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人才们
  第439章 人才们
  “这和颜总相比,都是小钱!怎么,颜总搞那个矿还不够忙,想参与到减水剂这里面了?”赵长河警惕地问道。
  这个市场够大,按理说不怎么担心竞争,但是赵长河实在是有点担心颜辉进来。
  “我是帮朋友问的。”颜辉随口解释道。
  赵长河肯定是不信颜辉的话,他想了想:“颜总,你要是想投资这个项目,我们这边的项目可以让一些股份出去,咱们可以一起把厂子扩张一下。”
  同为泉城市的莱钢一级代理,赵长河对颜辉非常了解,很多事情他都听说了。之前朱宏那边出的事情,赵长河可以说知道全部经过,这个事颜辉退出而后朱宏吃了大亏,到现在还没翻过身。但是,面对这样的事情,朱宏却一点都不敢找颜辉的麻烦,说明颜辉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
  至于颜辉去年9月到12月在钢材市场的表现,那更是有目共睹的,那个时候大部分钢材代理都是亏钱的,而颜辉少说赚了两千万!现金!
  而且,就在大家都觉得颜辉会因此飘飘然的时候,颜辉却急流勇退,更是在上个月传出拿下了临淄的一个优质方解石矿!
  赵长河因为和颜辉的业务区域较远,所以二人一直没什么太大的竞争,因此他和颜辉的关系相对是友善的。
  “赵总您误会了,正在赚钱的企业,我去买股份分钱,这种事我不干,搞得好像我是什么坏人一样!您放心,我不会去和你们竞争的,我就是大概了解一下。”颜辉知道,他如果去买这个公司的股份,那肯定是天价,而且也拿不到决策权,这种纯粹消耗自己资源的事情,他可不干。
  “颜总说话就是客气,要是都像颜总一样,我们的市场也就更和谐了。”赵长河算是松了一口气。
  他现在的资本水平和颜辉完全没办法比,刚刚说卖股份也只是试探一下。
  “等我那个矿全面投产,我请大家伙吃个饭,赵总到时候一定赏光。”颜辉试探道。
  “那一定!”赵总笑道。
  “那行,我先挂了。”颜辉笑着挂掉了电话。
  果然,他拿矿的事情,钢材这边的同行也都知道了。
  挂了电话,颜辉和王拥军说道:“赵总人还算不错,行业内我们俩也算是一家人,减水剂不是什么大项目,他那边我还是不参与了,你找的这家,我近期去看看吧。”
  “嗯。”王拥军点了点头。
  按理说,颜辉并不需要参与到新员工的招聘工作中,但他对这批学生们寄予厚望,所以只要有空,他就会参与到面试中,并让张铁民帮他把关。
  半个月的时间里,张铁民给他推荐了六个人,都是学生里相对成熟的,颜辉也都见了面。
  颜辉想要的是那种值得培养的人,所以他有他的选人逻辑。
  第一是个人形象,颜辉更喜欢阳光、积极、有憧憬的人,需要这个人有很不错的精力和冲劲,年轻人要是死气沉沉,是肯定不行的。至于有些很沉稳的人,颜辉觉得更适合搞研究,这种人让陈剑去招聘就行,他这里是想选择企业的中流砥柱。
  第二是沟通能力和逻辑能力,并不是说理工科的人就一定擅长沟通和推理。颜辉喜欢那种能够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人,不喜欢人云亦云的听话包。逻辑能力是未来学习新技能、掌握新思路的核心要素。
  第三是情商和责任心,这是长期相处的关键要素。
  自信却不自大、自知且能自学。
  应届生虽然流动性比较强,但是能留下的其实相对忠诚,颜辉希望双方能互相坦诚一点。
  说到坦诚,这其实是最关键的。
  颜辉出来打工做生意,已经是第15个年头了,可以说一眼就能看透这些学生,坦诚沟通是最好的选择。
  让颜辉满意的是,这六个人都挺坦诚。
  想想也是,不坦诚的人,根本过不了张铁民那一关。
  综合考量了一下,颜辉把六个人都留下了,有两个人他并不太喜欢,但是潜力还不错,他把这俩人留在了氧化钙工厂。
  剩下的四个人,他最喜欢的一个人叫周高峻,这个人是王教授的得意门生,搞化工的硕士。他的学习成绩相对一般,毕业论文也是艰难搞定,但是这个人在学校的时候就很有商业头脑,还有不错的组织能力,算是复合型人才。这个人被颜辉以8000一个月安置在胶合板公司。
  薪资是不低,但是胶合板这边是个小业务,颜辉想让周高峻在这里成长起来,并让他跟着王拥军把钢模板的市场搞清楚。这个岗位,也是周高峻自己选的,他觉得这是自己的绝佳机会。
  第二个人叫李修呈,这人是本科生,以前是学生会外联部的部长,特别擅长交际,学习还很不错,头脑非常灵活,颜辉给他安排的岗位是潘辰的秘书,让他协助潘辰处理好瓷砖厂的工作,薪资是一个月6000。
  第三个人叫安毅,家庭条件比较好,是计算机专业本科生,颜辉觉得这个人逻辑性非常强,也擅长统筹,准备让他留在未来的集团总部工作。
  第四个人是个女孩,叫杨静,学机械专业的,喜欢力量举运动,看似纤弱却非常有韧性。杨静家庭条件很一般,大学期间的学费都是自己勤工俭学赚的,在这种情况下她依然有自己的多种爱好,颜辉和她沟通之后,把她留在了恒辉化工,也准备让她进入未来的集团总部,配合自己工作。
  两个要留在总部的人,颜辉给的薪资都是一个月6000,在2009年算是很不错的薪资,这俩人都想早点上班,颜辉说没什么事可以来公司转悠,等6月份拿到毕业证再正式上班。
  除了这六个人之外,颜辉还招录了20个人,其中10个人给了新成立的氧化钙公司和矿山,另外10个人安排到了其他的公司。至于技术、财务、业务等招聘工作,颜辉交给了陈剑、周平和宋致远,那些颜辉就不直接参与了。他要的人,都是未来可能独当一面的人。
  未来一到两年的时间里,颜辉会继续大规模招聘人才,并逐渐培养团队,计划在2010年让集团稳定下来,然后再思考下一步往哪里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