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薪火相传
  第112章 薪火相传
  不知定远侯王弼与俞通渊说了什么,
  最后俞通渊怒气冲冲地离开,临走前还狠狠地瞪了一眼陆云逸,其中凶光毕露。
  陆云逸面露坦然,甚至嘴角还有一丝微笑,这是早就预料到的后果。
  王弼吩咐军卒将地上的尸首尽数清理,这才走了上来,面露笑容:
  “以后遇到了此等事,不要犹豫,
  你有这么多军卒在侧,与其堂堂正正干上一架,也省得将自己搞得狼狈。”
  王弼抬手指了指陆云逸的一身血污,却见他视线一直盯在自己的甲胄上,
  低头一看,这才发现自己也是如此。
  王弼一愣,随即展颜大笑,笑声传出去很远,让站在不远处的吕宝川面露怪异。
  陆云逸压低声音,轻声开口:
  “定远侯爷,俞通渊与我有过节,属下不想连累军卒,我有大将军和您庇护,他不能拿我怎么样,但那些军卒若是得罪了俞通渊,恐怕.”
  陆云逸面露顾虑,他还是想探究一番王弼这等将领的心中所想。
  果不其然,王弼轻轻挥了挥手:
  “乱世之中,先保全自己,才能顾得上其他人。”
  陆云逸心思一沉,这些军候果然是乱世中活下来的枭雄,对人命并不看重。
  或许他们真正看重的,只是在军中为数不多的同乡心腹。
  王弼脸色凝重,在陆云逸身上来回打量:
  “俞通渊心胸狭窄,这些年一直不得寸进,行事有些偏激,
  如今你坏了他的好事,定然会对你出手打压,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不过你放心,你是本侯部下,他不敢太过分。”
  陆云逸面露感激,连忙说道:
  “多谢侯爷,属下感激不尽。”
  王弼嘿嘿一笑,对于陆云逸的懂礼数很是满意,上前一步,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
  “后军中军的战事已经结束,此战大获全胜,你立了大功。
  若是没有你这李代桃僵之计,战事还要困难一些,
  如今倒好,轻轻松松。”
  “还是大将军与诸位侯爷指挥有方,属下只是做了分内之事。”
  “此战结束之后,你有何打算,
  是想要去地方卫所,还是入五军都督府,
  你可以提前与本侯说说,本侯来给你安排。”
  定远侯王弼将声音压低了一些,提携之意毫不掩盖。
  甚至定远侯想了想,低声道:
  “俞通渊之事,本侯也可以帮你解决,保证他日后不再找你麻烦。”
  其中意思陆云逸自然能听懂,
  他如今已经崭露头角,已经有了选边站队的资格,
  若是追随王弼,他现在面临的一切祸事,定远侯府就会帮他扛下,也会得到大力培养。
  但.陆云逸一时有些语塞,不知该如何是好,
  就在前几个时辰之前,蓝玉要带他进京面见太子殿下,而他也答应下来,
  从那时起,他便是太子一党。
  见他如此模样,定远侯王弼一愣,眼中闪过一丝淡淡可惜,声音也平静了一些:
  “是大将军已经有了安排了?”
  陆云逸点了点头,如实说来:
  “大将军要带我进京面见太子殿下,具体有何安排,属下还不知。”
  王弼双手叉腰,心中有些烦闷,在原地来回踱步,最后露出一些苦笑:
  “本侯紧赶慢赶,没想到还是被他抢了先。”王弼发出一声重重叹息,脸上露出释然:
  “我听说你父亲的老师是那刘三吾。”
  “正是。”
  “那去太子麾下倒也算理所应当,是本侯没这个机缘。”
  陆云逸默不作声,不知道该说何是好,他也是第一次遇见被大人物争抢之事。
  “罢了罢了,本侯要去找大将军汇报军务了,你好生歇着,有什么事尽管来找本侯,别客气。”
  “多谢定远侯爷。”
  叹息一声,王弼转身离去,
  不知为何,他看着一地萧瑟血污,心中忽然有些伤感。
  他年事已高,寻找继承衣钵之人势在必行,已经拖不得了。
  好不容易碰上了一个与战阵之道天赋异禀的年轻人,却被人早早抢了先。
  这似乎是他这么些年经历的缩影,
  他很早就跟随今上,转战四方,厮杀多年。
  每战都能立下功勋,但总是就差那么一点,
  若是他有那么一点点幸运,早在洪武三年就能够封爵。
  王弼收起心中思绪,面露感叹,返身上马,
  一侧的吕宝川连忙跟了上来,低声问道:
  “侯爷,陆大人如何,他答应与否?”
  吕宝川是知道定远侯爷这么匆匆赶来中军是为了什么,
  见定远侯如此模样,他心中一沉,压制不住心中好奇,索性直接发问。
  如他所料一般,定远侯轻轻摇了摇头,再次发出一声叹息:
  “人啊,这辈子有时候就缺一点运气,而本侯总是缺。
  不说此事,先走吧,看看前军的战事如何。”
  吕宝川神情一黯,心中也有一些可惜,
  他知道一个合格的继承人,对于他们这些军伍之人来说,比什么都重要。
  一旦继任者立得住,部下的人心就还在,旧部还能够凝聚,自身利益也能得到维系。
  永昌侯蓝玉继承了大将军常遇春的衣钵旧部,
  到了如今虽然郑国公府在军伍一道没有什么建树,但因为永昌侯还在,
  常遇春大将军一系依旧联系紧密,如今更是一举夺得最关键一次北征的掌控权。
  而因为缺少继承人而分崩离析的,茫茫多。
  比如当朝信国公汤和,嫡子嫡孙都已经死得一干二净,
  其他几个儿子也是死的死,病的病.
  莫说是军中势力,就连自身爵位,都不知道找谁来承袭。
  信国公的遭遇,也让这些朝廷公侯越来越急迫,恨不得马上找到合适的传人。
  想到这,吕宝川出言安慰:
  “侯爷,既然陆大人与我等无缘,
  那再找一个便是,我就不信此战中没有出头的年轻小将。”
  定远侯王弼坐在战马之上,皱着眉深思,听他这么一说,一眼便瞪了过去: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本侯这一身本领,若是传于庸才,岂不是败坏了老子的名声。”
  吕宝川撇了撇嘴,一脸不服气,
  王弼越看越气,指着他们大骂:
  “看看你们,你们的父辈都是老子旧部,
  当年我们结寨自保,互为兄弟,
  后来他们跟我出了凤阳,战死在外,老子心中有愧。
  想要栽培你们一把,可你看看
  对你们,老子哪一个不是掏心掏肺,
  可没一个中用的!!都是不成器的东西,
  到现在都不能独当一面,
  你看看那陆云逸,年纪轻轻就能带着几百军卒将北元朝廷耍得团团转,
  你们要有这个本事,本侯还至于如何操心?”
  王弼越说越气,向他们招了招手:
  “都给老子滚过来。”
  周遭的几位将军面露无奈,识相地靠近,还将身子微侧。
  王弼一巴掌一巴掌地拍过去,拍得他们脑袋上的红盔哩溜歪斜。
  “邦邦邦~”
  王帐,终于得到安生的陆云逸疲惫地坐在王帐之前,
  看着周遭围过来的军卒,还有那一个个充满关切的脸庞,
  大多是他在庆州的旧部,都是从小玩到大的同乡,
  陆云逸满脸无奈,所以摆了摆手:
  “我没事,你们让一让,挡到我阳光了。”
  直到此时,他身前的一些军卒才让开了一道缝,
  清晨的阳光就这么直直打在陆云逸脸上,使他眼睛眯起来。
  随之而来的是久违的温暖。刘黑鹰蹲了下来,面露关切,在那裸露在外的伤口上来回打量:
  “云儿哥,我已经命人去叫军医了,还是要简单包扎一下.”
  听到这话,陆云逸抬起手,有气无力地拍在刘黑鹰的红盔之上,
  邦——
  “跟你说过多少次了,工作的时候称职务!”
  刘黑鹰脸色一黑,这都什么时候了
  陆云逸察觉到身前阳光又被挡住了,无奈地叹息一声:
  “散了散了都散了,抓紧一些打扫战场,收拢俘虏,
  将缴获都登记在册,一会儿拿给我看,你们是没事儿了吗?”
  如此,这些军卒才恋恋不舍地散去,频频回头。
  先前的刺激场景几乎将他们吓得魂飞魄散,不过好在陆大人安然无恙。
  “你怎么还不走?”
  刘黑鹰小心翼翼地看了看四周,发现军卒们都已离去,压低声音说道:
  “云儿哥,我们这次算是把俞通渊得罪狠了,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说到这,陆云逸发出一声叹息,觉得上眼皮与下眼皮在来回打架,
  强烈的困意袭来,以至于他现在脑海中空空如也,便随意说道:
  “凉拌。”
  啊?
  陆云逸摇了摇脑袋,强行打起精神,
  眉宇中多了一抹阴霾,同样压低声音,有些无奈说道:
  “先前是我们想错了,将乌萨尔汗与天保奴放走或许只是公侯揣测上意,我们也是如此。
  或许陛下与太子心中根本不是这么想的。
  所以乌萨尔汗在自刎时我没有阻拦,只放走了天保奴。”
  啊?
  刘黑鹰张大嘴巴一脸震惊,一时间有些无法理解。
  “总之,俞通渊得罪了那就不用再去多想,
  对了他还与庆州卫所一事有关联,本就与我们不对付。”
  啊?
  刘黑鹰面露疑惑,眼中竟是茫然,怎么又与庆州卫所扯上关系了.
  “好了好了,具体的事等我醒来再说,我现在有些头昏脑胀。”
  陆云逸叹了口气,来回挪动身子,
  就那么靠在军帐剩余的骨架之上,微微闭上眼睛,
  很快便传来了匀称的呼吸声。
  刘黑鹰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眨了眨眼睛,提起长刀,
  就这么站在一侧,神情警惕。
  清晨,天边刚泛起一抹淡蓝,草原战场仍笼罩在薄雾与阴影之中。
  阳光虽已初露锋芒,却似乎无法穿透这片被死亡气息笼罩的广袤之地。
  北元台吉天宝奴,身怀大印,孤身一人,
  在这片布满尸体的战场上疾奔,每一步都伴随着沉重回响,如同寂静中敲响的丧钟。
  尸体散落各处,有的已被战火焚烧得焦黑,
  有的则因无人掩埋而开始腐烂,散发出令人窒息的恶臭,
  有的面容扭曲,有的肢体散落,
  大地上一片血红,血液堆积而成的小水坑比比皆是,踩在上面还会发出黏稠的滋啦声。
  眼前的一幕幕,静静诉说着昨夜战场的残酷与血腥。
  北元人,不是明军的对手,被轻易击溃。
  天宝奴眼神中满是惊恐与绝望,
  他不断地奔跑,试图逃离这令人毛骨悚然的战场,
  他不知跑了多久,从那所谓的缺口逃走,
  一路行来,四周的死寂与绝望仿佛一张无形的网,将他紧紧束缚。
  孤寂感如影随形,天宝奴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周围的一切都与他格格不入。
  他大声呼喊,却只能听到自己的回声在空旷战场上回荡,
  没有回应。
  天宝奴不时地扫过四周,试图寻找一丝生机,又或者找到一些活着的人,哪怕是受重伤的军卒。
  但除了荒凉还是荒凉。
  每一次的凝视,都像是在与死亡无声地对话,
  汗水混杂着恐惧的泪水,沿着他的脸颊滑落,滴落在湿润土地上,地上的暗红变鲜艳了一些。
  “咳咳.”
  就在这时,一声微弱的轻咳在他耳边回荡,天宝奴猛地抬起脑袋,目光凝实,来回打量四周。
  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寻找到那声音的来源。
  “咳咳.”
  左前方.在左前方!
  天宝奴踉跄着站起,朝着左前方而去,强忍着心中恐惧,打量着躺在地上的一具具尸体。
  “咳咳.”
  近了,近了,越来越近了。
  天宝奴抿了抿嘴,脸上露出渴望,他看到了前方的尸堆,脚步一点点放慢,慢慢..走了过去。
  “咳咳.”
  他见到了那轻咳之人,浓郁的失望笼罩了天宝奴,
  是明军。
  一个大约.大约只有十七八岁的军卒,目光呆滞,胸口在微微起伏,下半身已经被战马的蹄子踩烂,
  不止,还有他的左臂也是如此。
  “咳咳.”
  那军卒又开口轻咳,血沫随着咳嗽一点点喷了出来,让他满脸血污.
  天宝奴默默站在那里,怔怔地看着垂死的明军,心里的彷徨无措已经上升到了极点!
  北元!那么大的北元!
  兵马强盛的北元,怎么就在一夜之间溃败,
  到底到底发生了什么。
  就在昨日,他还是受人尊敬,地位尊崇的天宝奴台吉,
  昨日他吃了从明国那边的鹌鹑,鲜茶,
  还喝了一杯明国江南之地酿造的美酒,浓郁的香味至今都难以忘怀。
  可如今,就变成了如此模样。
  他慢慢蹲下了,颤颤巍巍地伸出手,摸向那到底的明军小将,
  当他触及那冰冷的肌肤之时,
  他恍然意识到,没有人在草原里活过一个晚上。
  天宝奴抬头看向那明人小将的脸,已经不再咳嗽,眼神扩散,呆呆地看着天空。
  他死了,那几声轻咳,可能是回光返照。
  天宝奴忽然觉得,身旁那无边无际的孤独与恐惧又笼罩了上来,将他紧紧包裹。
  他死死握住了明人小将的胳膊,感受其身躯的冰冷,以及草原夜晚的余韵,
  像是在昨日夜晚,他狠狠地拽住美姬的两条手臂.
  不知过了多久,
  “哒哒哒。”
  “哒哒哒。”
  微弱而急促的马蹄声在他耳旁若隐若现,
  天宝奴猛地睁开眼睛,不知何时他已经倒在了尸堆之中,
  他猛地坐起,越过诸多尸体,看向天边,
  在哪里,有一队千余人的军卒,
  哒哒哒.
  马蹄阵阵,略显急促慌乱,随着马队越来越近,
  天宝奴的眼睛一点点瞪大,他看清了来人,那是自地平线出现的一线生机。
  知院捏怯来、丞相失烈门两位将领带着千余军卒,从战场的另一端艰难逃脱。
  天宝奴看着眼前熟悉的面孔,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不知哪来的力量,他提愣扑通地站起,对着那来往的千余军卒摆手大喊.
  一刻钟后,天宝奴与千余军卒逐渐消失在草原的尽头,
  留下那片满是尸体的战场,静静地诉说着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又过了半个时辰,俞通渊率领五千大军追来,疾驰过这片充满尸体的战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