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大厂厚重 小厂灵活
  第552章 大厂厚重 小厂灵活
  听说市里要建协作网,三个老师傅的眼神瞬间亮了!
  可紧接著,陈露阳的话又让他们眉头一皱。
  想了想,谭松仁道:“要真想留痕跡,也不是没办法。”
  “比如我们可以在工艺上动点小心思,像国强刚说的那道圆弧过渡,就算是个细节,也能成咱们的標誌。”
  “再比如,咱们在装配最后一道工序时,统一留一个小小的『印记”,外头人模仿得了形,模仿不了这规矩。”
  刘康文补充道:“我想的更简单。”
  “既然编號打不成,乾脆咱们自己设计一个『小签”,比如在垫片的切口边缘压一个特定的斜角,在螺栓头打个固定的冲点。这样不会增加多少工序,但熟手一看,就能认出来是不是咱修理厂的货。”
  “对,留工艺痕跡,比贴標籤靠谱。”张国强点头道。
  “贴的、印的,人家一模一样仿出来也不难。可工艺上的细节,不懂门道的人模仿不了.....”
  三个人你一言我一语,越劳思路越开,正说得起劲,忽然听见院门口传来“叮铃铃一一”的自行车铃声。
  陈露阳下意识的顺著窗户冰的缝隙往外一看。
  只见陆局和裁衣铺的老张並肩推著车进院,两人脸上全是红扑扑的,步子虚浮不稳,一边走一边还拉著话,显然酒劲还没过去。
  都走到门口了,俩人还依依不捨,你拍我肩膀,我拍你胳膊,拍来拍去,最后实在是不能再拍了,才算散了局。
  陈露阳无奈地摇摇头。
  “陆局这趟回来,可算把酒癮过足了。”
  目送老张骑车在拐弯处离开之后,陆局这才掀开布帘子,走了进来。
  刚一进门,就瞧见陈露阳、张国强几个人八只眼晴瞪著他。
  陆局猛地一个哆嗦,赶紧开口:“小陈主任,我就是小酌!没喝多。”
  陈露阳严肃道:“陆局,你这酒量得练练啊,现在裁衣铺老张都能灌你了?”
  这话一出,陆局脸登时红了。
  他也拿捏不住陈露阳是认真的还是调侃,只是嘴里说:
  “我一定不多喝,一定不多喝。”
  陈露阳乐了,转过话题道:
  “陆叔,有个任务得劳烦你去探一探。”
  “修理厂这院子实在太紧了,我打算把车棚拆掉,扩一间正经的车间。”
  “可这车棚到底算谁的,是不是修理厂的资產,还是市经委划的地,咱们能不能动手,我心里没底。”
  “你去问问这车棚到底属不属於厂里的固定资產,要是能拆,需要走什么流程。”
  “如果真不能隨便动,那咱们就得想办法打申请,名义上掛到市里任务上去。”
  现在陈露阳又要忙著上学,又要操心零部件,是真的没有多余精力再去弄这些事务类的事了。
  陆局能办妥最好。
  就算是办不妥,起码把一些基础性的问题弄明白,回头也方便他想办法。
  修整了一夜。
  第二天,陈露阳依然背著从家乡带来的特產,出去石山机械厂和石山钢铁厂,找何大华和鲁永强拜晚年。
  何大华一直把陈露阳当成是自己家孩子,看见他来拜年,高兴的搂著他进屋。
  中午还非要拉著他出去,在招待所饭馆吃饭。
  至於硬菜更是现成的!
  红肠炒蒜苗!
  陈露阳远道背来的红肠,来了直接交给后厨,转头就变成热菜,香喷喷的端了上来。
  “老鲁不在家,去南方调研了。”
  饭桌上,何大华一句话就打消了陈露阳的念头,省的他白跑一趟。
  陈露阳一愣,试探问道:“咋这么早就下去调研?”
  自从昨天从市经委回来之后,陈露阳就对风向和政策这类事情非常敏感。
  能让鲁永强这么一个大厂长,年刚过完没几天就出去调研的事,绝对不是什么小事。
  何大华也不避讳,开口道:
  “要不是为了吃顿团圆饭,他年前恨不得就走了。”
  陈露阳异:“啥事这么紧?”
  何大华回答:“宝宝钢那边一期工程刚投產,就轧出了冷轧薄板和汽车用钢。”
  “他们石山钢铁厂现在还主要是大路货,螺纹钢、工字钢这些东西,撑建筑行,但对汽车、家电根本派不上用场。”
  “要是再不跟上,就得眼睁睁看著南方厂子和宝宝钢把市场先占了。你说他能不急吗?”
  “再说了,片儿城这空气本来就紧张,上头盯得死。”
  “石钢炉子一开,黑烟一冒,环保局和市里就来找麻烦。”
  “要是不在节煤、喷煤、除尘这些环节上拿点新办法出来,將来挨批不说,產能还得受限。”
  “老鲁这趟南下,一头是衝著新品种钢,一头是衝著节能降耗,左右都得带回点硬东西来。”
  陈露阳心里咯瞪一下,联想到昨天经委会上说的“轻工、汽车、交通运输优先”。
  他压低声音:“何叔,是不是咱国家要开始大力发展小汽车和轻工业了?”
  何大华闻言,把酒杯放下,点点头。
  隨后压沉声音道:
  “轻工要先行,交通运输要加快,小汽车得带头走一程。”
  “你別小看这三句话,那就是今年的大方向。”
  “轻工能拉动消费,交通能解开瓶颈,小汽车能带动一大片上下游產业链。”
  “部里盯紧的就是这一条。”
  顿了顿,何大华眼中闪过一抹杀气,道:
  “这风早晚也得刮到我们头上来。”
  “这两年部里天天讲『军转民』,老套路再硬,也不能指望吃一辈子。要是不能儘快找到新出路,早晚就得掉队。”
  “我们厂下一步也得搞技改!”
  “现在部里已经放了口风,拖拉机、工程机械、小汽车配件,这些都得有人上。要是我们不抢,就让南方那些小厂子先跑了。”
  陈露阳愣了愣,筷子停在半空,忍不住开口:
  “何叔,咱们石山机械厂好歹是大厂子,底子厚、设备多、人马全,还能愁没活儿干?”
  “那些小作坊、小厂子再灵活,还能和你们比?”
  何大华冷笑了一声,把酒杯重重放下:“小陈,你这就是年纪轻,没在厂子里见过真刀真枪的行情。”
  他压低了声音,眼神里透著几分凌厉:“咱们大厂子是大,可也笨重。一个流程批下来得几个月,指令层层传,谁敢多动一步?”
  “南方那些小厂子就不一样,人家拐得快,见了风口说干就干。”
  “今天听到风,明天就能把样件敲出来,后天就敢推向市场。等我们这边还在等批文,人家已经做成买卖了。”
  似乎察觉到自己的话有点重。
  何大华眼神转了转,笑道:
  “你呀,也別小看自己那一亩三分地。”
  “修理厂虽小,可小就有小的好处。转个弯快,主意能当天拍板当天干,不用递多少层条子。”
  “说白了~大厂怕的是动作慢,小厂怕的是底子薄。”
  “可你现在正好夹在中间,既能沾大厂的技术和关係,又能用小厂的灵活去跑市场。”
  哦草.!
  昨天刚刚被打完鸡血,还没彻底消化的陈露阳,今天再次怒被人又狠狠灌了一大瓶子鸡血!
  他忍不住夹起两块红肠,压压心中的激动。
  一块两块、三块四块五块六块!!!
  何大华愣然的看著怒炫红肠的陈露阳,慢慢的、不捉痕跡的、隱蔽的把手里的筷子移到了別的菜上。
  把红肠全都留给陈露阳吃!
  这顿饭吃的相当香!
  香到陈露阳直接將给鲁永强的红肠也一併转手给了何大华!
  片儿城的天不比省城。
  红肠没有防腐剂,放几天就容易坏。
  与其等著鲁永强,不如让何大华先吃个过癮。
  下午,陈露阳吃饱喝足,坐著公交车回到修理厂。
  屁股还没坐热呢,就见修理厂的大门被人推开,一个熟悉的人影,背著大包小裹,一身风尘僕僕的走了进来。
  “张楠!”
  陈露阳高兴的站起来,基本是跑过去帮忙接过他的行李。
  “不是下周才开学吗,你咋回来这么早!”
  张楠高兴的摘下了上满霜的眼镜,鼻子和脸蛋冻得红红的,高兴道:
  “哈哈,我还以为厂子里空空的,没想到你们都回来了!”
  “我本来买了车票,按说后天才到片儿城。”
  “可在家呆著心里痒痒,想著乾脆提前回来,刚下火车就直奔这边,想先看看修理厂能不能开门。”
  “哪成想,一推门,竟然大傢伙都在!”
  陈露阳也乐了:“那正好,这几天就住厂里,等开学了咱俩一起回学校报导!”
  说著,陈露阳搂著张楠的肩膀將他推了进去。
  没等走几步呢,陈露阳不经意间看见张楠的手,眉头顿时皱了起来。
  “师兄,你这手咋这么严重?!”
  只见张楠手背上一片片冻得发紫,指关节处还裂开了口子,甚至能看见渗出的细细血痕。
  全是冻疮。
  张楠低头看了眼,不在意道:“没事儿,每年回家都这样。”
  “帮著家里劈柴、挑水,手一湿,风一吹就起疮。”
  陈露阳皱眉:“这还没事?你看这手都裂成啥样了!!”
  “回头我给你买瓶冻疮膏,再搞点护手油回来,你这手可是咱修理厂最值钱的宝贝了,可得好好呵护。”
  张楠被说的不好意思了。
  “哪有那么夸张-我这手顶多算个工具,谈不上什么宝贝。”
  陈露阳眼睛一瞪。
  “可拉倒吧,你这手要真废了,我去哪找第二个图王去?”
  把张楠安顿好,陈露阳扭头就出门给他买了个冻疮膏和护手油回来。
  吃过晚饭,张楠把行李放好,收拾好床铺和惯常画图纸的桌子,隨后就抱著半沓没完成的图纸就走下楼。
  將图纸铺开在惯用的车床上,张楠俯身细细端详摆在一边的制动缸总成,手指在零件外壁来回摩,又在纸上落下几笔。
  现如今,修理厂已经分两批,完成了通用喷嘴,万能垫片,通用火塞,制动推桿,联轴器和点火线圈模块共六个零件,放假前,修理厂內部短暂的开了个会,將下一阶段的零件生產暂定在了制动缸修理包和悬掛衬套上。
  选择这两个作为下一个生產的零件原因也很简单:
  又稳、又快、又见效。
  无论制动缸修理包还是悬掛衬套,都是一线维修最常见、最容易坏的零件。
  车型適配范围广,几乎从小轿车到轻型货车都有需求,属於“谁的车都离不开”的保命件。
  做成通用化,就算推到市场上,也绝不会砸在手里。
  而且制动缸修理包能直接解决车辆“剎车漏油、踩空”的大毛病;悬掛衬套则能明显改善顛簸和异响。
  这两样零件一旦推出来,车主、司机立竿见影就能感受到效果,能马上撑起口碑。
  张楠心里其实早有腹稿。
  但无奈要放假回家,只能把几张草图匆匆压在本子里,许多细节没法定准。
  如今好不容易有了实物作参考,张楠根本停不下来,铺开图纸就是干!
  图纸空白的角落渐渐添上退刀槽的尺寸、公差带的代號,甚至还標出“热处理后余量0.3”的工艺顺序。
  陈露阳他们正閒嶗嗑,说起年里谁谁喝多了闹笑话。
  结果瞧见张楠,几人全愣住了。
  陈露阳异道:“师兄,一回来就画图?不休息休息???”
  张楠不好意思道:“在家光靠想,很多地方细节拿不准。现在零件在眼前了,我就想著把细节补一补。』
  瞧著张楠低头认真画图的模样陈露阳:被卷了·
  原本他想著,大家刚刚回到修理厂,不著急干活,先有一周时间收收心。
  可哪知道这力学系的图王也不管这个那个,回来就咔咔开始画图。
  既然这样.
  那我也不需要客气了!
  转过身,陈露阳瞪的跑上楼,扑腾半天,又瞪抱著一大堆图纸跑下来。
  在张楠茫然的表情中,陈露阳开口道:“师兄,这是我们厂里工程师改的图纸,你看看。”
  嗯?!
  工程师改过的图纸?!
  听到这十个大字,张楠的眼晴一下亮了。
  这可是第一线摸爬滚打出来的真东西啊!
  要知道,车间里的工程师不是光凭书本画图,他们的每一笔线条后面,都是工具机轰鸣和铁屑飞溅的经验。
  张楠迫不及待的一页一页摊开。
  刚一看见图上细密的几十处更改,张楠呼吸猛地一滯,脸刷地一下红了。
  羞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