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让汉王朱高煦进京?
  第67章 让汉王朱高煦进京?
  朱高煦冷笑一声。
  “咱们这个侄孙和他爹一样,狂妄,非要学着咱爹亲征瓦剌。”
  “结果你敢想,在距离北京城不到一百里地,五十万大军被击溃,他被瓦剌部首领也先给抓了。”
  朱祁镇是学到了朱瞻基的狂妄,但是一点都没学到朱瞻基的军事能力。
  但凡学一点,都不至于输的这么惨。
  在家门口被人家抓获。
  朱高燧有些愣神:“皇帝被俘???”
  “五十万大军?二哥,你是不是多加了个零?”
  “当真能有这么蠢的蠢材?”
  在三兄弟中,他的军事能力算是最差的。
  朱高煦和朱高炽不相上下,哪怕是朱瞻基的军事能力,都要比自己好些。
  可哪怕是自己,也不可能带着五十万大军,折损在自己家门口吧。
  这世界上,当真有这种蠢材。
  朱高煦淡淡的笑道:“具体多少兵马,我不知道,听说朱祁镇御驾亲征,只给朝廷各部准备时间三天。”
  “想要在三天时间内,凑齐五十万兵马够呛,估计是把周围的军户都给带上了。”
  大明制度是户籍制度,军户代代相传,这五十万军队里,恐怕都是生活在北京城的军户百姓。
  把这些人抽调离开。
  还都折损在土木堡,现在北京城能拿出来的兵力,十分有限。
  朱高燧思绪片刻,回应道:“二哥,那现在朝廷由谁主持?”
  皇帝被俘,朝廷不可能一日无主,否则很容易被瓦剌部给打穿。
  需要有主心骨。
  朱高煦微微摇了摇头。
  “我这暂时还没消息,百官会推举谁为皇帝,我不确定。”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现在的朝廷暂时是由皇太后主持。”
  朱高燧闻言,开口道:“那个姓胡的?”
  朱棣给朱瞻基选择的皇太孙妃是胡善祥,他也见过。
  基本上,他们的婚事都由长辈决策,且选择的人都不差。
  朱高煦摇了摇头。
  “朱瞻基把胡善祥废了,现在皇后是那小兔崽子的发小,叫孙若薇的。”
  “这女人,可不是什么好东西。”
  “此话怎讲?”
  “哈哈哈,因为胡善祥皇后的位子,是因为劝谏朱瞻基那兔崽子不要贪图享乐而被废的。”
  “朱瞻基后期懈怠,都是这个女人在枕边撺掇,她能是什么好东西?”
  对于朱瞻基的案卷,他都看过。
  其实从废皇后这件事,就能看出朱瞻基的品性。
  胡善祥的性格,和他们奶奶马皇后,母亲徐皇后,还有大嫂张皇后的性格一样。
  属于贤惠类型,可朱瞻基却因为自己的喜好而废之,这可不是明智的行为。
  “这么看来,我们还是有些阻力了。”
  朱高煦大笑一声。
  “哈哈哈,何来阻力?一个妖妇而已,老子入京第一件事,就是宰了她。”
  “祸国殃民,害了两代皇帝,老子不诛她九族,都算仁慈的。”
  不仅没有给朱瞻基起到正面的作用。
  还把朱祁镇教成这副样子。
  这个妖妇必须死。
  朱高燧颔首点头:“二哥英明。”
  而后,朱高煦和朱高燧便开始筹谋,北上的路线。
  因为现在最主要的问题,其实并不是朝廷那边的阻力。
  只要他们率军攻入顺天府。
  谁敢不服?
  不服者!杀!当初朱棣攻入应天府的时候,将那些不服的官员,全部诛杀,男的充军发配奴儿干都司,女的没入教坊司,世代为娼妓。
  雷霆手段下,不还是服服帖帖的。
  因此,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瓦剌部也先。
  其俘虏皇帝,且北京周围的兵卒损失殆尽,定然会进攻北京城,同时劫掠一番。
  他必须拥有足够多的兵力,来抵抗也先,甚至出兵宰了瓦剌部。
  朱高煦和朱高燧彻夜谈论着帝王霸业。
  ……
  同时。
  顺天府,北京城。
  满朝文武,甚至整个顺天府皆人人自危。
  大量百姓和富商,开始逃离北京和转移财产,其中甚至不乏一些官员。
  让自己的子女逃亡南京。
  而在这大殿上。
  百官对此事也是议论纷纷,到底是迁都南京,还是留守北京。
  其中,翰林院诗讲徐有贞率先开口说道。
  “皇太后,当今之事,若再不决断,恐怕我等都要折在这里。”
  “微臣昨夜夜观星象,现在便是南迁的最好时机,以避刀兵,如若不然……我大明江山将亡啊!太后!”
  刹那间,文武百官中纷纷有人站出来,附和着徐有贞的话。
  皇帝被俘,北京附近兵力空虚,将士士气低落,南迁自然就是最好的选择。
  就在这时,大殿内响起一道愤然的声音。
  “主张南迁者!可斩!!!”
  顺着声音望去,于谦身穿蓝衣官袍,目光锐利的凝视着徐有贞。
  于谦,宣德年间就十分重视的官员,官至兵部侍郎。
  在正统初年的时候,也是内阁三杨最看好的人才。
  却因为每次进宫,不给王振钱财,导致其被打压。
  甚至一度被打入大牢,宣判死刑,要不是百姓联合上书,王振害怕,恐怕其已经被斩。
  后来,派遣到地方治理,其父母病逝,去年才处理好丧事返回。
  官复原职。
  徐有贞看着面前的于谦,也是大骂道:“于谦,你这话什么意思?”
  于谦淡然道:“字面意思。”
  紧接着,他便大步走上前,对着垂帘主持朝政的皇太后开口道。
  “大明的皇陵,宗庙,社稷都在北京,难道宋朝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主张南迁,乃亡国之举!!”
  “要是让太宗皇帝知晓,恐怕他会气的从坟墓里爬出来!”
  主张南迁者,还是多数。
  徐有贞更是开口道:“哼,不南迁?难道等着也先打进来?皇上被俘,朝廷连主心骨都没有,怎么打?”
  于谦毫不避讳:“那就选一个主心骨!臣于谦,恳请皇太后,立刻颁布诏令。”
  “命乐安州的汉王朱高煦,即刻进京,主持大局。”
  当这句话一出的时候。
  顿时满朝文武皆惊。
  徐有贞更是驳斥道:“于谦,你到底安的什么心思!?”
  于谦依旧直言:“我的心思就是保住北京城!”
  “汉王乃太宗皇帝嫡次子,在靖难中,屡次救太宗皇帝性命。”
  “其能力,诸位想必比我清楚!”
  “若汉王能进京主持大局,也先不足为惧!”
  想当初,朱高煦可是追着也先的爷爷马哈木捶。
  ……
  ps:马上新的一年,祝愿各位看官,新的一年,好运连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