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 天国王朝名场面萨拉丁的仁义之风
  新的天幕出现。
  画面里出现了一片古代西方战场的內容。
  一位中东面孔的將领,他在一片风沙中对一旁的传令兵说道:
  【告诉萨拉丁大人,耶路撒冷王来了。】
  隨著他的这一句话。
  镜头视线也投向远方。
  只见远方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支浩浩荡荡的军队。
  这支军队由一群鲜衣怒马的骑士领头。
  后方是密密麻麻的,举著长矛盾牌与长剑的步兵军团。
  在这只大军的正中央。
  有著一个金色的巨大的十字架。
  在这个巨大的金色十字架下方,一群一看就十分彪悍的骑士老爷。
  正率领著大军缓缓的过来。
  而在这群骑士老爷的中央领头位置。
  是一个戴著银色面具的男子。
  天幕上標註他的名字是麻风王鲍德温四世,他所率领的军队,是耶路撒冷王国及十字军联军。
  在这支军威浩荡的大军对面。
  则是另外一支规模更加庞大的军队,虽然那支军队的装备平均装备看上去要稍微的差一些。
  但是他们的数量优势,很好的弥补了这一点。
  而为首的一名黑袍男子。
  天幕上標註他的名字叫做萨拉丁。
  而他所率领的军队,是以阿尤布王朝为首的伊斯兰联军。
  两只浩浩荡荡的大军。
  一眼看上去还真分不出谁强谁弱。
  估计两支军队的领头人也注意到了这一点。
  强行开战,谁也討不著好。
  所以在两支军队进入战场之后。
  没有第一时间开战。
  而是两边领头的人物鲍德温四世以及萨拉丁,带著他们的隨从。
  两位领袖人物在两军阵前展开了交流。
  整个交流的画面,两个人的话语不多。
  【萨拉丁:我祈求你撤回你的军队,让我解决此事。】
  【鲍德温:我祈求你撤军回到大马士革,我承诺雷诺会被惩罚,我发誓。】
  【撤退,否则我们就同归於尽。】
  两位领袖人物互相沉默了片刻。
  【鲍德温:你同意吗?】
  萨拉丁扫视了一片战场,回想起眼前这个病入膏肓的年轻人,在16岁的时候就曾经击败过自己。
  如果现在两军死磕並没有必胜的把握。
  逼得太急反而容易出风险。
  於是萨拉丁也点了点头。
  【我同意。】
  【我会派遣最高明的阿拉伯医生来看望你。】
  【祝你平安。】
  ……
  【也祝你平安。】
  在短暂的交流之后,两边的鲍德温四世和萨拉丁,分別领军而还。
  一场本有可能你死我活的战役被消弭与无形之中。
  而镜头渐渐地拉远。
  在史诗一般音乐的伴奏中。
  萨拉丁的大军,十分信守承诺的缓缓撤退。
  而单枪匹马凭著个人能力谈判成功,化解了危机的鲍德温四世。
  也是在眾多铁甲骑士的拱卫中,尽显王者之风的归来。
  ……
  这一段天幕视频告一段落。
  网友们的弹幕也纷纷的出现。
  《这该死的史诗级画面。》
  《镜头无敌了!利用视觉纵深体现出厉兵秣马的紧迫感。》
  《主角两个小时的表演,比不上麻风王和萨拉丁的几分钟,主角的气场被压的死死的。》
  《好多瓦兰迪亚方旗骑士!》
  《感觉不如阿塞莱精確制导標枪。》
  《萨拉丁两万人,让鲍德温四世三千人给打出阴影了,当时鲍德温才16岁。》
  《耶路撒冷国王代代都是中等以上甚至神君,但代代都是活活累死的救火队长。》
  《没办法,其他十字军国家虫豸太多了,耶路撒冷国王带不动这群坑b。》
  《这么看萨拉丁也並不利害嘛。》
  《错!鲍德温是合格的救火队长,属於是尽力了。而萨拉丁则是天降猛男级別。》
  《但鲍德温四世不死,耶路撒冷王国不至於被灭。》
  《那倒是確实,但十字军能够开始成功,就是建立在阿拉伯世界分裂的基础上。》
  《现在萨拉丁团结了阿拉伯世界,十字军就待不下去了。》
  《萨拉丁军事能力水平一般,但能在眾多势力军阀割据的舞台,协调各方势力,建立团结的战线,这甚至比打仗更强。》
  《库德人几千年才出个萨拉丁英主。》
  《十字军就是群强盗和疯子,萨拉丁才是骑士精神代言人!》
  网友们纷纷发表意见。
  而古人们对这一段十字军的歷史並不太熟悉,所以暂时没法发表什么高见。
  但是对这段电影的画面內容。
  但是普遍都比较认可。
  秦朝。
  嬴政看完整个片段,虽然没有看到激烈的战爭画面。
  但两支军队对峙时,那浩浩荡荡的气势还是令嬴政颇为欣赏的。
  “不错,刚才两支军队的规模其实也並不算大,恐怕也就三五万人左右。”
  “但硬是拍出了百万大军的感觉。”
  “不得不说,不愧为能登上天幕专门播放的电影,的確是有些东西的。”
  而在嬴政的一旁。
  扶苏更是对那个戴著银色面具,身体晃晃悠悠,看似有些虚弱的鲍德温四世颇感兴趣。
  扶苏说道:
  “那位戴著面具的耶路撒冷国王鲍德温四世,天幕上说他是麻风王。”
  “所以才因此带著面具吧。”
  “但是惊讶的是,即使他戴著面具看不出他的脸,我却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王者之风。”
  “只能说这位演员的演技的確是相当惊人。”
  “已经达到了不需要露脸,就能够演出气质的程度了。”
  “只可惜这段片段太短了,要是更长一些就好了。”
  “相信这一定是一部非常经典的电影,绝对值得一看。”
  而在这一段《天国王朝》的片段之后。
  新的天幕出现。
  竟然是再次引用了天国王朝的片段。
  只见萨拉丁,此时率领著大军正在攻打一座城市。
  这座城池的城墙已经破裂。
  最后的残兵败將堵在城墙的缺口处,准备做最后的抵抗。
  而在缺口里里外外,已经堆满了密密麻麻的尸体。
  城墙之外,萨拉丁的大军旌旗猎猎。
  浩浩荡荡的大军一眼看不到尽头。
  对比一下双方军队的士气、面貌,以及数量。
  几乎可以確定,萨拉丁只需要再发动几次强攻,最多几天。
  就可以夺下这座城市。
  但很显然,强攻是需要付出许多条人命的代价。
  所以萨拉丁在进行最后的谈判。
  萨拉丁劝说对方投降,因为守城的骑士们已经毫无胜算。
  但是被標註为贝里昂的主角,强硬的表示:
  【“在城市陷落之前,我会將它烧为灰烬,烧掉你我共同的圣城,烧掉耶路撒冷城內所有使人疯狂的东西。”】
  古人们,虽然对西方的那些宗教恩怨情仇不太清楚。
  但现在也看出来了,这座叫做耶路撒冷的城市,是他们心目中的一座圣城。
  一座关键的城市!
  而现在,守城的首领贝里昂,威胁烧掉这座城市。
  许多古人猜测。
  此时已经占据优势的萨拉丁,要么会勃然大怒,强行攻城,並且屠城。
  要么则会稍微让步同意谈判。
  而萨拉丁的表现却非常的淡定,他甚至发自內心的笑了笑。
  【“你要是真把这座城烧光了,那事情就好办多了。”】
  【“那么,你真的会把它烧掉吗?”】
  贝里昂坚定的表示:【“我会把城市夷为平地,而骑士们会以一当十,重创你的军队。”】
  【“城市陷落之日,也就是你毁灭之时,我发誓。”】
  可以看到,长相秀气的贝里昂。
  此时的態度却非常的强硬。
  仿佛他有能力守住这座城市,至少能与对方同归於尽一样。
  但在天幕外。
  刘邦却笑了。
  “哈哈哈,这个叫贝里昂的小伙子,他的虚张声势也太没有底气了。”
  善於识人用人的刘邦,稍微的看了一下两位演员的表情和眼神。
  再结合一下周围战场的环境,就能够分析出个七七八八。
  刘邦呵呵笑著,对一旁的吕后说道:
  “看之前那段天幕片段,鲍德温四世和萨拉丁谈判的时候,鲍德温也曾经威胁对方。”
  “如果萨拉丁不撤,他就让两军打得你死我活,大不了同归於尽。”
  “而此时的贝里昂也说出同样的话。”
  “但是很明显,从萨拉丁的表情上就可以看出。”
  “萨拉丁知道当时的鲍德温,是真的有和自己两败俱伤,同归於尽的能力。”
  “而现在的贝里昂,只是穷途末路之下的嘴硬罢了。”
  而天幕上。
  儘管遭到威胁,但占据优势的萨拉丁倒也没有生气,而是说道:
  【“城里老弱妇孺无数,如果我军的战士们会死亡。”】
  【“那么你全城的军民也一样会死。”】
  见虚张声势没有能够嚇到对方,贝里昂也懒得再装了,直接说:
  【“我无话可说了,开出你的条件吧。”】
  萨拉丁朝后方自家的军队扫了一眼,然后缓缓但坚定的说道:
  【“我会让你们所有人活下去,我会放你们回到基督的国土。”】
  【“妇女儿童老人,你的全体的骑士士兵们,还有你的女王。”】
  【“包括你的国王,我也会还给你,看看你们的神会如何处置他。”】
  【“没有人会受到伤害。”】
  【“我向神发誓。”】
  听到萨拉丁表示说只要开城投降,他就发誓让所有人都活著,並且安全的离开。
  不需要死人。
  平民不需要沦为奴隶。
  贵族不需要坐牢等赎金。
  贝里昂显得有些不敢相信,他有些不可思议的说道:
  【“当年骑士们夺取城市,杀尽了城內的穆斯林……”】
  而萨拉丁只是淡淡的说道。
  【“我不是他们。”】
  【“我是萨拉丁。”】
  在优厚的条件面前,贝里昂同意献城。
  双方都避免了继续伤亡。
  萨拉丁露出了一个微笑,向对方表示祝你平安。
  而巴利安也用萨拉丁的语言回一个微笑和祝福。
  两人各自回到本方大营,而就在萨拉丁即將走远的时候,贝里昂忽然问道:
  【“耶路撒冷到底有何价值?”】
  萨拉丁回头:
  【“一文不值。”】
  又走了两步,顶著巨大的压力,终於收復圣城的萨拉丁,仿佛释放了自己的压力。
  他再次回头。
  做出了一个略显调皮的笑容。
  【“无价之宝。”】
  ……
  天幕视频在宏伟的音乐中结束,大量的弹幕也再次涌出。
  【太喜欢最后这句台词了,“nothing”,“everything”!】
  【一文不值的无价之宝!】
  《笑死,守军一点筹码都没了,还敢装b。》
  《十字军什么时候在意过妇女儿童了hhh?》
  《最温柔的语气,最王者的宣言:我和他们不同,我是萨拉丁!》
  《真讽刺啊,骑士最大的敌人,却最有骑士风度。》
  《十字军里有真骑士,但大部分確实是强盗。》
  《其实对於萨拉丁本人来说,这残败的沙漠破城真的毫无价值,但对整个阿拉伯世界意义重大。》
  《萨拉丁作为盟主,他要是一直拿不下城市,人心也会散的。》
  《不屠城报復,萨拉丁其实也是顶著压力的,当时古代的风气就那样。》
  《假的!歷史上萨拉丁把人都扣著,收了赎金才放人的。》
  《歷史上萨拉丁並没有全部放走,在减免条件下还是收了一万多俘虏。》
  《萨拉丁最后赎金也没收完,没钱的穷人,基本都免费放了的。》
  《有钱的出钱当场走人,没钱的扣了一段时间,萨拉丁弟弟用自己的战利品,找萨拉丁换了1000俘虏,然后全都当场放了。》
  《其他属臣一看就懂了,纷纷效仿要人然后放人。》
  《萨拉丁作为库尔德歷史第一人,阿拉伯世界最后能团结所有人的帝王。最后去世时,遗產只有1枚金幣25枚银幣,葬礼都是眾筹才办了的。》
  《当时要是真的烧掉就好了,免得之后多少纷爭。》(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