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宋时安升官!
  第193章 宋时安升官!
  太元殿外夹道。
  赵伦走到晋王面前,双瞳中带著辛酸的光亮,有些感激的说道:“殿下,犬子就要走了。”
  先前朝会的时候,赵湘被魏生盖棺定论,差点就治了罪,还是晋王开口,他才能够去宜州,
  夏醇那里暂时作为什长屯田。
  “何时起行?”晋王问。
  “明日早上。”赵伦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犬子说离行前,一定要来拜见晋王殿下。可是他现在白身一个,还是戴罪身,怕是会给殿下您造成影响。”
  “罪陛下已经定过了,现在他就是我大虞的什长,还是老將军的儿子,不要有这样的顾虑。”晋王道,“他若想来,荀侯不要劝阻,也別责骂。”
  “谢殿下。”他感动到颤抖的一拜。
  而后晋王带著笑意,扶著他的手臂,颇为温和大度。
  这一幕,不少的臣子都看到了。
  对於这位殿下,也是有了很多很多的好感,
  毕竟都在这个位置了,都是权贵,要是能够有免死金牌,那才是安全感啊,
  赵伦向中平王也拜了一下后,便先走了。
  二位王则是一边慢行,一边商榨魏翊渊有些困惑的说道:“陛下这两年来,一般无事都不会早朝的。但这次,怎么一点儿风声都没有?”
  “难道没有大事?”普王分析道。
  “就怕是有什么大事,我们不知道。”
  说著,魏翊渊还看向了在不远处,同样是结伴的两王。
  “別多想了,走吧。”
  晋王知道晋王党人心惶惶的,但也没有办法,一切全看屯田,现在逆风打不输出。
  就这样,百官进到了宫殿之中。
  即拜完皇帝后,陆续起身。
  宋靖的位置,已经变得非常靠前,而叶长清这个正三品天板,也向前进了一些。
  朝堂之中的变数,已经相当之大了。
  而且魏性生作为中山王,成为了一股不可小的力量。
  “尚书令欧阳大人这些天一直臥病在家,身体有恙,昨日给朕写了告假书,大概有些日子无法在职。”皇帝说道。
  听到这句话,眾人都表现出了对欧阳軻的担忧,
  包括晋王和中平王。
  但这俩人更加芥蒂的是,这么重要的位置,要被宋靖给占著了。
  其中中平王更是不爽。
  本书首发101??????.??????,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欧阳軻这老东西,打得一手好算盘,不帮吴王也不帮晋王,就想等著纷爭结束。
  晋王真要上台了,他一定劝他二哥把这老东西的职权夺了,让他掛閒职养老。
  当然,这也想得太远了。
  “尚书台的事情,暂时由尚书僕射宋靖代理。”皇帝公布道,“眾爱卿若有事上奏尚书台,可直接与僕射接洽。”
  “是。”百官异口同声。
  宋靖则是微微侧身,带著笑意,对百官稍稍行礼。
  “今日,主要商榨一事。”
  开门见山的,皇帝就直入主题。
  喜公公当眾的,向百官宣读起了军报。
  听著听著,大殿之上,一片譁然。
  同时,不少人充满了愤慨。
  “这康逊,原本就是对我大虞称臣,竟然敢与偽齐结盟?”
  “而且派出去的太守,竟然在半道被截杀了!”
  “此等大事,康逊会做吗?虽然在东凉发生的,但事情有蹊蹺啊。”
  “现在不是蹊蹺不蹊蹺的问题,是这件事情,一定得算在康逊的头上,这可不是一句约束不力就能敷衍的。”
  “对,要让康逊交出人来,並且终止盟约,不然就派兵平了他区区辽东!”
  每个人脸上都做出愤怒,不管真假。
  中平王也是。
  但当他看到魏生和吴王的反应后,才是真正的愤怒。
  悄然的,他警向了晋王。
  二哥!父皇把这事事先告诉四哥了!你被拋弃了!
  普王也直观的感觉到,父爱的彻底缺失。
  要知道先前有什么事情,皇帝可是找自己商榨的。
  虽然谈不上討论,让自己做决定,多半只是在教导和考验,但现在这个人变成了吴王!
  他,已经被认为是准太子了!
  要是父皇的身体不咋样,撑不了三五年,那就完了。
  哪怕屯田都没有成功,只是在进行中,吴王这个皇位也稳得很。
  今天得发力了!
  孙司徒表面也跟著怒,也一直在骂,但心里都喜眯了。
  有这么一『杀』,燕齐联盟算是稳固了。
  倘若他是齐国,这个时候儘快把质子送过去,生米煮成熟饭,那整个北方,可都危险了。
  屯田?
  屯个屁。
  肯定是来不及的,齐国离北燕多近,哪怕盛安现在出使,也来不及。
  好啊好啊,姬渊不愧是一代雄主,就是果断。
  “眾爱卿,你们以为如何?”皇帝问。
  赵毅之父,铁血的鹰派赵烈站了出来:“陛下,燕齐结盟之事,已然无力迴转,臣请求出兵攻燕。哪怕不能全胜,也要至少攻克沧辽关,与康逊做城下之盟。”
  他这话一出来,好多武將都十分认可。
  “是啊,哪怕打北燕偽齐会干涉,但我们的兵力有优势,只需要贏下一战,把沧辽关拿下,北燕失去屏障,就不可能再和齐国结盟。”
  “没错,康逊胆小无谋,只要这么嚇唬一下,肯定就缩了卵,立马认罪悔改。”
  “要打,要打的!”
  在他们这样说的时候,孙司徒忽然开口道:“属国不忠,的確应当严惩,老朽不懂军事,但若只是拿下沧辽一关,康逊是与姬渊划清界限,还是更加紧密?”
  这话一出来,刚才那些武將,全部都蒙了一下。
  竭尽全力,的確是可以取得局部胜仗,武將们的盘算没有问题。
  可政治上,还是老司徒更辛辣,
  一眼就看出,只是局部胜仗不行。
  “除非能够轻而易举的拿下沧辽关,然后再还给康逊,展示我们隨意镇压他的能力,他会倒向我们。”孙司徒又说道,“可如若拼死拼活,只能拿一关,而康逊又担心亡国覆灭的危机,怕是要和姬渊组建联军哦。”
  “司徒所言极是。”赵烈道,“所以一场局部小胜自然是不够,拿下沧辽关后,还得攻城掠地,抢夺人口,屯兵驻扎,大伤北燕元气。”
  勛贵们需要一场胜仗来找回面子。
  赵烈现在最討厌的,就是被吹的最狠的,只贏了个守城之战的宋时安。
  哪怕他的儿子现在和宋时安同为吴王党。
  但在晋王的眼中,赵烈也是吴王党。
  因此,他当即就给太僕华政,这位位列九卿,掌控全国军马,文臣武將各占一半的表哥使了眼色。
  华政也是勛贵,当今的华皇后就是他亲姑姑,但他爹死的稍早,所以他在四十几岁的年龄就已经是家族掌门人。
  收到普王暗示,他直接站了出来,相当坚定的说道:“康逊贼子,不知悔改,两面三刀,著实需要严惩,臣愿领兵,前去討伐。”
  虽然同为勛贵,都是钦州人,但赵烈想亲自打脸宋时安,所以与他爭道:“华太僕,是老臣先说的吧?”
  “老將军年事已高,路途遥远,且辽东荒僻,我不忍心將军受苦。”华政体恤的回头说完后,
  直接单膝跪下,对皇帝道,“陛下,臣愿领兵!”
  赵烈不悦:“你——
  可华政这样做了后,立马就有人跟上。
  “陛下,臣愿为先锋,替我大虞拔得头功!”
  “臣也愿意出征!”
  不少的將领,趁机全冒尖。
  包括华政在內,还有一位隱约的晋王党,
  当然,余下多数都是感受到宋时安危机,想要证明自己价值的武將。
  可吴王这边,却十分的冷静。
  这让中平王意识到了一个问题一一莫非陛下,已经跟吴王达成了共识?
  “嗯。”皇帝知晓的应了下,接著询问离国公,“离国公以为如何?”
  离国公缓缓站了出来。
  身后所有单膝下跪的武將,都目光炯炯的看著他,希望这位老將军给个机会:让我们打一打吧。
  “打,自然是当打。”离国公说道,“但臣认为打之前,可最后的出使,警告一番,或可避免这一仗。”
  原来皇帝早就想好了出使!
  晋王发现,於是再次对华政使眼色:等下说要出使,你就去!
  华政紧张的绷著,不敢看晋王。
  “离国公所言极是。”皇帝点了点头,接著说道,“谁可为使者,出使北燕?”
  他这一问,刚才那些叫的凶,瞬间就沉默了一下。
  “文臣武將,都可。”皇帝还补充道。
  快说你去啊!
  普王瞪著华政,不想被政治边缘。
  中平王也瞪著他。
  而华政,已然皱起了眉头,不敢说话。
  你让我去打一仗那肯定可以。
  打仗有输有贏,可无论怎么样,都不需要亲自上战场。
  可是出使,那是孤身进大殿啊。
  歷史上有多君主,做过將敌国使者烹杀的事情?
  燕齐若结盟,大虞不就是敌国吗?
  不,我不去!
  晋王没辙,又盯向別的晋王党的人,而眾人的想法基本上都是一样,因此均不敢开口。
  前一个使者就死在了路上,血的教训啊!
  要知道,能够在大殿上的,那都是正四品。
  哪个正四品,要搏这样的富贵?
  废物晋王党。
  吴王在心里笑了。
  “陛下。”他站了出来,说道,“臣举荐一人出使。”
  听到这个,宋靖都了一下。
  难道说可恶,自己儿子还是要去北燕啊!
  这肯定是已经商量好了呀!
  不孝子,真是不孝子!
  “何人?”皇帝问道。
  “刚在北凉大胜过姬渊的宋时安。”
  吴王话音刚落,眾人立马陷入討论。
  孙司徒则是表情严肃。
  这小子,怎么还要搏富贵啊?
  这是疯了吧?
  这能成?
  “宋时安,的確是很適合啊。”
  “对啊,康逊怕姬渊,宋时安刚就贏过姬渊,那康逊更怕宋时安啊。”
  “说不定还真的能行呢。”
  晋王有点绝望了。
  又让吴王党抢先了。
  而中平王,似乎稍微冷静了一些。
  倘若这宋时安死在北燕·
  “宋时安应当不知晓此事吧?”皇帝问。
  “回陛下,宋时安不知。”吴王说道。
  这就是皇帝给他的面子。
  不是宋时安知道这个事情,所以自告奋勇去出使。
  而是这大殿之上,没有一个人敢出使。因此吴王殿下,举荐了一个適合出使的人。
  这是皇帝在请宋时安帮忙办事。
  当然,这是基本。
  皇帝知道宋时安的脾气,不可能轻贱的卖掉自己。
  “那这事,得问询一下宋僕射了。”皇帝看向宋靖,“这可是宋卿的亲儿子,別人都捨不得,
  你能捨得吗?”
  全场低头汗顏。
  “犬子虽还不知,但他愿为大虞效力。”宋靖没辙了。
  因为这狗儿子私下已经跟吴王商量好了。
  “嗯,真是忠心可鑑。”皇帝大力盛讚后,又问道,“宋时安现为何官职?”
  “回陛下,目前正五品,但因为这个官职可候补的不多,所以还未任职。”因为宋靖要避嫌,
  所以於修主动说道。
  “就凭宋氏这份勇气和忠诚,都应当再升半品,从四品。”
  想也不想,皇帝直接就决定道:“任宋时安为国信副使,今日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