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收帐:五十万钱
  第290章 收帐:五十万钱
  《西游记》的问世,在盛安就像是爆炸了一颗炸弹,是从来没有过的文化盛况。
  不要小看文化作品的影响力。
  哪怕是选择已经相当之多,文化作品空前繁荣的二十一世纪,在孙悟空变身超级赛亚人的那一刻,全世界的动漫作品都为之黯然失色。
  而现在的盛安,所谓的小说行业,其实就是黄產。哪怕是被冠以小说销量goat的《怪诞说》,也是软色情意淫文,其文学底蕴,相当之肤浅。
  《西游记》当然是通俗文学,这太通俗不过了,写作的文笔就是当时朝代的口语化。但並不意味著,西游记就没有內涵。
  就像余华的小说也好理解,也容易阅读,基本没有阶级门槛,但绝对有很高的高度。
  现在,在这鱼龙混杂,桃色蔓延的盛安小说圈,出了一本既好读,又好看,並且一点儿都不低俗的小说。
  纯降维打击。
  远远的超乎了阅文阁东家的想像,在盛安的一万五千册,竟已全部售出,在短短五日內。
  销售奇蹟。
  虽说盛安这边,因为是天下中枢,京官京吏数量繁多,光是吃国家饭的人,除开兵卒就有上万人,世家士族子弟更是无数,识字率居全国之首,且远超於第二名,但毕竟这是古代。
  “不是,还有没有《西游记》啊?”
  “一本不剩吗?”
  “对啊。”
  阅文阁的摊位前,涌来了不少的人,都要求买书。
  摊位前的小二,已经手忙脚乱了。
  其实他们之中大多数人都已经看过。
  可那是借阅的。
  看完就要还给人家,既不能二刷,又不能收藏。
  確实等到后面会有盗印的,可盗版的排版又乱,错別字一大堆,纸张也差,不少的还有粘墨,也就只是看个內容了,阅读体验还是要差一些的。
  没办法,盗版讲究的就是一个十万火急,你稍微慢一点,別人就先发了。
  看到这一幕,东家都有些急了,连忙对摊主问道:“能不能加印吶?”
  “来不及啊,这都五天了,我们印好,盗印的也出来了。”压低声音,摊主相当理智的说道,“多数人也只是看个內容,想珍藏一本的,没多少。”
  而且也没办法留版,五万字,那得几百套版,专门来印《西游记》这一本,他也没办法做生意。
  “也是。”东家有些懊悔的说道,“早知道就印三万本了,看样子都卖的出去。”
  周边城邑虽然不知道什么情况,但肯定没啥区別。
  三万本毛利那就是四十五万钱。
  照这样下去,光一本书,就足够阅文阁赚五百万钱。
  即五千两白银。
  可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吾承恩先生呢?哪去了呀。”东家著急道,“现在有不少的人,都在问他什么时候出第二部。还有好几位盛安有头有脸的东家,愿意打赏,重金催他出第二部。”
  “东家,没办法呀,这都找遍了……”摊主也十分的无奈,“这盛安,压根就没有一个叫吾承恩的人。”
  ………
  在小魏借给宋时安,目前正用於『兵变党』的某处房產,一间书房里。
  “小伯爷,你这真的神了。”三狗是彻底的拜服了,拿著一本《西游记》,颇为感兴趣的说道,“可是,这里面写的啥?”
  古代人如果不识字,精神文化的方式只剩下逛青楼。
  “以后,你就会知道了。”宋时安笑道。
  “啊?”三狗不解,“我以后,就识字了?”
  “以后就有说书的了。”
  大虞的文化產业发展,差不多跟宋比较相近。
  小说,话本,说书,甚至还有一些唱杂剧的班子,不过戏曲基本上完全在萌芽。
  就像是中国古代,戏曲也是元明时期才蓬勃发展的。
  “说书好,就爱听点说书。”三狗乐道。
  “现在书的情况怎么样了?”宋时安问道。
  三狗相当高兴的说道:“书开始卖十天了,现在大街小巷,全都在聊齐天大圣。连街上的小孩儿,都拿著个棒子,自称自己是美猴王,到处抡人呢。”
  “这影响確实是不好。”
  现在国產小学里,全是学哪吒,把手抄在裤子里走路的吊儿郎当魔丸。
  “都在问,这第二部什么时候出,到底齐天大圣有没有逃出如来佛祖的手掌心。”三狗道,“甚至,还有好些达官贵人都在找吾承恩。”
  “找他做什么?”
  “说要请到家里来,搞几个丫鬟伺候著他,全心全意的写书。其中开价最高的说,每写出一个字,就奖励两个钱。”
  “那一百万字就是两百万钱。”
  我还干几把太守啊,一心写书就完事了唄。
  “这第二本要是出来,肯定卖空啊。”三狗有些不解的说道,“我们为何不趁著现在风头盛,赶紧把第二本出了?还让那印刷坊,慢慢的印。”
  其实在十日前,《西游记》发布的那一刻,宋时安就把第二部的印刷外包出去了。
  只不过那家印刷坊的產能实在是有限。
  拼死拼活,没日没夜,甚至还招了好多个族人,现在也才印了不到两万多本。
  “等。”宋时安抬起一只手指,相当从容道,“现在,並非是所有人都看了。”
  “等他们看完吗?”
  “等盗印的那八文钱的破烂书都泛滥了,我们再出第二本。”
  这才是销售的最好方法。
  “可是他阅文阁印了两万本,哪怕其中有五千本不在盛安,也是在五日之內卖完了。我们现在就发,三万本,也应该能在盗印出现之前卖完吧?”
  “可涨价呢?”
  “嘶……”
  三狗这就不好说了。
  盗版卖八文,你正版卖二十文,完全能够接受。
  毕竟阅读体验摆在那里,书籍质量摆在那里。
  可盗版卖八文,你正版卖三十文,那就有点影响销量了。
  盛安平均一个人每日的开销,就是三十文。
  “慢慢来吧,好酒不怕巷子深。”
  对此,宋时安相当从容道:“好书的话,拖更半个月之內,都是值得原谅的。”
  ………
  十七日,印刷坊將印版硬是刷得冒火星子,终於將四万本《西游记》第二部印刷完成。
  这个时候,整个盛安的『西游热』已经到了一种狂热的地步。
  而在这书问世的那一日,便有商贾敏锐的发现商机,將此书,印刷后,游动在京畿附近贩卖,大概好几个郡。
  整个司州有五百余万人,其中比较核心的京畿,约一百七八十万,识字人口近四十万。
  (註:科举制推动识字率提升,宋朝全国平均应该在10%以上,东京地区男性可能达60%)
  仅仅半个多月,便已经在方圆百余里风靡。
  此书成为大虞第一书,已经是定论。
  因此,著急的人就更多了。
  阅文阁的东家更是在书店里急的直跺脚:“不管你要分多少,总得开个口啊。”
  哪有生意是谈都不谈的呢?
  终於,他等来了一个人。
  一个看起来一点儿文化都没有,精壮的,看起来颇为凌厉的男人走进了书摊里,问道:“谁是东家?”
  东家毕竟是老板,没有去。
  摊主走了过去,问道:“客官买书?”
  “吾先生让我来的。”
  说著,他就从兜里掏出一本书,上面赫然写著:《西游记贰》!
  听到这个,摊主当即就伸出手想要,但三狗直接收了回去:“我跟东家说。”
  东家刚才就已经惊呆了,连忙过去:“吾先生呢?是来谈书的么。”
  “楼上讲。”三狗道。
  “好,请。”
  东家不敢怠慢,便恭敬的带著他上了楼。
  二楼的茶室,三狗把书递给了他。
  东家连忙打开,仅仅只是看到个开头就觉得对胃了:“不愧是吾先生的手笔,就是精彩,就是扣人心弦呀。”
  给他看书也是交易的一环。
  毕竟宋时安若不出面,又怎么能够证明这是他写的。
  现在书这么火,万一是骗子冒充呢。
  三狗就这么安静的等待,按照宋时安所说的,一刻钟过去后,伸出了手。
  东家正看著意犹未尽,但对方有些强硬,也只好交还给了他,並感嘆道:“吾先生真是天纵奇才,这哪是常人能够想出的精妙之作,必將名垂青史啊。”
  《西游记》可能没有大虞伟大。
  但《西游记》这本书,肯定能够成为当今皇帝这一朝里,最伟大的成就。
  歷史影响力,要超过朔风之战。
  “那请问,吾先生想要几成呢?”东家问道。
  “吾先生已经印好了书,现在是来卖给你的。”三狗道。
  果然是这样的。
  “那定价如何?”东家问。
  “你们要按照三十文一本卖,不许擅自改价,不然第三部就不会与你们合伙了。”三狗说。
  “三十文正好,五十文都不为过呀。”东家道,“那卖给我们,多少文?”
  “二十五文。”
  “这,这也贵了吧……”
  老实说,仍然在东家预料之中。
  “你们什么都不用付出。”三狗按照宋时安的话术说道,“哪怕只赚五文,也是纯赚。”
  “那可不是这样说呀,我们每年都得给陛下缴税,光在这盛安,我手底下也有那么十几人要发钱。”东家举例道,“况且,运到周边城邑,也得运费。”
  “税每年都要交。”三狗道,“况且,赚五文也能赚不少。”
  东家没话说了。
  那倒是,这五文已经是毛利了。
  什么都扣掉,也有足足三文。
  “还有,第一部不是让你白赚了那么多吗?”
  这么连续几句,东家也只能接受,便问道:“那要卖我几万册啊?”
  “两万册,五十万钱一手交钱一手交书。”三狗道。
  “哎呀!少了!”东家听到这话,有些痛心疾首的比了个四,“哪怕三十文,都能卖出四万本。”
  “別担心,是印了四万本。”
  对此,三狗解释道:“但,您只能卖两万本。”
  “哦……”
  阅文阁的老板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拿自己当工具人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