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气得跳脚
  第42章 气得跳脚
  如果是十八岁的孟书兰,肯定感觉不到孟丹红的拧巴情绪。
  但现在她好歹也是活多了十几年的人,这点察言观色的本事还是有的。
  孟丹红没想到她问得这么直接,脸都有些红,赶紧偏开头道:“也没什么,就是,就是想问问你们家要做生意的事是不是真的?”
  这事啊。
  孟书兰点头,“是。”
  这年头农村里能弄台缝纫机当聘礼都能惹得大家感叹跟围观了,他家一下子就买回来两台,还附带了那么多的布,一进村就引起了轰动,这些事情根本瞒不住。
  孟丹红抿唇,又问:“是打算挂靠供销社吗?”
  村子里已经传开了,说孟家要在镇上弄两个裁缝摊子。
  因为何金秋的妹妹何塞君就在镇上弄裁缝摊,大家自然而然就觉得孟家母女俩也会这么做。
  只是,自家人相互抢生意,这不好吧!
  这个问题孟书兰不好回答。
  想了下道:“看情况吧。”
  虽然对于后继所面临的问题她已经想好了,但是能不能办好,她目前也说不准。
  是的,孟书兰已经有打算了,明天卖完货,就去镇办室找人帮她申请执照。
  上一世上面下发的第一块牌照是十二月初,但相关申请肯定是提前进行的。
  所以孟书兰觉得自己也可以这么去办。
  什么叫看情况?
  孟丹红不解:“不挂靠供销社,难不成你们还想打游击战?裁缝铺这种生意要有固定位置的吧?这么随便来能赚到钱吗?”
  孟书兰:“目前都是走一步看一步,没有太多想法。”
  虽然知道后世的发展方向,但政策没下来前,的确也是走一步看一步。
  孟丹红一听就皱了眉头,“你们,是不是想做生意的啊?”怎么连一点想法跟安排都没有呢。
  孟书兰愣了下,“是的啊。”
  这没法解释啊。
  孟丹红见孟书兰一幅理所当然的样子,眉头皱得更深了,张嘴想要说点什么,最后没说出来,一瘪嘴,嫌弃道:“算了,亏了也不关我的事。”之后直接转身走掉了。
  孟书兰:“这人怎么有点莫名其妙的。”
  堂屋里,何金秋忙完手里的活站起来问了一句,“书兰,谁啊?”
  孟书兰:“丹红妹子,给我带了一本书。”
  “她给你带书?”何金秋也有些意外,想了下道:“你还是多长个心眼,孟丹红那孩子我不好说,可她妈就不是什么好人。她给你书,如果不是那孩子悄悄来的,就是她妈教唆的,不知道打了什么坏主意。”
  “妈,知道了。”
  孟书兰觉得孟丹红应该是自己悄悄来的吧。
  孟家二房。
  孟丹红回去的时候就被丁桂香堵住了。
  丁桂香横眼看着女儿,“你刚刚给孟书兰什么了?”
  两家隔得不远,先前俩人又是在门口说话,丁桂香见到也正常。
  孟丹红:“能给什么?我哪有给什么!就是碰上了,她叫我,打了个招呼而已。”
  “一个招呼能说那么久?”
  丁桂香显然是不信的。
  而且刚刚两人明明交换了什么东西啊,她看见了。
  只是太远,她又躲在竹林里,看得不真切。
  孟丹红有些不耐烦地说:“妈,你干嘛呢。多说两句怎么了,又不是不能说话了。”孟丹红说完就准备回屋了,摆明了就是不想搭理丁桂香。
  女儿自从去了县里读书,脾气越来越差,也不爱听她的话了,丁桂香也抱怨起来,“有空就多看书,在外面瞎跑个啥呢。”
  为了让自己有在外攀比跟炫耀的资本,丁桂香平时将孟丹红管得还是比较严的。
  孟丹红含糊道:“知道了。”
  丁桂香小声嘀咕着,拎起屋檐下的背篓,也准备出去一趟,临走时扫了一眼,看到了孟丹红装在裤兜里的书。
  那本书丁桂香知道,女儿最近经常拿出来看,是好不容易从县里书店买回来的。
  一见到书,丁桂香脑袋嗡了一下,总算知道刚刚女儿跟孟书兰在交换什么了。
  “死丫头,你是不是傻,居然将自己的书拿给孟书兰看!你是想让我丢脸还是你自己丢脸呢?”
  给谁看都不能给孟书兰啊,到时人家考上了,何金秋还不得上天!
  丁桂香将手里的东西一扔,上手就去拧女儿的耳朵。
  孟丹红跑得贼快,一下子就溜进房间将门给关起来了。
  丁桂香在外面气得跳脚。
  “死丫头,还敢关门,你想死是不是?”
  孟丹红死不承认,“妈,你搞清楚好不好,我才没有给书她看。”
  孟丹红将书扔在了桌子上,因为心里不爽,也不想过多解释,直接倒在床上用被子将头蒙住了。
  至于学习跟看书……
  算了吧,学不会,也看不懂。
  ……
  隔天早上,天还没亮孟家几人就起床吃完早饭了,之后将摆摊要用的衣服架子那些往驴车上面放。
  驴车是昨晚孟福德跟村长家借的。
  村长家的车,一般不太好借,毕竟人家也忙,孟福德本来就是随口问问,想着不行就去找顾寒松,不曾想他一开口人家就借了。
  这也好,不用借顾家的了。
  最近总是麻烦人家顾寒松也不好。
  装好东西,孟福德带着两个孩子看家,孟常丽赶车,带着母亲跟妹妹上镇去了。
  赶集日街上人多,又要做生意,两个孩子太小,带过去不方便。
  出发的时候天刚蒙亮。
  家里没表,孟书兰估摸着也就六点过吧。
  这样去到镇上的时候刚好七点来。
  时间很早,但因为是赶集日,街上零星也有一些人了。
  孟书兰观察了一下,有不少人是过来摆摊子的,比如给人剃头的,推着一个小车子买包子跟馒头的。
  以前不做生意不怎么注意这些,原来已经有这么多人开始大着胆子在外面赚钱了啊。
  在路上的时候,母女三人就商量好要将摊子摆在哪儿了。
  想要人流量大,还是得去供销社附近。
  目前因为这方面没个规范,摊子都是随便摆,只要不挡路就行了。
  孟常丽赶着车过去的时候,刚好碰上何塞君推着她的缝纫机出来开摊。
  见到孟家几人赶着一辆驴车慢慢过来,何塞君还有些意地问:“今天干嘛呢,怎么这么早?”还来得这么整齐,母女仨都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