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百年盛世,岁月尽头
  第168章 百年盛世,岁月尽头
  天下会,此时是第三代天下会盟主的时代。
  自天下会创立以来,蝉联盟主已有八十载。
  建康城,天下会总部通天楼。
  顶楼武昌阁,一身着白衣,留着三缕长须,气质儒雅的男子背靠金椅,毫无形象半躺,右手捧着酒壶,一口饮尽,酒水洒落胸襟。
  砰!
  酒壶重重置桌,酒水、筷子掉了一地。
  嗡!
  神剑出鞘,剑声嗡鸣,刺目纯白剑气闪烁,室内寒气阵阵,带着令人眉心刺痛的寒光。
  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手下见到盟主醉醺醺的模样,有些无奈叹息。
  这位盟主好是好,在他手底下干活比较轻松,比上一任的王掌门更潇洒一点,不喜欢折腾;就是喜欢喝酒,一醉就不省人事。
  醒来只管练剑写诗,如今天下会经济一般,诗人倒是挺多。
  剑舞练罢,李白罕见地没有呼呼大睡,而是眼神锐利,出人意料的认真,
  属下从未见其有过这般认真之态。
  “则天尊者何在?”
  “回掌门,则天尊者还在紫金山潜修。”
  “请则天尊者移步至此,说我有要事禀报。”
  尊者是武林江湖对于当过三届以上盟主,且又是大先天高手的称呼。
  当今武林唯有武明空与王勃是尊者。
  王勃于十年前逝世,因此当今世界,唯有武明空一个尊者,尊者称号为则天。
  李白走到窗边,望着芸芸众生。
  开元盛世,同样是天下会的盛世。
  李白父亲死后,他随家人搬到蜀地,机缘巧合之下,加入天下会,并突破大先天,继承天下会掌门之位,至今超过十年。
  天下会之势,遍布整个江左,门人十万,金山银海。
  码头之上,千帆过境,百舸争流,汇聚大江南北财货。
  咚咚咚……。
  身后有脚步声传来。
  李白以为师祖过来了,转头一看,原来是老友孟浩然。
  “今日为何不饮酒?有烦心事?”孟浩然笑道。
  “正是,浩然兄看这金陵如何?”
  “穷极奢华,五百年未有之盛世也。”
  李白不赞同此语,反而泼了一盆冷水,道:
  “世事盛极必衰,人情乐极生悲。浩然兄,我打算解散天下会,并退出之后三届武林盟主大会。”
  “什么?尊者同意了吗?”
  孟浩然知道这位老友平日不着调,没想到竟然不着调到这个地步,近百年的基业,竟这样放弃了?
  “当然,解散不是各回各家,而是鼓励他们开枝散叶,化整为零。至于尊者那边,我打算和她商量。”
  李白性情散漫,当武林盟主也只是为了报答当年通天道长的授业之恩。
  面对如此繁华的盛景,非但没有与有荣焉,反而感到无比强烈的危机感。
  “太繁华了,繁华到令人心惊胆战,占据世间一切胜景,盛极必衰,物极必反。”
  世间九成经济皆由天下会插手,把持那么多年权力,以天下会的势力,完全可以割据江左,裂土称王。
  “这一代的皇帝,早已忘记当年武林混乱,天下会与皇室相互扶持的局面,太平年代,我们也将从战友变为敌人。”
  李白有句话不方便说,如今天下会与朝廷的和谐,全赖尊者一人,若是尊者仙去,恐怕朝廷第一个对他们动手。
  为了苍生,李白选择“认输”。
  孟浩然此刻才明白老友的良苦用心。
  ……
  正说着,手下前来汇报。
  “尊者说有贵客来访,不便前来。”
  “贵客?”
  李白有些惊讶,都这个年纪了。
  还有被称之为贵客的人?
  莫非是当今皇帝李隆庆?
  “我们也过去。”
  紫金山,梨园内。
  二胡月琴,锣鼓丝竹,一场大戏在园内开幕。
  俊男美女盛装打扮,踏着节奏登场。
  看台下方,唯有一个老太太和中年男子,两人像是祖孙。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戏曲已到登峰造极之境。
  武明空与梁岳无言,静静地看着台上的人表演戏曲。
  台上众人合唱。
  “梁山伯、祝英台、情义如山深似海。同窗共读两无猜,志同道合相敬爱,光阴过去如流水,匆匆已过三长载。”
  时至今日,梁岳能以平常心看待自己的戏曲,内心丝毫不觉尴尬,心道:
  “三载吗?那是三百载……”
  岁月匆匆,当年之事,好似昨日。
  武明空已知梁岳身份,看着台上演绎的凄美爱情,不禁问道:
  “师父,师娘还醒着吗?”武明空想见一见这位奇女子。
  梁岳说:“已经沉睡了。”
  “何时苏醒?”
  “未来。”
  梁岳目光深远,英台之死,乃是神魂湮灭。
  若是团聚之日,便是一切证得大圆满之时。
  两人看戏,武明空讲述梁岳离开后的时局变化。
  “李承乾于二十七年前去世。先天之境,又觉醒了血脉,八十多算不错了,新上台的人是李隆庆,此人倒是个开拓之君。”
  武明空两个弟子王勃死了、上官婉儿也死了。
  独留武明空在世。
  武明空喋喋不休说着往事。
  梁岳带着微笑,静静地听着徒弟诉说。
  虽然老了,在自己眼里,也是当年的小屁孩。
  时间似乎过得很快。
  武明空已是一百一十六岁高龄的人,精神难免有些不济,渐渐有些疲倦,不再说话。
  戏曲已经演到末尾。
  身后传来脚步声。
  李白一行人来到此地。
  “师祖。”
  李白只觉得那人有点眼熟,似乎在哪见过。
  “坐吧。”武明空示意他们坐到旁边,随即向梁岳介绍,“这位是李白、孟浩然。”
  梁岳点头表示知道。
  “是,弟子有一事禀报。”
  李白开门见山地说,将方才所想重新复述一遍。
  武明空道:“你是掌门,由你决定就好了。师父你觉得如何?”
  “正是如此。”
  “师父……”
  众人心中一惊,李白端详良久,总算想起来了。
  “您是通天前辈?前辈还记得碎叶城李长庚?”
  “当然。近年可好?”
  “托前辈的福,一切安好。”
  李白面色兴奋微红,怪不得觉得此人眼熟。
  原来是当年故人。
  当年的太白剑法,让自己少走了不知多少弯路。
  不过,他也反应了过来,通天道长岁数一百三十以上了吧?
  “太师祖应当不是大先天?”李白试探道。
  “并非大先天,乃大先天之上的真武境。”
  接下来,几人听着梁岳聊起这些年发生的事。
  庞大的天方教、混乱的欧罗巴,各色人种、奇观。
  海外诸国,一一游历。
  众人像是在听志怪小说。
  “当真是武林神话。”
  李白由衷感叹道,这才是真正的武林神话,尊者之名,不足以形容此人。
  诗兴大发,又怕不是场合。
  梁岳看出此人顾虑,笑道:“想作诗吗?笔墨纸砚来。”
  很快,下人奉上笔墨纸砚。
  “在下献丑了。”
  李白挥毫作诗。
  “洞庭白波木叶稀,燕鸿始入吴云飞……”
  “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
  梁岳看向孟浩然,说:“浩然,你呢?”
  “我?”孟浩然受宠若惊,随即说,“在下也献丑了,文章不值一提,唯在下一片心意。”
  【金灶初开火,仙桃正发。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何惜醉流霞……”
  武明空念诵这句话,眼泪不知不觉打湿眼眶。
  英雄暮年,即将盖棺定论。
  武无敌打遍天下,打不过无形岁月。
  这功名霸业,比得上一寸光阴吗?
  天色渐晚,梁岳打发众人离去。
  “明空,为师教你龟息之法。”
  夜色之下,武明空默运功法,依依不舍看着师父,道:
  “师父,珍重,徒儿在未来等你。”
  “此去经年,望师父潇洒自在,永享仙福。”
  “嗯。”
  武明空断气,最后一人冰封。
  灯火阑珊,墨迹还未干。
  窗外月穿过窗前灯,道人身影忽明忽暗。
  后人沉睡下去,而自己独自带着这份永不磨灭的记忆活下去。
  直到岁月尽头。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