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朝堂上,开骂!
  第230章 朝堂上,开骂!
  鲁超亲自带着宋时安前去上朝。
  而在路上,宋时安颇为感激的说道:“原本以为今晚才能够见到燕王,没想到这么快。”
  “使君可别说这话……”鲁超做出为难道,“我是想让你单独与大王见面,可一些事情你也知道……这燕国的政事,还是需要诸多商榷才能成行的。”
  “无妨,我也想结交燕国的一些名士猛将。”宋时安一点儿都没有为接下来的事情而露怯。
  “使君能够这样想在下真是敬佩。”先是客套后,鲁超又提醒道,“可事情,恐怕会没那么容易。”
  “何意?”宋时安问。
  十分谨慎的,鲁超说明道:“这朝堂之上,多以你带兵出使而心生不满。哪怕有些人知道理由,也难免借机说事。其中有两个人,你要稍微注意一些。”
  “何人?”
  “七十多岁的太子师王定,此人乃两朝元老,又是文坛领袖,尤其强硬。”鲁超道。
  原来是耄耋大人。
  “另外一人呢?”
  “康纯,我家大王的族弟,执掌襄城防务,武将之中,说话尤其有分量。”鲁超左右张望一番后,道,“不过,此人不以才智见长。”
  低情商:大傻逼
  高情商:不以才智见长
  “这两人就是反我派?”宋时安说。
  “不,所有人都是反你派。”鲁超纠正,“是此二人乃文武代表。”
  “哦哟,懂了。”
  宋时安来这里,只贿赂了鲁超和贺季。
  而其余人,都是拿了陈行的钱。
  当然要狠狠的批斗自己这个铁公鸡。
  “那相国,是何想法?”宋时安又问。
  此人才是真正的重量级,他的话无论有没有道理,燕王都需要考虑一番。
  况且这位大佬,执掌大权这么多年,让燕国作为偏安一霸,其能力可见一斑。
  “这个……”鲁超不太好说,然后打量着这位使君,“我不说,使君能知道吗?”
  “我就来确认一下。”宋时安笑道。
  “我是该说你们神通广大呢,还是该害怕。”
  鲁超感觉宋时安可能对朝堂之上的所有人,都已经彻底调查清楚了。
  “公孙大人真的如传言那般的‘公忠体国吗’?”宋时安证实道。
  “没有人能够担当得起这四个字,但相国,确实为我燕考虑得更多。”鲁超道。
  “好,那我就知道了。”
  说着,二人就已经到了宫门之外。
  鲁超伸出手邀请,宋时安也伸出手。接着,二人一同的迈向燕国朝堂。
  ………
  在大殿之上,所有人带着比较强的恶意,等待宋时安前来。
  每一个人,都拿了陈行的钱。
  而昨日,他们每一个也都根据品级的高低,从秦公那里得到相应的金。
  所以今天宋时安以来,就要火力全开。
  只不过他们心中也有些疑惑,为什么秦公要来送钱……
  看来这南方,还真是有点问题。
  “虞国使君到——”
  太监一声传报,众人同步的回过头。
  然后便见到,一名二十岁出头,身材高大,长相英俊,身着四品官服的年轻人,在鲁超的陪同下,器宇轩昂的进殿。
  “虞使宋时安,见过康王。”
  宋时安双手交迭,微微颔首,连腰都不弯一下的向燕王致意。
  霸气外露,找死!
  康纯随即就瞪了他一眼。
  康逊并没有太在意,然后主动交好的问道:“使君,此来燕国,这一路上有何感想?”
  “北国千里,风光旖旎。这襄城,更是比在下想象中更加富庶,壮观。”宋时安一边吹捧着,一边遗憾道,“想到这里要遭受战火,生灵涂炭,便让人于心不忍。”
  宋时安前面的话康逊还在乐,可下一秒就板起了脸。
  “胡说。”康纯直接开骂,“什么叫遭受战火,生灵涂炭?你这是要代大虞来宣战吗!”
  鲁超是真没想到,这家伙来了就直接开团,一点铺垫不给的朋友。
  其余人也怒了,看向宋时安。
  “我来燕地,是带来和平。”宋时安道,“生灵涂炭,是你们的姬皇帝带来的。”
  “我们只有一个王,就是燕王殿下。”这时,一位武将当即接话道,“况且,齐派使者来是要结盟,而你到燕地,却带着大军压境。”
  “是啊,谁要和平,谁来开战,这不是一目了然吗?”
  宋时安刚准备开口,另外一人就打断道:“先说带兵出使的事情!看你如何狡辩!”
  宋时安实在绷不住笑了。
  “你笑什么?”那人道。
  “这位大人,如何称呼?”宋时安问。
  “襄城副将,马合。”他慷慨激昂的做介绍,眼神丝毫不怯。
  “好,马将军。”宋时安说道,“我问一问你,以一个军人的角度,倘若燕国境内,出现一伙散兵,该如何做?”
  “出兵镇压。”他干脆道。
  “如若南逃,该如何去做?”
  “出兵追击。”
  “一直逃?”
  “一直追!”
  “倘若到了边境,且遁入我大虞?”
  “……”马合怔了一下,然后说道,“那我自然不可继续往前,没到国境我就会停止行军。但并非是惧怕,而是践行两国邦交之礼仪。”
  “说的好。”
  宋时安点头认可,然后问道:“那我入燕了吗?”
  这一个反问,直接把他卡在了这里。
  当场语塞,说不出话来。
  “可是,此乃一面之谈。”马合有点红了,激动道,“你可有证据,说一伙子散兵入我大燕?!”
  这句话说出来,宋时安嘴角勾起了一抹笑意。看着此人,平淡的问道:“襄城副将,马合。你愿意在朝堂之上,与我聊辽南郡之军情,对吧?”
  “……”
  这么一问,马合被吓到了。
  他突然理解,秦公为什么要送他钱了。
  那如果自己在朝堂上把这件事抖出来……
  必然会遭到秦公的责难。
  “嗯?”宋时安继续盯着他,“将军怎么了?”
  “我……”马合吞咽了一口唾沫,眼神开始躲闪,心脏怦怦跳个不停。
  这时,公孙兴道:“使君,将军,是否有此事还需要去查。没有证实之事,就先不要说了吧。”
  马合像是看到了救星。
  可宋时安的视线,又让他感觉到在此时缩卵,非常没面子……
  岂料宋时安当即转身,对公孙兴握拳行礼:“时安,听相国的。”
  这话不聊了。
  马合也狼狈的退了回去。
  但出使带一万大军之事,没人敢聊了。
  会把那位大人带出来。
  “那你说,齐国与我燕结盟,为何就是带来生灵涂炭?”康纯诘问道。
  此人不以智力见长是吧?
  “我问将军,齐国出兵攻襄城易,还是我大虞攻襄城易?”宋时安问。
  “都不易,我燕国兵强马壮,不会轻易让大军犯我国都。”康纯道。
  “那稍作比较,谁相对更易呢?”
  “……”康纯想了想后,如实道,“襄城离齐更近,离虞更远。”
  “既然如此,为何要撤与齐国边境之军。而增,与我虞边境之军?”宋时安问。
  这个简单的道理,康纯不可能不懂,所以他早就准备了回应:“因为齐国也承诺,撤掉部分边军。”
  “那我们谈谈兵法之道。”宋时安道,“燕国军队,从西境撤,而增南境。倘若西境有敌来犯,如何应对?”
  “调南境之兵,往西去。”他即答。
  “可你增南境之军,我大虞也要增兵。你若撤走,南方岂不空虚?”
  “可是……”康纯卡顿一下后,道,“齐国也把边境的兵调走向南了,他再回撤,南面不空吗?”
  “对。”宋时安点头,然后道,“那他齐国多少兵,你燕国多少兵?”
  “……”
  这话一出,康纯一下子就昏了头。
  其余文官也听懂了。
  还真的意识到,燕国的力量远不能支撑他两面镇守。
  齐国兵力至少是他的三倍。
  “可是!”康纯倔强的抬起头,瞪着宋时安道,“我们跟齐国有盟约在啊,他怎么能够擅自增兵呢!”
  这一句话,把宋时安当场说得哈哈大笑。
  捂着肚子,眼泪都出来了。
  “你笑甚——”
  康纯瞬间涨红,还准备说些什么的时候,便被康逊直接呵斥道:“够了,不要说了。”
  连大哥都看不下去了。
  宋时安也是真的服气了。
  这康家应该是老坟出了问题。
  还是说,康庆就真的不是老康家的人?
  实在是没办法,他只能退回去。
  然后对这个宋时安咬牙切齿。
  “宋使君。”这时,一名老文官站了出来,问道,“我有一事想问。”
  “大人请说。”
  宋时安对其行了一礼,还是比较尊重老人的。
  “我叫赵望,一个搞祭祀的老头子,不算什么大人物。”他自我介绍后,也相当谦逊的问道,“使君说那齐国有野心,可为何齐国,将质子送到我国。使君是带来和平,那虞国为何不送一位质子,到我燕来维系和平?”
  这番话说出来,不少人当场就点头。
  太狠了。
  君子论迹不论心。
  齐国已经展现出了他的友好,付出了真正的诚意。
  你无论怎么说,也是空口无凭。
  除非你不想促进双方和平,然后去胡搅蛮缠。
  王定看着那位平静的,一句话都没有说的宋时安,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不过如此嘛。
  “请问使君,为何不开口?”赵望又问。
  宋时安抿了抿嘴,然后低下头,摇了摇:“我只是没想到,这也能成为一个问题。竟然,您还问出来了。”
  这话,让他脸上不太好看。
  其余人也烦了。
  “答不上就是答不上,说这个作甚!”
  “你要真的能答,为何不既答?”
  “你说啊,为什么不送质子!”
  面对这众人的紧逼,宋时安诘问道:“尔等,真的读过书,真的了解史吗?”
  这个地图炮,把这些轰得怒不可遏。
  但又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接话,因为不知道他接下来要说什么。
  直到宋时安费解的问道:“哪有真正的大国,会把自家的皇子当质子送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