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8.第488章 488到了香江
  第488章 488到了香江
  于敏叹气“是呢,其实太理智也不好。”
  “小雅,孩子你准备怎么办?”
  “当然是自己养着了。”
  “带回去吗?”
  “肯定会带回去。冯叔你放心,我有能力养好他们。”
  “那就行,你也是一个理智的人,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要什么。”
  “嗯。我在这里生孩子后就会离开。”
  “留给我养也行。”
  于敏笑着摇头“我舍不得。”
  “行吧,大了过来这里。”
  于敏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不过来这边定居的可能性不大。
  吃过早饭后冯鸿飞离开,他要去找人。
  于敏也不想休息,干脆就叫车出去。
  想着去看看这里同志们的情况,自己能帮的帮一把。
  据点她知道。尽量让黄包车的速度慢下来,一定要观察一下四周。
  这个时候的香江也是一样灰扑扑的。路上的行人倒是有后世的那种匆忙。
  两个据点的位置都知道了,看着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其实也是正常,这边现在没有国内危险,不过也是随时都有丢命的可能。
  其中一家旗袍店,她下车了。
  进去看了一圈,确实挺不错的,估计学校那几个喜欢旗袍的老师来这里一定会非常高兴。
  “女士有什么需要?”
  “我看看,旗袍的样子非常漂亮,做工也精良。就是不知道能不能给我做一身。”
  “当然可以?女士请坐,我去叫师傅给您来量尺。”
  她也不知道这个据点的负责人是谁,也没有贸然的说出暗语,还是等等。
  来了一个三十左右的男人,看着他系着围裙,套袖,脖子上还有一条尺子。
  “是一位漂亮的女士,我就有点不方便了,小红你来。”
  于敏笑了笑,这个裁缝看着挺帅气,不过说了这样的话还显得挺正气的。
  过来一个小姑娘,“女士,我来给您量尺。
  啊?您怀孕了吗?”
  “是。我还想问问咱们这里给孩子做衣服吗?生下来能穿的。”
  “可以的,而且比较常用的五毒兜兜,从头顶的虎头帽到脚下的虎头鞋都可以做。”
  贺晓静高兴了,自己也不会做那些。
  “行我一会儿挑一些布料。”
  “女士,想做什么样的旗袍?”
  “师傅,我这个身材穿旗袍也不行了吧?给孕妇穿的衣服能做吗?”
  “当然可以,你可以进去看看样子。”
  尺寸好了以后跟着进了里面。挂着不少的样子。“天气热,我要穿着舒服的,师傅给建议一下。”
  “女士看这两套的样子怎么忙?宽松。”
  “可以,一样给我做两身。”
  “那女士来挑选一下布料。”
  真不愧是这么大的裁缝店有这么多的料子。
  “居然还有这种布料,穿起来一定舒服,师傅,用这种有弹力的料子给我做两身家居服,要分体的,还有给我做十二身孩子穿的,也要分体的如果能做连体的也给做六件。”“女士好眼光,这种布料确实非常好,是从南洋进来的,其实也是国内纺织厂老板过去生产的。”
  在裁缝铺子待了一个多小时,反正了二百多块钱。
  在临走的时候她不经意的说了暗语,那个男人看了一眼她,小声的对上接下来的暗语。
  于敏笑了笑离开,并没有继续相认,自己还会过来。
  姜衡看着离开的女人笑了笑。
  “老板,这位女士还真是财大气粗哦,了这么多钱都没有眨眼睛。”
  “那孩子的衣服你给绣的漂亮一些。”
  “那是,刚才那位女士年纪不大,不过真的挺温和的,我在她身边就觉得放松。”
  “去忙吧,早点给那位女士做出来。”
  于敏叫了黄包车后去首饰铺子,包里带了几块好料子,想要给给孩子雕刻玉牌。
  三胞胎,就怕弄混了顺序,生下来就给他们带上玉牌,等到大一点在过来让她给刻上出生的时辰和名字。
  胡雪华看着进来的于敏笑了“小姐你来了?”
  “是啊,胡小姐,你的作品我非常喜欢,厉害。”
  “谢谢小姐的认可。”
  “胡小姐,我这次来是想要再次的请你出手。”
  “这是我的荣幸。小姐这次想要什么?”
  掏出来三块料子“我想做成玉牌,不要太大的,给刚出生的孩子。”
  “小姐,是男孩还是女孩?”
  “还没有出生,三胞胎,你看下哪块料子好?我其实就是想着在孩子出生的时候给戴上,毕竟是同胞胎,怕会顺序混了。”
  “明白小姐的意思,我来看看料子。”
  对于专业人士的专业能力相信。
  “小姐,这是暖玉,还是难得的黄色,就用这个吧,正面图案我一会儿设计出来小姐确定一下。等到以后可以在背面刻上孩子的名字和生辰。”
  “我也是这个意思。我相信胡小姐,就用这块料子。”
  “其实这块也特别好。可以给孩子们做成玉佩,将来以后佩戴或者留作纪念。”
  “当然可以。另外的三块料子我先带回去,等到以后请胡小姐给设计首饰。”
  “好,我已经知道材质,会在闲暇之余设计,小姐有机会可以来看看。”
  “那太好了,谢谢了。”
  “这是小姐在给我生意,也是相信我的手艺。”
  两人客气了一通后于敏交了五十块钱的定金后离开。
  快要中午了,还是回家去。
  中午冯鸿飞也回来了,而且还带着两个中年妇女过来。
  “小雅,这两位你先看看行不行?”
  “冯叔,我怎么知道?要不然就先在这里适应磨合一下吧。”
  “行。”
  两人都做了自我介绍,一位叫陈招娣,一位叫李红霞。
  这两个人都是国内的,年轻的时候随着家人过来。以前在国内还小有资产,到了这里这么多年,赶上了小鬼子的侵略,也赶上了这里的解放。
  民不聊生的,家里也坐吃山空。到了这个年纪不好找工作,就只能给有钱人家做浆洗,做下人。
  她们两个是在医院做卫生的,看着两人实在是干净利索,而且话少,事少。这才让冯鸿飞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