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第250章 陆远统一北方,但是没钱了
  山海关城,禁卫军大堂。
  灵雄拜会一品上将军童光。
  “两万?剩下一万人怎么办?他们忠心耿耿……我……”
  童光对陆远生出一些怨气。
  自己造反多少都有点被对方逼的,现在居然让自己开除老部下。
  这是人干的事?
  灵雄笑道:
  “老童,你要搞清楚,吃人家饭受人家管。
  再说,你又不想当皇帝,要那么多兵干什么?”
  童光叹息道:“现在赶人家走,不是忘恩负义,落井下石么?”
  灵雄摇摇头说道:“你就不会变通一下?”
  “怎么变通?”
  “你挑出一万人,交给那小子不就得了?”
  童光一愣,忽然想到,咦,这倒也是一个办法。
  为了当皇帝,陆远一直在扩军,
  自己送兵过去,既可以表示自己没有野心,也能为部下找一个活路。
  不过他还是问了一句:“是你的想法,还是那小子的意思?”
  灵雄摇头:“他只说了数目,其他一个字都没提。
  我是觉得你重感情,所以帮老大哥出出主意。”
  童光稍稍安心。
  灵雄已经没有斗志,示好拉拢自己,
  显然是为将来,在中华朝堂上守望相助做铺垫。
  因此,对方大概率不会骗自己。
  “行!我考虑考虑,过两天给你答复。”
  灵雄也知道,整编禁卫军的事,童光肯定要和部将商量。
  于是告辞,临走前,把童光帅案上的上品端砚“借”走了。
  “老童啊,我最近练书法,有人说有好砚台,字会写的更漂亮,
  我瞧着,你这砚台不错,借我试两天,试完就还你!”
  童光哭笑不得。
  灵雄“有借无还”的性子,已经出了名。
  算了,他帮着搞来两万人军饷,一块砚台,给就给了吧。
  送走灵雄,童光立刻召集众将议事。
  四将军,八偏将,二十四校尉,全部到齐。
  童光开门见山:“不瞒各位老兄弟,
  童某的家底,只能撑到月底,你们说下面该怎么办?”
  众将面面相觑,都是跟着童大帅一起打生打死,
  到现在这地步,谁也没想到。
  有梗直汉子说道:“老帅,
  要不弟兄们口粮减半,一日两餐,一干一稀。”
  童光摇头:“弟兄们已经很苦了,汤汤水水怎么顶的住?”
  有精明的说道:“老帅,干脆加税吧,提高到五成……”
  每日进出关的商旅不少,这是来钱快的法子。
  童光依旧摇头:“商旅本就不多,饮鸩止渴不是长久之法。”
  又有人出主意:“要不……换装打草谷?”
  童光狠狠瞪了那人一眼,吓得那人缩了脖子。
  童光杀气腾腾地说道:“打谁的草谷?
  辽东军的地盘?中华军的地盘?还是关内百姓?
  咱们军队靠老百姓养活,拿着刀枪对老百姓下手,岂不是禽兽?!
  以后,再有这种言论,格杀勿论!”
  众将心头一凛,纷纷站直了。
  然而,左不行,右不行,总不能天上掉馅饼吧?
  终于有人说道:
  “我们都听老帅的,老帅说咋办就咋办!”
  众人如梦方醒,纷纷附和。
  “对!老帅拿主意吧!
  哪怕刀山火海,我们跟着老帅一起闯!”
  童光环视堂下,问道:
  “看不出呀,你们还挺有斗志的嘛!
  你们是不是还想着,一股气杀到皇城?”
  众将哄笑,只当老帅开玩笑。
  童光却脸色一正,说道:
  “既然如此,我就给你们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
  众将纷纷惊讶地看着童光。
  不会吧?
  您老真要带着我们杀回去?
  皇城三十万兵马,城高防厚,
  咱们小三万人马,塞牙缝都不够……
  童光对手下了然如胸,他淡淡地笑道:
  “你们怕了?”
  大多数人默不作声。
  不怕死,不代表愿意送死。
  白白送人头,不值得。
  有四五个少壮派却豁得出去,纷纷说道:
  “只要大帅下令,末将愿当先锋!”
  童光点点头说道:“既然人各有志,我就成全你们!”
  众人面面相觑,有人立刻开始反对。
  “老帅!此事恐需从长计议……”
  童光摆摆手说道:“稍安勿躁!
  我先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认为朝廷还能撑几年?”
  众人又是一愣,
  怎么今天,老帅的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到底啥意思啊?
  有的人说三五年,有的人说六七年,还有的说一两年。
  反正都不看好灵圭帝。
  童光点点头再问道:
  “朝廷宣布塞北三大叛军,你们觉得谁最强?”
  这都不用问,必然是以前的北海军现在的中华军。
  人家打下了下那么多地盘,都建国了,
  剩下两支部队,拍马也赶不上。
  童光见众人不答,便笑道:
  “你们不说话,想必各自心里都有本帐。
  中华军有钱有钱,有地盘有地盘,我们是比不了的。”
  有部下问道:“老帅,您到底怎么想的?”
  童光苦涩一笑:“童某无能,
  累的弟兄们饿肚子,所以,我决定分兵!”
  分兵?
  分什么兵?
  童光接着说道:“想出人头地的,
  愿意加入中华军的弟兄,童某虽然不舍,
  但,也不能耽误你们大好的前程。”
  众将齐齐哗然,有的愕然大叫道:
  “老帅,禁卫军千万不能散伙啊……
  咱们再想想别的法子……”
  童光再次按了按手,说道:
  “其实,辽东军和我都认为,中华军前途无量,
  以他们为主无可厚非,我们在名义上加入中华国……
  这样,中华朝廷那边,也能名正言顺的,给我们划拨粮饷……”
  哦!
  众将恍然大悟,但是,为什么分兵呢?
  童光接着说道:“扼守山海关城,
  两万禁卫军绰绰有余……所以,童某不得不分兵……”
  明白了,全明白了。
  剩下两万编制的禁卫军,将从野战部队降为守备部队。
  而童光的意思,
  拆分出来人可以加入中华军,承担进攻灵圭帝的主力。
  一瞬间,全体将领都做出了决定。
  想安稳度日的,留在童光麾下,驻守山海关。
  而想博取功名富贵的,决定加入中华军。
  不出所料,少壮派,加上三四个,
  想升官发财的将领,主动站出来,愿意加入中华军。
  童光点头应允,不过他强调:
  “你们都听好了,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底层将士,想留者不准带走,愿意搏一搏的,亦不得拦着。”
  堂下众人齐刷刷叉手行礼:“谨遵大帅令!”
  将领们离开帅堂,各自赶回本部,宣布“分兵令”。
  经过两天分兵,最终,十名将领,
  以及一万两千将士,自愿选择加入中华军。
  童光手下兵力不到一万八千,符合陆远的要求。
  于是,童光带着十名将领,乘船过海,直达仁川城,拜见陆远。
  接到消息,陆远蛮高兴的,亲自到宫门迎接老将军。
  童光三十步外下马,解下佩剑,步行进宫。一见面,童光就要下拜。
  “童光拜见中华大王……”
  陆远赶紧上前一步,托住对方。
  “哎呀呀,折煞陆远,上将军万万不可!”
  一番谦让之后,最终两人相视一笑,携手进宫。
  陆远一边带着童光和将领们,游览王宫,
  一边讲述高丽半岛,这段时间的大事与变化。
  给他们描绘出,朝野和谐的美好局面。
  景福宫大殿上,陆远笑道:
  “高建武荒淫无道,逼得民不聊生,
  我们打过来的时候,好多高丽百姓主动帮助,
  要不然,这座城市还真不好打!”
  童光点头道:“这便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啊!”
  陆远看向一众将临,语重心长地说道:
  “我不太了解你们,但,中华军将领,
  都是从老百姓中来的,所以,我们是老百姓的队伍,
  谁欺负老百姓,我们就打倒他,推翻他,审判他!
  我的愿望是,让全天下的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童光率先鼓掌,一众将领也跟着拍巴掌。
  童光感慨地说道:
  “大王宅心仁厚,得民心,必得天下!”
  陆远哈哈笑道:
  “站着不是说话的所在,走,边吃边聊!”
  来到餐厅,众将十分惊奇。
  为啥呢?
  因为只有一个大圆桌……
  看看位置,12位,难道要和大王同桌吃饭?
  没错,陆远老婆多,索性打造了一张大圆桌,
  莺莺燕燕枝招展的,坐在一起吃饭,看着都开心。
  陆远和童光坐上首,将领有序落座。
  酒菜流水一般端上来,陆远举杯:“各位远道而来,辛苦了!”
  众人赶紧端起酒杯,一一饮而尽。
  吃两口菜,陆远再次举杯:
  “上将军明事理,识大体,远见卓识,
  将来天下安定,少不了要您这样的老将来坐镇!”
  这是许诺,将来中华朝堂有童光一席。
  童光赶紧双手捧起酒杯,恭恭敬敬地说道:
  “大王是天下雄主,童光甘愿牵马坠蹬!”
  说完,一饮而尽。
  接下来是第三杯,陆远对众将说道:
  “各位都是军中宿将,军务方面恐怕都能当我的老师,
  我只说一点,中华军一视同仁,绝无区别对待的情况!”
  童光笑着说道:“难得大王不嫌弃,你们还不谢恩?”
  十名将领纷纷起身,端着酒杯说道:“敢不为大王效死!”
  陆远端着酒杯,一个个碰了杯,然后说道:“饮胜!”
  众将激动地说道:“大王万胜!”
  如此,一万两千禁卫军,即日起变成中华军。
  随后,陆远又表态,不会打散他们,
  而且,也不会让他们冲在第一线当炮灰。
  童光很纳闷。
  难道陆远这么好心,白白养着这么多兵马?
  陆远说道:“龙虎山的遭遇,上将军听说了吧?”
  童光眼神闪动,点头说道:
  “此事,陛下做的确实太过了……”
  陆远说道:“龙虎山乃道家正宗,
  千年宗门,绝不能毁于一旦!”
  童光灵光一现,问道:“莫非要增援龙虎山?”
  陆远点头说道:“抽调两千精锐,
  先过去协防龙虎山,余者分批进驻湘赣,
  以应对南直隶再度进攻,上将军认为可行否?”
  这句话有两层意思,
  一是将他们调往江南,有没有问题?
  二是这批人马,能不能扛得住南直隶军队?
  禁卫军打南直隶,就跟大学生打小学生没两样。
  童光微微一笑:“大王落子江南,甚是高明!
  不但龙虎山可保无虞,还可以威胁整个神凌南方……
  听闻,番禺那边也有叛军了?”
  陆远很欣慰。
  落子江南,龙虎山、湘赣与番禺三镇遥相呼应,
  就像吸铁石,神凌南部的官军就被牢牢钉在原地。
  等拿下东瀛,集中兵力与灵圭帝决战,把握就大得多。
  招待酒宴结束,童光回到驿馆休息。
  陆远安排想容,带领新加入的将领,
  参观教导总队、兵工厂和无敌舰队。
  收小弟,当然要让人家心服口服,展示实力是最“短平快”的办法。
  同时,也让他们,进一步了解中华军的管理体系。
  尤其,参谋和宪兵制度,这两条是不能打折扣的。
  在严格管理的同时,福利待遇也必须跟上。
  除了官兵粮饷,还有每个士兵100亩田地的福利。
  当然,这些田地要等去了江南,在当地拿到官田皇田再兑现。
  对于具体编制,陆远打破常规,
  将这一万两千人,分成三个混成旅团。
  第一批,最精锐的两千人为第一旅团,以龙虎山为核心。
  第二旅团次精锐的四千人,以赣湘边境为依托。
  第三旅团六千人,以湘南省为目标,建立根据地。
  在童光的推荐下,三位旅团长尘埃落定。
  第一旅团长,张灵虎,锐气方钢,智勇双全。
  第二旅团长,黄柏拓,身先士卒,敢打敢拼。
  第三旅团长,薛耀,深谋远虑,稳重大器。
  张灵虎大喜过望,当即立下军令状,誓死守卫龙虎山。
  陆远也没客气,
  给他五天时间挑选整训部队,然后在无敌舰队护送下,前往江南。
  剩下两支部队,一个月后,分批增援。
  张灵虎本就是,禁卫军少壮派的代表人物,
  得到任命后,他就迫不及待地盼着去江南大展拳脚。
  于是,当天就跟着童光,返回山海关,优先挑选部队。
  剩下的将领,在仁川接受教导总队“特训班”的培训。
  当然,童光没空着手回去,带走了满满三船粮食和军饷。
  回到山海关城,童光就宣布易帜,升起中华国旗。
  灵雄得到消息,也很有默契的宣布易帜。
  陆远形式上统一了北方。
  一场会晤,皆大欢喜。
  可,也有发愁的人。
  谁啊?
  赵巧儿呗,一下子养了三万人马,
  陆远的钱袋子,顷刻间见了底。
  “大王啊!怎么办哦,王宫米缸跑老鼠,天下奇闻呐!”
  陆远捏着鼻子。
  哎,有得必有失,诚不我欺!
  这时,他越发期待,即将到来的东瀛之战了。
  于是,把朴忠华召来。
  “你练得怎么样了?”
  朴忠华早就淡出鸟了。
  “校长,学生那脑袋发誓:不成功便成仁!”
  陆远点点头,说道:
  “你去和毛司令,搞个作战计划,没问题,我批了。”
  朴忠华大喜,屁颠颠跑去无敌舰队。
  “毛司令!准备动手了!”
  毛文龙哈哈大笑:“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倭寇总算有今天!”
  两人躲在办公室,拉着两支部队的参谋,搞出一份作战计划。
  陆远看到卷宗的名字,吓了一跳。
  “《黄色计划》?我又不是小胡子……”(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