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青云擂再启
  第106章 青云擂再启
  楚宁眼神微颤,却没有说话。
  他不是不想回答。
  而是他知道,自己要踏上的这条路,不仅仅是逆流而上,而是要斩破整个天命洪流。他无法许诺谁能活着走到底,他甚至不敢许诺自己能不能走到下一步。
  所以,他宁愿沉默。
  谢明璃盯着他,不甘地逼近,声音轻得快碎了:
  “你不说,是不信我?”
  “还是觉得我太弱,配不上与你同行?”
  “还是你早就习惯了,什么事都一个人扛?”
  她说完,眼角泛起微红,但倔强地没有流泪,只是死死盯着他。
  楚宁低头看她。
  他缓缓开口,声音喑哑,却无比温柔:
  “我不是不信你。”
  “我只是,不忍心。”
  “你不知道,这条路……太苦,太孤,太危险。”
  “我不怕死。但我怕,你为我死。”
  谢明璃怔住了。
  她终于落泪,却不是退让,而是坚定。
  “宁哥哥……”
  这是谢明璃第一次这样叫他。
  她的声音轻得像风,却直击楚宁心底最深的那一角。
  她仰头望他,眼中有泪光,却不软弱,只有倔强:
  “到了今天,你还以为我还能独善其身吗?”
  “从你青云擂站出来那一刻开始。”
  “我就知道,我这一生……再也走不掉了。”
  “不是因为你强,不是因为你救了我哥哥,也不是因为你站在了风雷之巅。”
  “是因为你,我会回头看一眼哭泣的孩子,会放下剑,只为一个不相干的百姓。”
  “是因为你,在所有人都背弃的时候,还在往前走。”
  她忽然低声一笑,鼻音发涩:
  “我早把命,连心,都给了你。”
  她说着,轻轻揪住他衣袍一角,像是抓住一个将被命运风暴卷走的背影。
  “所以,求你。”
  “别再一个人扛。”
  “就算是命劫,就算是天劫……”
  她喃喃一笑,泪却落下:
  “我也陪你一起破。”
  霎时,天地无声。
  楚宁微微一怔,像是被雷电击中。
  他缓缓伸出手,轻轻覆在她头顶。
  风,吹乱他白发,也吹起她肩头细雪。
  而后,他缓缓将她拉进怀里。
  不是怜惜,而是紧紧抱住,抱得很紧,仿佛将所有雷霜与寒风都挡在她的身后。
  “明璃。”
  他第一次,正式地,叫她的名字。
  一字一音,似蕴含雷鸣之力,却又轻柔得像雪落湖心。
  “那就一起。”
  “我命由我,劫若不散……”
  他紧紧抱着她,冰霜般的战意,在她体温中缓缓融化。
  “我们,便杀出一个天。”
  谢明璃的肩膀一颤,然后,她轻轻抱住了他。
  在这漫天残雷、雪霜未散的劫后孤境中。
  他们相拥。
  一如劫火中燃起的一束灯。
  不再是生死拼杀、不再是命途漂泊。
  只是少年与少女。
  一人渡劫,一人随身。
  哪怕万古为敌,天地崩毁,此刻的依靠,都已足够为彼此生死。
  两人相依,终于不再孤单。
  天再高,他们也并肩望。
  劫再大,他们也要共破。
  ——
  一座孤峰横亘云海之巅,壁立千仞,悬崖如刀削,云雾在山风中如潮起落。
  望剑山,禁峰绝顶。
  两道青袍人影并立崖端,俱是鹤发童颜、神光内敛。一人背负古剑,长袖垂地,目光沉沉,遥望着青州方向那片尚未彻底散尽的雷云与血雾。
  半晌,他方缓缓开口,语气宛若从千年古钟中敲出:
  “雷目裂空……劫云遮日。”
  “终究,还是有人……试图踏出那一步了。”
  身旁弟子亦目不转睛,眼中浮现骇色:
  “师尊,难道真是……飞升之劫?”
  老者淡淡颔首,神色却愈发凝重:
  “一品之后,便是天道禁忌。”
  “数百年来,神州早无飞升迹象。如今此象重现,绝非巧合。”
  他转眸望向弟子,眸光如霜:
  “一旦有人撼动这千年死寂的秩序……世间所有利益格局、宗权皇权,都会动荡不安。”
  弟子低声呢喃:
  “那皇廷……还能压得住青州吗?”
  老者冷笑,袖袍微震:
  “若天道再起,哪来的王法可言?”
  “世间真正的不安,不在天灾,而在人心。”
  良久沉默后,弟子再问:
  “那……我望剑山,是否插手此局?”
  老者负手而立,望着那片雷息未散的天穹,语气低缓却铿然如钟:
  “我宗隐世百年,避刀兵而专剑道。”
  “若此劫之下,天地真开。”
  “那我望剑山弟子,自会以剑应之,不为世争,不为权立,只为证剑心,证大道。”
  云动风起,衣袍猎猎,雪崖万仞之上,雷云翻涌,似天将再怒。
  ——
  暮色沉沉,火光如血。
  朝京皇极殿内,百烛通明,金砖映影。
  一位老臣身着朝服,跪伏在丹墀之下,声音苍老而沉稳,却每一个字都带着震动人心的重量:
  “启禀陛下……”
  “臣夜读《天象密录》三十二卷,查证古图,青州近日天象异动,雷目现世,云裂如血、雷纹倒挂。”
  “极可能,为飞升劫云之兆。”
  大殿气息顿冷,气流仿佛凝成了一层冰霜。
  帘幕后,龙座之上,一道目光缓缓落下,透出纱帐,带着审判般的冷意。
  “……你说,飞升?”
  声音不疾不徐,却仿佛一柄冰刃在殿中游走,割喉不见血。
  老臣却仍俯身不起,沉声应道:
  “回陛下。臣参照千年前《混元图志》,其中有载:混元上师试图破境飞升之日,亦现‘雷目悬空、天网崩裂、血云沉地’之相。”
  “今青州再现此劫象,绝非凡象。”
  他微顿,目光一闪,沉声道:
  “且青州乃诸宗汇聚、外藩林立之地。”
  “而端王……此刻亦驻于青州。”
  殿中众臣悚然。空气如被雷霆劈断。
  那道幽深如渊的目光,忽然沉了几分。
  “你是在说……”
  “若此人飞升,不止是道成。”
  “连神州格局,也将倾塌?”
  老臣伏地叩首,言语如铁:
  “是。”
  “若天门真开,旧权将崩,新帝当立。”
  “那一日,端王不止是端王,宗门不止是宗门。”
  “皇权……将不再是唯一的天命。”
  寂静中,只听得金盏油烛微响,像是天命摇摇欲坠。
  半晌。
  纱幕后传出一道几不可察的冷哼,带着某种令人胆寒的讥诮。
  “……荒谬。”
  “朕坐镇中原三十载,岂容一人、一宗、一劫撼动社稷?”
  声音瞬变威厉:
  “即刻,封锁青州。”
  “调西北镇武司铁骑十万,封关三道,禁人入出。”
  “若有妖异横空,宁可错杀一城,绝不可留此祸患。”
  最后这句话落下时,仿佛整个皇极殿都被雷霆击穿,百官头皮发麻,齐声叩首:
  “谨遵圣命。”
  而龙座之后,那位帝王缓缓起身,指尖掠过案边的《天命图录》,眸中光芒阴冷:
  “飞升……那是神才有的事。”
  “这天下,只容得下一个主宰。”
  ……
  三日时间,转瞬即逝。
  混元劫三十日期限,而今,时限已至。
  在天穹之上,一团血色云团悄无声息地浮现于府城正上方,似雷非雷,似目非目,犹如苍穹正睁开一只酝酿审判的眼睛。
  它无声,却让所有武者心头一紧,甚至呼吸都为之一滞。
  晨雾未散,擂台上新铺的青石泛着冷光,裂缝修补的痕迹如蜈蚣蜿蜒。
  风,自北来,吹起一地灰尘与旌旗,远山雾霭未散,天色却暗得如入夜前。
  青云擂下,再次人潮如海,气浪滔天。
  今日,不仅各大宗门的掌教长老齐聚,就连府城的各路豪强、各武道世家都如游龙般盘踞在看台之上。
  乃至那些原本只是观望的中立宗门,此刻也现身,皆因今日之战。
  高台之上,端王蟒袍金线暗绣龙纹,指尖轻叩鎏金扶手,目光如鹰隼般锁住台下那道黑袍身影。
  短短数日,楚宁连胜一百二十一场,无一败绩,积分榜首,几乎以一人之力,重塑青云擂的规则。
  全场沸腾!
  “来了!他来了!”
  “雷极刀君,今日还要连胜多少场?”
  “我压十场!”
  “十场?我赌他今天就能破一百五十胜。”
  人声如海,雷鸣如潮,声浪轰然炸开。
  但人群喧哗的最前排,谢明璃神情却异常凝重,手中紧握佩剑,美眸微凝,低声叮嘱:
  “宁哥哥,小心……今日不一样了。”
  楚宁微微颔首,眼中雷光敛去锋锐,只余下深不可测的沉静,仿佛山岳未动,海面无澜。
  可就在他缓缓抬足踏上擂台的那一刻。
  “轰——”
  一声沉闷若神钟的雷响自他体内炸开。
  刹那间,天地灵息陡然震荡,一股可怖的灵力波动,自他体内如惊涛骇浪般轰然扩散。
  擂台四周的青石骤然亮起雷纹,空气扭曲如烈焰翻涌,四周武者纷纷面色大变,有人被这股爆裂雷息震得连连倒退。
  下一刻,天穹之上,九重云层骤翻如潮。
  青纹雷芒如星瀑垂地,纷纷灌注楚宁周身。
  楚宁修为,从十品下等,骤然暴涨至八品中等。
  “这……怎么可能!”
  “他隐藏了境界?”
  一众宗门长老几乎齐齐起身,目露震骇。
  “是他……刚才突破了么?”
  “不……这不是突破……这是,强行释放。”
  “他的境界本就不止于此,只是……现在,他不再压了。”
  无数目光,震撼地看着擂台之上那道雷息缭绕、如神似魔的身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