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6.第405章 演法
  第405章 演法
  赵真眸光一闪,既没承认,也没否定,只问道:“你鬼儿子还说了什么?”
  小羽道:“那个盗墓贼偷了姜小白的宝物,被姜小白派人四处追杀,一直从中华上邦的阴间,逃难到了西沙域阴间。
  实在走投无路后,那盗墓贼将身上的宝物全拿出来,贿赂阴间鬼差,换了个转世轮回的机会。
  我鬼儿子身份低微,只分到一口姜小白的乐钟。
  今个儿听赵仙师讲古,我才有所猜测。”
  赵真感慨道:“没想到这么巧。没错,我的钉头七箭书,就是来自大秦逆贼宋周。”
  “大秦逆贼”小羽好奇道:“宋周不是普通盗墓贼?”
  “普通盗墓贼能挖掘齐桓王之陪陵?还万里迢迢,从南瞻中华逃到西沙域?”赵真道。
  小羽道:“其中有什么隐秘,赵仙师可方便明说?”
  见周围宾客都眼巴巴看着自己,赵真犹豫片刻,道:“算不得什么机密之事,不过你们听说后,不要外传。”
  其实他要说的事,真算是大秦机密。
  只不过他获得钉头七箭书的事,早已被流沙域某些鬼神知晓,李家也一清二楚。
  如今都要公开演法了,没必要再藏着掖着。
  只要不闹得人尽皆知,这件事他兜得住。
  “赵仙师,你放心,我等都晓得厉害。”众人纷纷作出承诺。
  赵真道:“最近两年,四大部洲都有些不安宁。
  你们西沙域闹出来三十六国之乱。
  在我大秦内部,也有鲜介之患。
  得知人皇驾崩,齐鲁之地的流民,有叫‘陈胜’、‘吴广’者,聚数百之众,逃入大泽乡做了流寇。”
  ——喔,原来陈胜吴广已经登场,看来大秦果真危险了。
  小羽心里叹息,面上依旧一副认真倾听的模样,没半点纠正赵真——“陈胜吴广非鲜介之患”的想法。
  赵真继续道:“陈胜有一贼党,名为‘宋留’。
  宋留可能和当年的宋天师有点瓜葛,知道‘宋天师遗物’的机密之事。
  为了对抗郡县派过去的剿匪大军,宋留派遣自己的兄弟宋周,阴神出窍,悄悄潜入姜小白的阴间福地,盗取了包括钉头七箭书在内的一众宝物。
  连众多金银财宝也被搜刮一空。
  那群贼子就是强盗,是土匪。
  结果宋周闹出的动静太大,惊动了附近福地里的齐桓王姜小白。
  之后姜小白派麾下猛士追杀宋周,宋周四处逃窜。
  仙人的元神需要在七日内返回肉身,普通炼气士的阴神坚持三天已是极限。
  宋周没能在三天内返回肉身,直接从阴神变成阴鬼。”
  “连贼寇中都有练成阴神的仙师,不愧是中华上邦。”有尚未练成阴神的“仙师”感慨道。
  “阴神算什么。”赵真下意识看了眼贺玄,“很多闻名天下的真仙、剑仙,依旧在我大秦军中任职。”
  贺玄的剑仙师父虫达,就是一位将官。
  “唉,我们这边别说真仙,连人仙入军伍的都十分罕见。”李荣基眼神羡慕道。
  若有真仙为朝廷效力,他李家还用担心妖患?
  他堂堂太子爷,还需要为了大局,忍受羽凤仙的蛮横无礼?
  若有真仙为他服务,他一定努力求长生,还当什么太子。
  小羽轻咳一声,道:“赵仙师,你继续,宋周变成阴鬼之后呢?”
  赵真道:“死亡成了鬼,宋周反而没了顾忌,到处乱跑,不知怎么的,竟逃到了流沙域。
  我怀疑他中途将一部分宝物送了出去。
  奈何他见势不妙,当机立断,拿出全部珍宝收买阴间鬼差,被直接带走。
  我和齐桓王的人,都没来得及审问。”
  小羽好奇道:“赵天师莫非是上邦钦差?”
  能从阴间鬼差那儿索要阴魂审问,必定不是普通老百姓。
  “钦差算不上,只是大秦派到西沙域的司马令而已。”
  赵真瞥了她一眼,“听说十年后,你要担任东方大人的扈从?
  我估计东方大人不会将你留在身边,而是将你打发出去,替上官打探地方上的民情。
  到那时,你八成会被归入一位司马令的麾下。”
  大秦司马令,大汉大谁卒(大谁何),大唐不良人,大明锦衣卫,大清连杆处(血滴子).不能说完全一个意思,区别其实蛮大,但一脉相承肯定是没有错。
  小羽看了看赵真和贺玄,又瞧了瞧李荣基,心里有些无语。
  两个司马令不仅直接公开身份,还当了李荣基的客卿,这特么算什么?
  赵真似乎读懂了她的眼神,意味深长道:“我们的任务是西沙域而非西蜀,西蜀是大秦永远信任的藩属。”
  李荣基也笑道:“小凤仙若去过雒都,就不会有此疑惑了。”
  “雒都咋了?”小羽问道。
  “雒都百姓都知道,少府孙大人来自大秦,是国君的潜邸旧人。”李荣基道。
  “少府”是九卿之一,主管王家财政,不仅位高权重,极得国君信任,还是富得流油的肥缺。
  如果他登基称王,赵真或许会随旧制,成为九卿之一他期望如此。
  但赵真和贺玄,背景都很不一般,大概是出来镀金的——蹭平息三十六国之乱的功劳,不会在西沙域留太久。
  想到这儿,李荣基脸上露出些许遗憾之色。
  ——身为大秦司马令,肩负监察西沙域的职责,却一直躲在西蜀,这还有理了?
  小羽心里嘀咕,却没纠结这件和自己无关的小事,只疑惑道:“以赵大人的身份,为了大秦境内的匪患之事,提审宋周阴魂,阴曹判官也敢不卖个面子?”
  赵真眼神阴冷,道:“我本人一直待在西蜀,从没参与过对宋周的追捕。
  若非接连遇到蹊跷之事,怎会断定宋周半途将部分宝物送了出去?”
  “他们怎么敢?!”小羽气愤道:“赵大人,立即上奏朝廷,让朝廷申饬犯了事儿的阴司判官。”
  赵真语气略有不耐,“这种事还用你教?”
  小羽问道:“距离我鬼儿送玉钟给我,快一个月了,朝廷可有消息传来?”
  赵真面色阴郁,沉默不言。边上的红叶剑仙贺玄,也只闷不吭声地灌酒。
  ——唉,看来神锏太保还没来找咱,并非故意拖延时间,咸阳朝廷也不是针对咱。人皇嬴政驾崩后,朝廷真的乱了,人心也快散了,都没人认真办事了。
  小羽心里不知是该轻松还是该担忧。
  大秦朝廷不是故意冷落她。
  可短短半年时间,大秦便烂成这样,还能成为她临时的依靠吗?
  她寻求庇护和安排,对她自己是急迫之事,对大秦却不重要,大秦可以不急。
  陈胜吴广、宋留宋周,可是要造大秦的反!
  还涉及宋天师遗物,很可能,钉头七箭书甚至不是遗物中最重要的。
  大秦朝廷依旧磨磨蹭蹭,都一个月了,没有消息,也没安排。
  宋周八成早已投胎转世。
  彻底销毁证据,没法追查了。
  这时候登上大秦的破船,堪比49年入国军啊!
  奈何她已经将大半个身子靠了过去。
  两人都沉默,其他人也不说话,直到时间来到三更天。
  “我们得换个地方。”
  赵真站起身,环顾四周说道:“钉头七箭书非普通魇镇之术,需要在开阔之地,见天见地见星光。
  但又不能太过喧闹,要避人、避六畜、避鬼神。”
  他一边领着众人往后院走,一边解释钉头七箭书的特殊之处。
  不一会儿的功法,便穿廊过院,来到一处新修建的祭台前。
  祭台用五色土垒砌而成,共有九层,高有一丈三,占地颇广,周围用芦苇和竹篾,搭建了一圈院墙,挡住了外面之人的直接窥视。
  小羽环顾周围一圈,发现祭台虽不奢华,却处处透露古朴蛮荒的气息。
  来到祭台下,她心里蒙上了一层阴影,感觉有些压抑和烦躁。
  “赵仙师应该不是第一天修炼钉头七箭书吧?”小羽小声问边上的李荣基。
  赵真已经换上道袍,登上祭台。
  其余人都站在下方观望。
  “上古秘法岂能一日练成?今日是神功大成后,第一次正式使用。”李荣基道。
  贺玄帮忙搬了一捆今年新收的稻谷草登上祭台。
  稻谷草黄橙橙、乱糟糟,明显没有提前整理过。
  赵真也不介意,先用稻草搓成小拇指粗的草绳,接着用草绳将余下稻草扎成一个稻草人。
  有脑袋,有躯干和四肢。
  但看不出具体的形貌。
  “将那和尚的旧衣服拿来。”赵真喝道。
  仆人和丫鬟压根不允许进入此地,只能是贺玄帮忙递上去。
  他端着一个红漆木盘,里面有一件灰褐色的麻衣。
  看起来并不像一件僧袍。
  赵真拿起麻衣,穿在稻草人身上。
  “再取一缕和尚的头发过来。”赵真又道。
  呃,从和尚那儿取一缕头发,听着有点荒诞。
  但这个时代,小羽遇到的很多和尚,并不是大光头。
  其实大和尚也不可能永远光头。
  只要是人,都会长头发,和尚只是剃掉了头发,并非拔光了毛囊。
  贺玄没有离开,只从兜里掏出一个巴掌大的小布袋,递给赵真。
  赵真打开小布袋看了一眼,并没将里面的头发倒出来,就直接塞进稻草人脑袋里。
  小羽疑惑道:“钉头七箭书一定要敌人的衣服和头发?金仙会掉头发,会换衣服?”
  祭台上的赵真低头看了他们一眼,淡淡道:“陆压道君的钉头七箭书,当然不需要衣物和发丝指甲作引子。
  只需知道姓名,将名字写在纸上,贴在草人胸口即可。”
  这是钉头七箭书最可怖的地方之一,施法条件十分简单。
  知道名字和大致来历,就能要你命。
  无论你修炼了任何神通大法,都没卵用。
  顿了顿,赵真又自信道:“即便是姜太公的复刻之法,其实也不需要这么繁琐。
  若能知晓和尚的生辰八字,直接写上生辰八字即可。
  而且,我才入手钉头七箭书不久,道行也有些浅薄。
  若不然,只要让我亲眼见到谁,不知道生辰八字、也无衣服毛发,甚至不晓得姓名,也能轻易咒杀之。”
  小羽有些吃惊,“这么说来,姜太公之法,并不比原本之法弱多少。”
  赵真小心翼翼从怀里掏出书页发黄、表面残破的小本本。
  大概和a5尺寸的笔记本同样大小,二三十页的厚度,很薄。
  并非普通木浆纸,似乎直接用树皮或某种树叶剪裁而成,表面有明显的纹路,纹路还裂开了。
  残破得也比较厉害。
  幸好书脊为红铜,锁得比较牢固,书页残破却没出现脱落。
  “威力肯定不如真正的钉头七箭书。但太公和当年的宋天师,也对其进行了改良,施法过程和时间,都精简了许多。”
  赵真将稻草人摆放好,又在其头顶和足下的桌案,分别摆放一盏油灯。
  接着他解下发箍,披头散发,手持法剑,踏罡步斗,嘴里念念有词。
  念的都是钉头七箭书上的咒语。
  小羽听不懂,却感觉祭台附近越发诡异不详,心里毛毛的,很不安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