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荀氏三若,曹操补遗
  第212章 荀氏三若,曹操补遗
  虽说荀彧重新扳回一局,但荀氏面临的问题依然很严重。
  于是荀彧召集亲弟弟荀谌,前去拜访亲哥荀衍。
  荀谌字友若,荀衍字休若,荀彧字文若。
  三人算是荀氏八龙之后最杰出的下一代子弟(荀攸差一辈算第三代)。
  荀彧同辈之中还有个更出名的人叫荀悦,表字仲豫,八龙之一荀俭之子,不过,荀悦在经学造诣上有极高造诣,谋略平平。
  荀衍住处。
  三兄弟见礼后分别落坐,荀彧将整件事大概讲述一遍。
  荀衍、荀谌跟荀彧的见解一致,认为颖川非久居之地,要趁早搬离,算是荀彧最忠实的拥趸。
  “文若可曾做出决定?”
  三兄弟长相各有千秋,荀衍更显刚毅,说道:“你有王佐之才,我们愿意相信你的判断。”
  荀彧面容更显柔和,作揖道:“兄长过奖,我决意前往扬州。”
  三弟荀谌脸上棱角分明,看起来更有锐意,道:“既然文若召集我俩,想必有要事商讨,还请直说!”
  “休若。”荀衍指着荀谌摇头苦笑。
  荀彧却不在意这些细节,说道:“我本意带族人一同前往扬州,如今事情有变。”
  “曹操、郭嘉并非善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我荀氏要想渡过这一劫难,须有一人委身于曹操…”
  后面的话,荀彧难以启齿,感觉要推兄弟掉进火坑里一样。
  “文若不必如此。”荀衍作为家里大哥很有担当:“那便便宜我了吧。”
  荀衍玩笑道:“我看曹操非等闲之辈,定能成就一番事业,这可是个好去处啊。”
  荀彧朝荀衍行一大礼。
  荀谌捻须,眸光闪烁,道:“我听说渤海太守袁绍乃是曹操上级,何不如书信一封,请袁本初帮忙解围?”
  荀彧、荀衍哪还不懂荀谌的意图。
  还是老大哥荀衍出声道:“远水解不了近渴,休若想要去投效袁本初,那便去吧。”
  荀彧也出声道:“短时间我也逃不出曹操手掌心,想来有我和兄长在,曹操不会过于为难休若。”
  谁知,荀谌摇头道:“我并非要投效袁本初。”
  “我也能跟你们一同前往谯县,请渤海太守帮忙一事,可以从长计议嘛。”
  荀彧听懂了荀谌的意思,摇头否定道:“若是之前的曹操,这招定能凑效,如今却不成了。”
  “你们不了解郭奉孝,此子识人心,善阴谋,非同一般,说不准,那时连信件都送不出去!”
  荀谌满脸无奈,埋怨地看了眼荀彧。
  都交的什么朋友,专坑自己人!
  荀彧也很无奈,道:“曹操此人有大志,我相信他只为我荀氏之名而来。”
  “只要兄长真心实意投身于他,想来不会再为难。”
  “休若,不如你先持身观察,若曹操不合你的心意,再决断不迟。”
  这是要劝荀谌当个木头人,另择明主。
  “荀文若休要胡言乱语!”
  荀谌愤怒地起身,指责道:“你把我看做什么人?”
  “我岂是那般背德之人!”
  荀彧连连道歉:“我鲁莽了,休若莫怪。”
  荀谌的情绪收发自如,很快平静下来,沉思良久,才说道:“事已至此,那我便与大兄一同投效曹操吧。”
  随后,荀谌眼神犀利,逼视荀彧道:“还望今后战场相见之时,你!荀文若!可要拿出全力!”
  荀彧眼泪哗哗掉,对荀衍、荀谌大拜,心中无比愧疚。
  荀衍劝道:“文若何必女子作态?”
  荀谌更是冷笑道:“我与大兄才能确实不如你,但这是我们做出的决定!”
  “你的伤感令我感到恶心!”
  荀谌越是这样说,荀彧就越发地内疚。
  荀氏三若都有贤名,荀谌是怎么样的人,荀彧能不知道嘛。
  这种伤人的话,只不过是要减轻荀彧内心的负罪感而已。
  聪明如荀彧,又如何看不明白。
  …
  夜。
  荀氏客宅。
  曹操召郭嘉议事。
  见郭嘉忧心忡忡的样子,曹操不由地好奇:“军师何故烦恼?”
  白天的时候,荀彧的两位亲兄弟荀衍、荀谌一副铁了心要跟曹操创业的样子。
  这使得曹操很高兴,虽说得不到荀彧的辅佐,但荀彧两兄弟也不差。
  不仅完美地实现了郭嘉计谋中的闭环,还得到两个大才。
  简直完美!
  因此,曹操更加好奇,什么事能难倒郭嘉。
  “没什么事。”
  郭嘉强颜欢笑道:“主公找我何事?”
  见郭嘉不愿回答,曹操也不追问,说起别的事情来。
  “军师的计策非常成功,我准备安顿完荀氏族人,再回陈留郡。”
  荀氏青壮见荀彧三兄弟都跟了曹操(荀彧没告诉其他人真相),有部分人也要跟着一起走。
  其中包括荀悦在内,大大小小有一半族人。
  老一辈如荀旉等另一半,则不愿离开故土。
  曹操的夸奖,使得郭嘉面露苦笑,这条计策还有个最大的漏洞没补上。
  不过,当务之急还是先解决眼下的麻烦。
  “主公,我倒认为这太费时间。”
  郭嘉提议道:“不若兵分两路。”
  “您带着荀氏三若前往陈留郡招兵,我带着荀氏其他人回谯县。”
  “正合我意!”
  曹操笑哈哈道:“奉孝知我心意。”
  郭嘉,心不在焉地表示感谢。
  “主公,若没什么事,我先告退。”
  郭嘉还要回去好好想想,怎么补上这个漏洞。
  曹操却拉住郭嘉的手道:“不急。”
  “今日大功告成,当饮宴庆祝一番!”
  盛情难却,郭嘉无奈陪曹操喝酒。
  曹操对郭嘉极好,知道其爱喝酒,来时就特地为郭嘉准备着美酒。
  话又说回来,郭嘉已经好些天不曾喝酒,忙的。
  如今舌头一沾酒,就停不下来。
  不一会儿,两人就各自喝掉一坛。
  醉意上头,话匣子也就大开。
  不过,今天曹操的话格外地少,都是郭嘉一直在絮絮叨叨个不停。
  说的也全都是当初,郭嘉如何戏耍金茂成功,又坑害两位好友的经过。
  曹操是个合格的听众,不时还能为郭嘉捧哏两句,使得郭嘉话赶话说出了许多金茂的事情来。
  第二坛酒下肚,郭嘉迷迷糊糊即将醉倒,说话也大着舌头,眼看是支撑不住了。
  突然!
  曹操猛地问出一句:“奉孝似乎很怕扬州牧啊,怎么?荀彧给你出了什么难题?”郭嘉想也没想,就说出心里话来:“主公放心,不算难题,我能解决!”
  “不就是五年书信往来嘛!”
  郭嘉语气酸溜溜道:“我不相信世间还有这般君臣!”
  曹操故作疑问:“奉孝说的可是扬州牧和荀彧?”
  郭嘉醉醺醺道:“就是他们!”
  接着,郭嘉又说起当初戏志才、荀攸是怎么去扬州,又如何被金茂给收服。
  具体情节,郭嘉并不知情,大多数都是猜测,可话语中的羡慕,溢于言表。
  曹操看似随意地说道:“看起来,扬州牧肯定不会放走荀彧了。”
  “可不是嘛。”
  郭嘉仿佛中了定身咒,动弹不得,瞬间酒就醒了八九分。
  当看到曹操双眼清澈,郭嘉露出苦笑道:“主公…”
  “说说吧。”
  曹操端起酒樽,想了想,又拿过郭嘉的那樽,猛喝一口,长舒一口气,道:“还是酒好喝。”
  原来,曹操一直以水代酒陪着,郭嘉不知情又不敢窥探,便着了道。
  既然都说漏了嘴,郭嘉也不再藏着掖着,将计划中最大的漏洞给全盘托出。
  “荀文若不愧有王佐之才!”
  曹操感概道:“就连你郭奉孝也不能全力压制他。”
  郭嘉惭愧道:“主公放心,此事我定能想出办法来!”
  曹操也没拆穿,嘿笑两声。
  “我倒是有个主意,奉孝为我参谋一二。”
  毫不知情的郭嘉拱手道:“愿闻其详。”
  曹操站起身,踱步来到屋外,看着天上高悬的明月,给郭嘉留下个高大的背影。
  “我要是把荀文若给扬州牧送去,你说他该如何感谢我啊?”
  郭嘉大惊失色,跌跌撞撞地喊道:“主公!”
  曹操回过头,与歪倒在地的郭嘉对视,问道:“奉孝不赞成吗?”
  郭嘉伸出一只手,眼中含泪道:“主公,郭嘉无能!”
  曹操迅速转身,握住郭嘉的手,激动地说道:“奉孝神机妙算,怎么会无能呢?”
  “马有失蹄,人有失足。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奉孝莫要自责,你我为一体,今后有什么事,都不可瞒着我!”
  郭嘉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重重地点头,嘴里含糊不清地发出“嗯嗯”声。
  曹操细心地拿袖子为郭嘉拭去眼泪,站起身,叉腰嘿笑。
  “不就是个荀文若嘛,扬州牧想要,那我给他便是!”
  “到时候,我开口要回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四人,扬州牧总不至于不给吧。”
  “嘿嘿!”
  “我要回四将,又有万余兵马,还有你!神机妙算的郭奉孝相助。”
  “实力强大何止一倍!?”
  曹操豪气道:“用一个荀文若就能换回这么多,值了!”
  虽然曹操说得好听,但郭嘉还是忍不住问道:“荀文若可抵千军万马,主公真舍得?”
  “当然舍不得!”
  曹操毫不避讳地说道:“可有些东西舍不得也得舍得!”
  “一则,荀文若心思都在扬州牧那儿,我强留之,徒惹人厌烦,还会招致灾祸!”
  又玩笑般说道:“奉孝不是常说,扬州牧气量狭小,我也怕被报复呀。”
  接着,正色道:“二则,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四将不仅是我手足兄弟,更是麾下最重要的大将!”
  “扬州牧握有四人,我也得投鼠忌器呀。”
  曹操叹气道:“这第三嘛,扬州牧强大,而我弱小,乱世已至,若想要有一番功业,就得扬长避短。”
  “忍不住也得忍着!”
  郭嘉越听心中越发难受,却又毫无办法,只觉得窝囊。
  曹操见状,反过来安慰郭嘉道:“奉孝不必气馁。”
  “扬州牧有的,将来我们也会有!”
  “不就是个荀文若嘛,将来我们会有千千万万个荀文若!”
  郭嘉被曹操的霸气所感染,挣扎着起身,作揖道:“郭嘉愿为主公效死力!”
  “哈哈!”曹操高兴地把住郭嘉双臂道:“好了,既然烦心事都没了,今晚不醉不归!”
  “来人!”
  “上酒!”
  此时此刻,郭嘉心头暖烘烘地,只觉得跟对了主公。
  次日。
  郭嘉还在睡梦中,曹操已经早起,给荀氏长辈们挨个登门道谢。
  马上就要带走荀氏青壮一代,礼数上,曹操不敢有丝毫欠缺。
  荀衍、荀谌把一切都看在眼里,虽说两人并未认主,但曹操将来就是两人顶头上司,多了解总没错。
  经过昨天的交谈,荀彧表面平静,心中作何感想,却不得而知。
  日上三竿。
  郭嘉才起床,曹操就已经安排好一切,数百辆驴车、马车排成一条长龙,这是荀氏连家眷在内数百人的搬家物资。
  “奉孝来得正好!”
  曹操喊来郭嘉,嘱咐道:“我给你六百人马,护送荀氏前往谯县。”
  “剩下二百骑,我将护送荀彧一家前往扬州。”
  不等郭嘉说话,曹操强硬道:“这是命令!”
  郭嘉整了整衣冠,拜道:“喏!”
  曹操嘿笑道:“这才对嘛。”
  “你放心,此去扬州少则半月,多则一月,我必回。”
  曹操凑近郭嘉,开玩笑似的说道:“若是一个月后我回不来,那就得靠渤海太守袁绍来捞我了。”
  郭嘉神色决然道:“主公,让我去吧!”
  “你说什么胡话?”
  曹操笑着说道:“你要是去了扬州,那跟骨头棒子砸狗有何区别。”
  “放心吧,我跟扬州牧打过交道,定会安然返回。”
  郭嘉无奈道:“主公保重!”
  曹操摆摆手,骑上战马,大喊道:“出发!”
  两队人马分两个方向前行。
  坐在马车上的荀彧正闭目养神,怀有身孕的唐氏(唐瑁姑姑)惊叫道:“这是去哪?”
  荀彧睁眼撩开车帘子往外一瞧,心中了然,安抚妻子道:“莫要惊慌,这是去往扬州的路上。”
  “扬州?”唐氏非常疑惑:“去扬州作甚?”
  荀彧心情大好道:“当然是去见你的侄儿唐瑁一家。”
  顿时,唐氏脑子晕乎乎地,搞不清状况。
  荀彧心中感概:“好一个曹孟德!果然非常人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