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陆康被说服,庐江郡到手
  第179章 陆康被说服,庐江郡到手
  庐江郡守府。
  金茂带着刚收获的周瑜,来拜访庐江郡守陆康。
  说是拜访也不准确,确切地说是来通知。
  “您是陆逊的长辈,也就是我的长辈。”
  金茂说话很不客气:“庐江郡逆贼横生,我不会追究您的责任,也请您不要多管闲事。”
  “您也一把年纪了,就好好颐养天年,剩下的事就交给我们这帮年轻人就好。”
  陆康并不领情:“州牧好意,老朽心领了,但是我认为所有事情都要按照汉律,依法办事。”
  “而不是随意定罪,将良善的百姓都当做逆贼!”
  没想到陆康的态度这么决绝,金茂用商量的语气,退一步说道:“那我不去管那些在庐江郡“安分守己”的百姓。”
  “我只管把手伸到九江、伸到丹阳的逆贼,总可以了吧?”
  “哼!”陆康怒声道:“您是州牧,怎么做您说了算,但我作为庐江郡守,守土之责,无法懈怠!”
  跟老头子说话就是费劲,一根筋就是不退让。
  金茂耐心散尽,正想要发作。
  背后周瑜轻拍了两下,金茂意会,佯装出门看园的样子,先走出来。
  “公瑾有话要说?”
  金茂狐疑地看向周瑜,要知道刚刚戏志才和荀攸也在,两人都没说什么。
  周瑜拜道:“使君,陆郡守与毋丘毅、周昕之辈不同。”
  “他在庐江郡经营多年,素有民望,若是冒然取缔,怕是会引起动乱。”
  金茂眉头紧皱,没想到陆康这么难搞。
  “那你有什么好主意?”
  周瑜并没回答,而是反问道:“使君想要在庐江郡做什么呢?”
  “军屯!”
  周瑜沉吟一二,提议道:“不如这样,您上表罢免庐江郡所有县令、县长,任用自己人上任。”
  “如此一来,就可跨过陆郡守,做您想做的事。”
  金茂双眼贼亮,口中却说道:“不好吧,我手下也没那么多治理人才。”
  周瑜笑着问道:“您麾下谋士如此之多,为何不把这个问题交给他们去解决呢?”
  一句话就遭到戏志才和荀攸二人的白眼,大家都很忙,臭小子净找事!
  “对啊!”金茂击掌道:“就这么办!”
  “志才,公达,军屯的事,还需你二人多费心。”
  “喏。”
  戏志才并未跟着金茂和荀攸返回议事大堂,而是拦下周瑜不爽地问道:“你小子存心给我俩找事?”
  周瑜恭敬地拜道:“戏军师多虑了,我还要获得您的认可,怎么会故意找事呢?”
  戏志才看着面前之人年轻的脸庞,不由想起另一个人,也是这般锋芒毕露。
  “希望你真能做得像你说的那般好。”
  “说吧,你的计划是什么?”
  周瑜简述利用周家在庐江郡的影响力,在百姓中为金茂宣扬名声。
  久而久之,陆康就会在各方面被取代。
  聪明的人不用多言,戏志才立即指出其中缺点:“第一,耗时日久,主公等不起那么久的时间。”
  “第二,你怎么保证周家人不会犯错,若是犯错又该如何处置?”
  “第三,军屯制你应该不太了解,你还是去了解一番,再完善你的计划。”
  不料,周瑜反驳道:“我很了解军屯制,我更了解军屯制将来的发展!”
  戏志才皱眉道:“你在胡说什么?”
  周瑜轻笑,拔出腰间宝剑,在地上划出三条曲折的线。
  “这是黄河,这是淮河,这是长江。”
  “广陵郡、九江郡、庐江郡在这里。”
  周瑜在淮河与长江之间划出三块区域。
  “我敢断言使君不仅要在庐江郡实行军屯,将来还会在下邳、广陵两郡实行军屯!”
  “使君这盘大棋令我惊叹!”
  周瑜感概道:“据扬州而望荆州,使君所图非小啊。”
  戏志才大惊:“你别乱说,主公爱民如子,怎会轻启战端?”
  戏志才怎么会没怀疑,只是不敢去深入地想而已。
  “正是爱民如子,使君才不得不如此啊。”
  戏志才不敢想,周瑜却没这个疑虑。
  “我听说使君得到先帝遗诏,要匡扶正统?”
  “那正好!”
  “据荆州、扬州,北望洛阳。”
  周瑜剑尖在淮河末端,划个小圈,这里就是南阳郡。
  再往北面点的地方一插,就是洛阳,两者相距不远。
  “到时候,使君坐镇南阳郡,我等为先锋开道,直逼洛阳,则大事可成!”
  此时此刻,戏志才神情恍惚,仿佛看到另一个郭嘉在那指点江山。
  像!太像了!
  “不对!”
  戏志才意识到两人仅是相似,实则有天壤之别。
  郭嘉瘦弱,而周瑜矫健。
  郭嘉家世也不如周瑜。
  最重要的是,周瑜这小家伙貌似还会领兵!
  有战略眼光,可能会行军打仗,还这么年轻!
  戏志才不仅为主公看人的眼光而惊叹。
  难怪不曾给郭嘉的待遇,竟被周瑜捷足先登。
  “当初,或许主公对奉孝有如今的一半,结局就不一样了吧。”戏志才心想。
  这一刻,戏志才想要仔细考量一番周瑜的深浅,便针锋相对起来。
  “你说主公坐镇南阳,那你有没有想过,南阳士族林立,先锋还未出发,就先被束缚手脚,动弹不得?”
  周瑜皱眉道:“我仅是猜测,使君尚未明确说明要这么做。”
  戏志才咄咄逼人:“周公瑾,敢问你是谋士还是将领?”
  “我文武全才。”周瑜自信道:“当为帅才!”
  “说的好!”戏志才逼问道:“那帅才该具备那些基本要素?”
  周瑜眉头皱得更紧,倒不是不爽戏志才的态度,而是认真思考到底什么是帅才。
  接着,周瑜以韩信为例,详细阐释帅才的基本要素。
  协调沟通能力、计算能力、学习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管理能力、执行力,甚至说到了性格等方面。
  戏志才听得很仔细认真,等周瑜说完,才拍手称赞道:“你聪明,也很有野心!”
  “但是!”
  “你别忘了,淮阴侯(韩信)是怎么死的!”
  周瑜当然知道韩信是怎么死的,不过,却不理解戏志才为什么这么说。
  便拱手请教道:“我不理解您的意思,还请明说。”
  戏志才却并没有直说,而是举例说起虞翻往事,刘安往事。
  “你对主公了解多少?”
  戏志才问道:“你又对主公的志向知道多少?”周瑜果断摇头道:“请指教!”
  戏志才神情向往道:“主公之志非在当下,而在千秋!”
  他将金茂曾经说的那番话,一字不差地说了一遍。
  “你以为主公只为扶持渤海王上位这点小事,而大兴刀兵?”
  戏志才满脸轻蔑道:“肤浅!”
  “主公之思远超凡人!”
  “想想看,若是四海夷民尽说雅言(汉语),功绩可否比肩秦始皇帝!?”
  周瑜俊脸涨得通红,激动道:“足以!”
  戏志才这才说回话题:“主公最看重的,乃是志同道合之人!”
  “我们的忠诚并非只属于主公一人,更属于主公之志!”
  “不要把你那可笑的野心,玷污忠诚!”
  周瑜对着戏志才大礼参拜:“感谢您的指点!”
  “我知道该怎么做。”
  戏志才装完逼,心里大松一口气,倒不是不相信金茂的理想。
  而是那太遥远了,遥远到此生不知能否实现,非几代人的努力,怕是成不了。
  但最怕的就是几代人这个词,秦始皇那么牛逼,都二世而亡,谁知道主公后代会是什么样。
  周瑜还在为远大报复而心神激荡,并未注意到异常。
  紧接着,周瑜又在地上刻刻画画,不一会儿,新的战略出现了!
  “军师请看!”
  周瑜兴奋地用剑比划着:“我承认先前的考虑太过幼稚,这次绝对能让使君立于不败之地。”
  “如今,我等占据扬州,若是顺长江而下,占领荆州、益州。”
  “再从益州往北,征服或者交易得来马匹,组建庞大骑兵军队。”
  周瑜再一阵划拉道:“到时,不论是想扶持渤海王上位登基,亦或是…”
  “住口!”戏志才被惊出一身冷汗,赶忙打断周瑜下面的话。
  “以后可千万别说这种大逆不道的话!”
  周瑜皱眉道:“可…”
  “别说了!”戏志才压低声线道:“想要活的久,没发生的事,别胡说,祸从口出,知道吗?”
  周瑜懂了,兴奋道:“不愧是军师!老谋深算,在下佩服!”
  戏志才不想搭话,这小子太危险了。
  比郭嘉还危险!
  郭嘉那是只敢想,戏志才毫不怀疑,周瑜这小子是真敢那么做。
  戏志才多聪明的人,哪还听不出周瑜的话外音。
  这小子误以为戏志才赞同他的想法,拍手叫好呢。
  戏志才不着痕迹地抹了把汗,这次试探真是危险,竟然引诱出周瑜体内的冒险因子。
  只能说少年周瑜自信到狂妄的地步,潜力无穷,也很危险。
  戏志才决定提醒主公,要好好调教这小子,可别在将来酿成大祸。
  等两人走回议事大堂,却猛然间发现气氛十分诡异。
  二人蹑手蹑脚地来到荀攸身旁,戏志才一个眼神,好似在问,是不是吵架了。
  没想到荀攸不仅看懂了,还点头表示肯定。
  周瑜看向戏志才,手已经握到剑柄,好像在说:“怎么样?砍不砍?”
  戏志才吓得连忙将周瑜的手从剑柄上撤下来。
  还嫌不够乱啊!
  事情的起因还得从陆逊说起。
  陆康似乎察觉到金茂想要对付他,便接着陆逊的名头说事,话里话外,就是说金茂对陆逊一点也不上心,还不如交还给他养。
  这事,金茂理亏,他确实对这个义子一点也不上心,收下来后,就丢给唐姬照顾。
  至于详细的教育计划什么的,哪有空啊?
  他现在连生孩子都没空,更别说教一个义子了。
  陆康见金茂态度诚恳,还以为服软了,就借着话题引申到治理扬州之上。
  “为政者,当怀柔…”
  陆康拿出长辈的姿态,给金茂讲大道理,总结起来就是要善待士族,不要老是打打杀杀。
  金茂当即发火:“怀柔?你怎么不去管士族,让他们对百姓怀柔?”
  “若不是你当真对百姓友善,你觉得还能坐在这里跟我聊天?”
  陆康一把年纪,被二十岁的金茂教训,登时,就吹胡子瞪眼睛,争论起来。
  两人从政务、判案、吏治展开激烈辩论。
  金茂几乎完败,只有农业、经济方面以压倒性的优势碾压陆康。
  这个时候,正好戏志才和周瑜二人走进来。
  陆康并未因获胜得沾沾自喜。
  金茂也为自身的不足感到无力。
  场面陷入诡异的安静。
  金茂也想有所改变,但他穿越前终究只是个普通人,能做到今天这一地步,99%都是运气,只有1%才是实力。
  “您说的很对。”
  最终,还是金茂先开口,道:“我的确有非常多的不足,但是我还年轻!”
  “您从政一辈子,敢问做出最有成就的一件事是什么?”
  不等陆康回答,金茂帮忙回答道:“您最有成就的一件事就是大治庐江郡!”
  “我并不否认您的功绩。”
  “只是我将要治理一州之地,我不仅要对庐江郡的百姓负责,还有对整个扬州三百万百姓负责!”
  金茂深呼吸,质问道:“您知道百越该如何治理吗?”
  “您不知道!”
  “看看庐江郡!”
  “您除了依靠士族还能做什么?”
  “那些大别山附近的百姓,您可曾顾及过他们的死活?”
  紧接着,金茂吐气道:“您不能做到的事,我能做到!”
  “我能治理好百越,我也能治理好百姓。”
  “请您相信,以前做不到的事,不代表将来也做不到。”
  “将来的世界,属于你们,也属于我们年轻人!”
  不得不说,金茂借鉴后世的这番话,说动了陆康,但老人家还是担心着一些事情。
  这时,金茂身后听得热血沸腾的周瑜走上前,对陆康作揖道:“陆郡守作何犹豫?”
  “只需一年时间,使君便能做出成效!”
  “到时,一看便知!”
  陆康望着周瑜意气风发的脸庞,精神恍惚道:“好吧,我会尽力配合。”
  周瑜兴奋地转身:“使君!”
  谁知,金茂满脸错愕地看着他,幸好周瑜身材高大,挡住了陆康的视线。
  不然,糗大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