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赐给群臣的菜
  第327章 赐给群臣的菜
  在多数时候,高泉宫都是很寧静的,皇帝与夫人都已习惯了这种寧静。
  今天难得过节,王賁到来时,这里短暂热闹了几个时辰。
  而当饭后,扶苏重新坐下来,整理著一叠纸张。
  礼看著外公抱著妹妹,正高兴地大笑,他走到父皇身边,见到纸上的字,询问道:“父皇,这是历法吗?”
  扶苏道:“是啊。”
  礼看了几张,好奇道:“现在的二十节气很好用,各县都十分推崇,父皇为何还要再重新整理?”
  扶苏的目光还在这些纸张上,低声道:“这是农历,张苍在浑天仪边守了一年,算出了大半部分,余下的都在这里了。”
  礼道:“现在的历法不好吗?”
  “不是如今的历法不好,是不够完整。”扶苏纠正了儿子的说法。
  礼道:“我帮父皇一起整理。”
  扶苏將另外一叠纸递给他,道:“按照顺序叠好。”
  礼坐在一旁便开始整理。
  今年的冬季比之去年晚了一些,只是这雪还是一样的大。
  礼来到了丞相府,在这里见到了张苍。
  此刻的张苍正在算著眼前的帐目,因太专心也没有注意到小公子的到来。
  直到觉得有些饿了,伸手去拿一旁的饼,发现原本该凉透的饼又是热的,还有些热得烫手,抬眼看去这才见到是公子礼。
  张苍起身行礼道:“公子。”
  礼在一旁坐下,又道:“张府令不用多礼,父皇让我將新写的历法送来。”
  张苍接过公子递来的这卷书。
  “听父皇说张府令为了这个历法,在浑天仪边守著,看了一年的星象。”
  张苍道:“没这么久,看星象是在家里看的,將昨夜看到的星象记下来,廷议之后再用浑天仪去推算————”
  在张苍的讲述中,浑天仪就是一个计算工具,並没有多么玄妙。
  但在世人眼中,在礼的认知中,当年父皇就是藉助浑天仪算出了上郡的陨星。
  至於是如何算出来的,世人不知道,礼也不知道,恐怕这是父皇与张苍之间的秘密。
  礼道:“张府令一定很辛苦。”
  张苍嘴里嚼著饼,翻看著手中的书,道:“这是苍所擅长的,对苍而言不算难事。”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人与人之间的天赋果然是不能比的,礼看过历法的推算,那算式很复杂,求解的过程需要很多次换算。
  礼道:“若是这些学识也能送去太学府,该多好。”
  “臣多半要在丞相府一辈子的。”
  张苍说话时还在看著书,甚至都没有抬眼看公子礼。
  在来之前,早就听闻父皇最倚重的臣子中,张苍与程邈的性情都较为古怪。
  换言之,张苍的言外之意是別想了,有忙不完的国事,要在丞相府忙忙碌碌到终老了。
  礼觉得张苍之所以会这么说,也是与近来的秦廷的政治风貌有关。
  父皇对政事的处置效率要求越来越高,群臣压力很大。
  即便是冬至后的休沐时节,丞相府也会有官吏往来,或许对父皇来说冬至可以休沐,但国事不能停。
  人可以休息,但国事不能休息。
  臣子们可以在冬至之后休沐,但一旦国事需要他们,他们也要及时回到岗位。
  这话很矛盾,但也体现秦廷务实且高要求的风貌。
  敬业是一种很重要的精神与品质,现如今敬业县的敬业渠还在流著,皇帝希望朝臣们能够敬业,而后让天下人也敬业。
  礼望著殿外的风雪道:“也不知兄长在外如何了。”
  见张苍依旧看著农历,礼问道:“张府令,以后会改历法吗?”
  张苍道:“不会,以后会有两种历法,其一是原本就在使用的秦历法,而之后又会推行这种新历法,此为农历是据先前的二十四节气补全的历法,此法称为农历,有十二个月,二十四个节气。
  礼道:“为何要用两套历法呢?”
  张苍回道:“为了农耕与民生。”
  礼低声道:“我听老师说过以前的齐鲁博士,也有人为了追寻所谓的天人之道,老师常讥讽那些方士,有些幻想说多了他们那些方士自己都信以为真了,老师总是这么说,对那些方士颇有不满,即便是当初在秦为博士,老师也从来不与他们往来。”
  张苍也挠了挠头,他在想著要怎么向公子礼解释,解释干支纪年与月相的关係?
  就算是解释了,公子礼能听懂吗?
  秦本就有閒修城,春禁伐木的司空律,因秦是十分重视历法。
  张府令的话確实不多,正如他们所言,张府令平时就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
  冬至节后,又过了一月,丞相府终於颁布新的历法。
  这历法是在二十四节气基础上所完善的新历法。
  而先前的二十四节气,各县在指导农事劝耕时就发现了这节气的合理性与实践意义,加之现在的新历法一颁布,很成功就被人们接受。
  好似对人们而言,这历法就该是这样的人。
  冬日里,高泉宫又恢復了往日的寧静,皇帝如往常一样,在廷议之后的午后总会回来用饭。
  皇帝用了饭之后,便坐在这里看著文书。
  自从有了小公主之后,皇帝总会在高泉宫多留一个时辰。
  皇帝坐在案边正在看著群臣们的奏报,小公主就坐在一旁吃著鱼粥,目光也会看向父皇手里的文书,她虽看不懂,但见父皇爱看,她也看。
  如果夫人要忙著宫里的事,无暇顾及公主,皇帝就会將公主带在身边,带到章台宫一边主持国事,一边带孩子。
  午后,穿著一身黑袍的扶苏带著女儿走上章台宫的台阶。
  而后,当皇帝开始看著丞相府送来的国事,也会时而召见臣子。
  秦廷的诸多九卿大臣往来章台宫,小公主都看熟了,都能记得谁是谁了。
  等到夜里,当皇帝忙完了国事之后,夫人也来到了大殿,一家人坐在一起用饭。
  扶苏看著碟中的菜,道:“菠菜种出来了?”
  田安回道:“说来也怪,秋天种不出的菠菜,反倒是这初春时节种出来了。”
  可能是因品种或者是时节与水土的原因,这菠菜吃起来有一股苦味。
  这菠菜是西域人进献的,近两年才开始培植,去年就失败了。
  没想到今年入春就又长出来了,实在是令人又惊又喜。
  小公主不爱吃菠菜,她正要吐出来,见到母亲眼神,她又委屈地咽下了。
  扶苏倒是很喜这菠菜,儘管它有些苦,可人们又能新得一颗菜了。
  扶苏已找不到当年父皇还是秦王时在驪山上所种的石榴树在何处,但扶苏觉得这个菠菜一定会传遍中原的。
  扶苏道:“河西走廊已种出葡萄了,往后让关中也试著种一些。”
  “是。”
  皇帝吩咐完,田安就脚步匆匆去了殿外,吩咐其他人。
  田安喜做菜,他还喜如今钻研农作物,不仅仅是菠菜,萝卜,还有一种从高原传来的麦子。
  那种麦子是青稞,是田安最不喜的作物。
  扶苏又夹起一根菠菜,放入口中咀嚼著,菠菜很小窄小味涩,根部是红的,並不是后世的那种阔叶甜种。
  但能多一口菜,扶苏就很满意了,吩咐道:“將菠菜赐给群臣。”
  田安頷首。
  翌日,章台宫正在廷议的时候,田安就早早去了上林苑。
  皇帝將上林苑的多数田地都分给了周边各县,留下来的只有十余亩地。
  田安进入上林苑,翻身下马之后看著田地里长出来的菠菜,吩咐道:“皇帝詔命,將这些菠菜都摘了赏赐给群臣。
  “7
  闻言,四周的內侍纷纷去田地里忙活。
  “大常侍,摘了菠菜之后我们种什么?”
  田安迟疑了片刻,拿出田册才开始吩咐,用一片田地种西域的萝卜,再种一些西域的草,胡麻,葡萄,芫菜————
  要试种的作物很多,田安自认自己的智慧不够用,他用最笨的方法,將这些作物都种一遍,能做活的且能吃的那就是好作物,种不活不能吃的,就不是好作物。
  这是田安所能想到且觉得最有用的办法,毕竟他也不知道西域的哪些作物好种,哪些不好种。
  至於眼前的菠菜,田安认为这应该不是他播种的原因,至於为何秋冬时节长不出来,多半是今年的秋冬太寒了。
  吩咐完这些事,田安就拉著三车的菠菜回了咸阳。
  如今的上林苑,皆在田安的掌控中,而皇帝一家所吃的菜也都是田安所种的,每一次做出一桌的菜,且这些菜都是自己种的。
  每每看到那些,田安就会有十分满足的幸福感。
  回到咸阳之后,田安就让人將满满当当三车菠菜分了下去,每人都能得一把菠菜。
  皇帝是一个人们爱戴的皇帝,虽说皇帝让所有人都很忙,但每每过年过节,哪怕是不过节的时候,皇帝都会赏赐群臣,去年秋季皇帝给群臣赏赐了西域的葡萄乾,这一次赏赐了菠菜。
  只是田常侍说了一句这些菠菜都是皇帝在上林苑种的,群臣们都开始爭抢了。
  田安所言也不错,今年皇帝在上林苑行了农礼,这些菠菜与皇帝亲自种出来的差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