归发展,最终还是得靠脑子,靠智慧,靠...手段!
  “幸好,我现在还得再执勤三天,第一波的安置不用我出去面对。”
  程野长舒一口气,转身往检查站外走。
  也不知道丁以山那边的商有没有结果。
  但就算检查官承包制度批下来,第一批肯定也轮不到他这个见习去。
  几个五期、一眾四期和三期检查官,才是检查站的主力。
  面对第一波混乱,总得有这些定海神针先稳住局势,后续才可能分批承包。
  回到车旁,程野又喊来两名警卫,大致了解了下迁徙潮的信息。
  例如男女比例,家庭比例,原居住地、是否有整体聚落等等。
  假如要把流民分流到南检查站来,这些信息就是针对检查的重点。
  车內,张师傅正摆弄著收音机,旋钮划过嘈杂的波段,突然传出一阵振奋的音乐,伴隨著清亮的歌声。
  程野忽的转头,莫名觉得耳熟,再一听...
  嗯?这不是王康那小子的声音吗?
  他愣了愣,果然没听两分钟,另一个略显青涩的男声接了上来。
  月亮就在我头上,大路就在我脚下脚印往云边串成线,水壶晃出半首歌”
  张师傅手一顿,愣然地转过头,正好对上程野有些尷尬的笑容。
  “是爱好,兴趣之一。”
  程野摸了摸鼻子,他从没想过竟然能在收音机里听到“自己”唱歌。
  还別说,唱得还挺好听,带著股少年人的清亮。
  只是那歌词和旋律,和现代的曲调並不相同,想来是这个世界独有的歌谣。
  等他了解完基本情况上了车,时间刚好是六点半。
  张师傅发动车子往南检查站驶去,收音机音乐间歇,一道温柔甜美的女声响起。
  【亲爱的幸福城居民们,早安咪咪呀!】
  【这里是未来每天六点半准时陪伴您的幸福城清晨电台,我是今天涂了三层口红还嫌不够甜的小太阳呀,又带著满满的元气来和大家打招呼啦~】
  【告诉大家一个超热闹的消息!一大批新居民正往咱们幸福城赶来,现在缓衝区的幸福防线外已经排起长队咯。小太阳扒著窗户瞅了瞅,哇偶,黑压压的一片,真是好多人呀!新朋友们,欢迎欢迎呀,来到幸福城,咱们以后就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啦~】
  【放心啦放心啦,幸福城前些天就早早做好准备嘍!我们要给新邻居的可不止是9分的希望,
  还要加1分甜到发腻的归属感呢。好啦,接下来就由小太阳隆重播报幸福城关於新居民的最新安排,小嘴巴,不说话,小耳朵,竖起来,请仔细听咯~】
  【1.咱们要给幸福城搭新围栏啦!现有的幸福防线会趁著这个机会往外扩扩扩,没错哟,就是新纪30年袁副城主提出的那个扩张计划。幸福城要趁著这个秋天加把劲,一口气再开闢出能让百万人安家住下的空间,想想就好期待哇!到时候咱们的家园就像吹气球似的慢慢变大,说不定以后晨跑都能跑出省界感呢~】
  【2.外城建设可是惠及所有居民的大好事呢!幸福城会提供足够多、完全免费的建筑材料,用来搭建至少能容下百万人的大型社区。而且呀,这些社区配套设施超齐全,学校、医疗点、就近的工厂,各种生活需要的设施,你们能想到的,咱们早就妥妥安排好啦,保证住得舒心又方便!】
  【3.再说说大家关心的物资分配细则。从今天起,营养浆的价格將回到2幸福幣一袋!但规划好的外城区范围內,我们一共设了75个发放点,每位新居民凭著身份证明,能够免费领到15袋营养浆,来到这,再也不用为吃的发愁啦..:】
  【4.关於建设安置的细则也来啦。从今天开始,居民可以自己申请外城落户或者先住到缓衝区。要注意哦,如果选了外城落户,等外城建好后,会自动分配住房噠。
  目前划定的面积是:个人住的不小於45平方,家庭住的不小於75平方。要是家里人口超过6
  人,每多1个人,还能额外多10平方呢。而且呀,还能申请熟人就近原则,把家安在同一个社区,
  和好朋友做邻居,想想就开心呢】
  【5.有关工作岗位的招聘细则,自今日起各个部门都会开大门,等著大家来加入,社区管理、物资分发、设施维护、基础建设...岗位多到数都数不过来。不管是有经验的老手还是想学新技能的萌新,都能找到合適的窝,待遇丰厚不说,上班还能认识好多新朋友哟~】
  【6.有关建设准备的细则,自今日起...】
  【7.有关外城规划的细则,自今日起...】
  【8...】
  小太阳的播报依旧是慢悠悠的调子。
  自雾洞爆发以后,程野也听过两回,每次都因那拖咨的节奏有些心急。
  可此刻在摇摇晃晃的公交车里听来,却別有一番特殊的滋味。
  不仅不觉得烦躁,反而有些乐在其中。
  靠在椅背上,他静静听著,眉头时而微,时而舒展。
  从这些看似琐碎的安置细则里,程野不难拼凑出一个结论:检查官的包干制度,十有八九已经通过了。
  但让他无比意外的是,外城建设的定位,
  高层似乎並不打算將这片区域完全作为迁徙者的聚居地,继续重复一层一层的叠盒子,反倒像是要借著这次机会,对现有的缓衝区格局来一轮彻底的大洗牌。
  是元老乾涉后的想法,还是幸福城很久之前就有这个规划?
  程野暂时摸不清头绪,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外城的建设模式与他之前设想的不谋而合。
  果然,没有选择那种简单粗暴的“放射性扩建”,在缓衝区外再套一层缓衝区,像摊大饼似的无序蔓延。
  而是完全效仿了薪火的成熟经验,决定以卫星城的形式向外辐射发展。
  这绝对是庇护城建设史上的里程碑,足够载入幸福城发展史册。
  因为一旦选择这种模式,就意味著对既有格局的顛覆。
  幸福城主体的绝对优越性必然会被削弱,老居民靠著资歷和先来者身份积累的固有优势,將会隨著外城的扩建不断消失。
  如果放弃去外面搏一把,很快就会被敢闯敢拼的新人反超。
  那些更好的生活条件、更优越的居住环境、更高的收入、以及更光明的上升路线...都会被新人一步步在手里。
  但反过来,內城的超然地位会愈发凸显,像薪轨山上的核心区域那般,成为无人能及的顶层象徵,將“金字塔尖”的界限划得更清。
  不过总体而言,对刚加入幸福城的新人来说,这无疑是最好的时代。
  因为从此刻起,双手致富的神话,將正式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