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曹操和袁绍
  第145章 曹操和袁绍
  丹阳郡治丹阳县。
  大战结束后,周昕就带着颇不情愿的丹阳兵回返。
  这天。
  周昕收到金茂屯田制的指令,十分纠结,拿不定主意,就写了封信给洛阳袁绍,请求指导。
  这也导致丹阳郡迟迟拿不定主意,令金茂产生怀疑,想要铲除周昕。
  …
  中平五年八月。
  皇帝刘宏设置西园八校尉,以小黄门蹇硕为统率,以此制约大将军何进的军权。
  八校尉分别为:
  上军校尉宦官蹇硕、中军校尉袁绍、下军校尉鲍鸿、典军校尉曹操、助军左校尉赵融、助军右校尉冯芳、左校尉夏牟、右校尉淳于琼。
  其中上军校尉何进也要听蹇硕指挥。上军校尉蹇硕成为全国军队的最高统帅。
  刘宏自领无上将军。
  洛阳城袁府。
  大司农唐瑁携礼物来庆贺袁绍高升。
  这是他第二次来袁府。
  第一次来见虎贲中郎将袁术,为金茂谋得扬州刺史之位。
  本以为十拿九稳。
  不料,袁术收了礼拿了钱,扭头就把这件事给忘了。
  害得唐瑁当庭失态。
  唐瑁这辈子也无法忘记那一天。
  找袁术之前,唐瑁就联系过太常朱儁。
  后者能升上九卿之位,金茂的财富攻势,功不可没。
  对于为金茂谋求扬州刺史一事,朱儁同意一起上表。
  那时金茂还没在扬州采取行动,唐瑁也不知情。
  不过一切准备妥当,当时唐瑁以为袁术这股东风一吹,事情就成了。
  唐瑁记得十分清楚。
  那天。
  刘宏好不容易上朝,可唐瑁左等右等却就是等不到他跟朱儁联名上表的事情。
  眼看就要退朝,唐瑁一咬牙出列道:“臣有事要奏!”
  那一刻,刘宏着急忙慌地想回西园开趴,不耐烦道:“有事就快说!”
  “陛下,近年来扬州动荡不安,历任刺史毫无建树,今有…”
  刘宏时间紧张哪有那个耐心听唐瑁啰嗦,大声道:“太长了!写奏本里吧。”
  唐瑁急忙道:“臣已经联名太常朱儁一起上奏此事,陛下是否忘记了?”
  刘宏满脸疑惑地看向张让。
  后者立马笑道:“陛下,确有此事,可扬州刺史不刚下派了个陈温嘛,临阵换将,不妥啊。”
  陈温是袁绍的人,这也是唐瑁要求到袁术头上的原因。
  听到张让的话,唐瑁快速扭头看向袁术,后者正襟危坐,就当看不见。
  顿时,唐瑁心中凉了一截。
  北宫大殿上,刘宏点头道:“阿父说的没错,就是这样。”
  “退朝。”
  说罢,刘宏就江起来往西园跑。
  “退朝!”张让尖锐着嗓子嚎一声,又立马跟在刘宏身后追赶:“陛下,慢一点,慢一点,别摔着了。”
  这次朝议就这么戏剧化地结束。
  唐瑁直起身,想要找盟友朱儁商议对策,却不想后者避开唐瑁视线,独自离去。
  唐瑁心中愤懑:“一群养不住的畜牲!”
  见到袁术要离开,唐瑁上前两步拉住袁术衣袖:“您可是答应过我的,怎么能反悔呢?”
  袁术想要撤回袖子,却发现唐瑁抓得很紧。
  眼看四周官员都看过来,袁术不管那么多,抬脚就踹在唐瑁肚子上。
  “哼!”
  “无理取闹!”
  说罢,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袁术扬长而去。
  唐瑁摔倒在大殿中,半天起不来,也没个人来帮忙扶一下,不一由得心生悲哀。
  “我本以为借助贤婿的威势,怎么也不至于落到这般田地。”
  可真正来到洛阳才明白,扬州那偏僻的边境,兵锋再强又有什么用。
  “父亲说的一点也没错!”唐瑁不禁回忆起唐珍的教导:“士族也分等级,唐家小门小户,比不得高门大户,若是有一天进了京城,一定要低调做人。”
  一语成箴!
  估计袁术完全就没把唐瑁当人看。
  紧接着,更加揪心的事来了。
  袁绍邀请唐瑁前去赴宴!
  即便做好心理准备,唐瑁还是不能接受被袁绍给奚落的场面。
  他可是大司农!
  九卿之一!
  袁绍算个什么东西?
  大将军何进门下的一条狗!
  最终,唐瑁还是认清了事实,四世三公可不跟你开玩笑,被冷嘲热讽也得忍着,不然,就不只是孤立的事。
  后来,祖郎席卷扬州,灭了刺史陈温和九江郡守服虔。
  袁绍这才跟唐瑁示好,又邀请唐瑁赴宴。
  席间。
  袁绍多次提及袁术:“我这个兄弟啊,心气高,以前多有得罪,还请您原谅!”
  话里说的是袁术,实际上,袁绍在委婉地表示上一次的歉意。
  此时此刻,唐瑁又一次庆幸没押错宝。
  “您何出此言啊?”唐瑁佯装不知情般说道:“那是我心甘情愿献给袁虎贲的礼物,不算大事。”
  袁绍会心一笑,举起酒樽道:“公若不弃,唤某本初即可。”
  这算是拉拢唐瑁的意思。
  唐瑁高兴道:“本初,那我可就不客气了。”
  两人年纪相差不大,也都是家族子弟,家学渊博,交流起来毫无障碍。
  很快,两人就亲近地仿佛兄弟一般。
  宴会散去,袁绍送唐瑁到袁府门口,算是给唐瑁极大的面子。
  目送人远去,袁绍又返回宴席,唐瑁在时没上的歌姬全都上场,袁绍与众友人畅快饮乐。
  表面亲近哪有真正亲近的好。
  袁绍好友都有哪些?
  曹操、张邈、何颙、许攸、吴子卿等人。
  唐瑁在场时,各个都是名士风范,谈笑风雅。
  唐瑁一走,各个都是老色匹,也不看歌姬跳舞,刚上场就被分了干净。
  并且出口总带个“入”字,十分不雅。
  袁绍是在场众人里长得最俊的人,每个歌姬都做过被袁绍宠幸的白日梦,但他偏偏又是最不喜欢玩歌姬的。
  曹操比袁绍矮大半个头,如果袁绍是高富帅,那曹操肯定就是街溜子。
  此时,曹操搂着两个娇媚的歌姬,就是那种大家都玩过的类型。
  “本初,你想要结交大司农?”
  曹操脸上一本正经,手上一点也不老实,俩歌姬娇嗔不已。
  “可你上次才刚羞辱了他!”
  袁绍斜睨一眼,没好气道:“还不是怪你!”
  “传个话也传不清楚,害得我搞出那么大个误会!”
  “嘿嘿。”曹操腆着脸道:“我只是个议郎,哪听得那么清楚,能给你传话就不错了。”实际情况怎么样,谁都不关心。
  “好你个曹阿瞒!”这时,醉酒的许攸对着曹操指指点点道:“这么点事都做不好,怎么敢做本初好友?”
  “子远,你怎么能说阿瞒呢?”袁绍似笑非笑道:“他又不是第一次了。”
  “想当初,我俩年少,那天夜里,阿瞒约我去抢新娘…”
  “哎哎哎。”曹操赶紧求饶道:“本初,饶过我这一回!”
  众人大笑。
  袁绍和曹操很早就认识,黑历史知道的不要太多。
  又是一番聊天打屁后,曹操旧事重提。
  “本初,你真要结交唐瑁?”
  “我听说扬州地广人稀,比交州好不了多少。”
  在场人都知道唐瑁背后是金茂,可那穷乡僻壤,除了产高品质油还有什么,袁绍又不缺钱。
  “孟德啊。”袁绍表情认真地说道:“扬州不过四百万口人,如今确实鸡肋,将来可就不一定咯。”
  “自从前太常刘焉提出复辟州牧制度,将来州牧将凌驾于郡守之上,若是有人为扬州牧,那可就比南阳郡守还厉害!”
  南阳郡是东汉人口最多的郡,有二百四十多万人。
  郡守也分大小,人口越多的郡太守地位也越高,离洛阳越近的郡也行差不多。
  听到袁绍的分析,众人纷纷点头,这算是大家的共识。
  “那么本初你又该如何帮其登上刺史之位?”
  众人也都很好奇曹操的问题。
  袁绍自信道:“简单。”
  “我有三个计策。”
  “一则,借助孔文举的声势,适当引导,就能助金茂上位。”
  孔融一直在洛阳不遗余力为金茂营造好人设,要不是十常侍跟金茂不对付,皇帝刘宏肯定不会认为金茂只是个有钱人。
  盛宪给孔融的信中并未提及跟金茂的仇怨,因为他知道孔融这个人死脑筋,要是说明情况,肯定不会帮忙。
  “二则,向大将军举荐。”
  袁绍现在就是大将军何进幕僚,为其出谋划策。
  何进非常尊敬袁绍,几乎言听计从。
  “三则,等到时机,顺势而为。”
  众人无不为袁绍的足智多谋而击掌称赞。
  谁知,曹操偏要破坏气氛:“本初,你最想用哪条计策?”
  果然,袁绍犯了难,假装淡定,实则不知该选哪个。
  幸好许攸及时救场道:“曹阿瞒,只是个小小扬州刺史,你就要追问个不停,打扰我等雅兴。”
  “罚酒三樽!”
  何颙等人起哄,曹操起身大笑着道:“独饮多寂寞,大家一起来。”
  很快,众人就把事情抛之脑后。
  …
  八月。
  曹操能得封典军校尉,还得多亏了袁绍的帮忙。
  不过,两人关系好到能穿一条裤裆,这也没什么。
  还是袁府。
  不过,这一次来庆贺袁绍高升的人可就不一般了。
  不仅唐瑁、朱儁来了,九卿之一宗正刘虞、讨虏校尉盖勋、司隶校尉张温等名流来了不少。
  高朋满座也不为过。
  袁府门口。
  唐瑁开心地准备进门,迎面就撞见虎贲中郎将袁术。
  “哼!”
  “趋炎附势的小人!”
  袁术不岔,似对着唐瑁说话,也似对后来者说这个话。
  唐瑁就当看不见,率先一步迈入袁府,随从抱着礼物,跟随在唐瑁身后。
  “哎哟。”
  只听得随从惨叫一声摔倒,礼物摔得满地都是。
  唐瑁回头看着袁术离去的背影,扶起随从,皱眉道:“收拾好礼物,什么话也别多嘴!”
  就算知道是袁术搞鬼,唐瑁也不想惹是生非,今晚很重要,说不准金茂刺史的事就能定下来。
  虽说有扬州五个郡守联名上书,请求金茂暂任扬州刺史。
  可任命书还是卡在十常侍手上,太监就是记仇,一点小过节就抓住不放。
  未免夜长梦多,唐瑁决定给袁绍送重礼,一对翡翠雕刻的凤凰!
  可惜,被袁术这么一捣乱,功亏一篑,翡翠也摔了个稀碎。
  “今晚,只能看运气了。”唐瑁心想。
  这场晚宴非常盛大,免官在家的袁隗也出席,招待贵宾,这让来宾们感到袁家的重视。
  自从袁逢死后,袁隗就成了袁家真正的家主。
  觥筹交错。
  唐瑁一直没有机会跟袁绍搭话。
  眼看九卿走得只剩他一人,唐瑁终于忍不住,要起身离开。
  “大司农,为何急着走啊?”
  来人却是曹操,袁绍还忙地不可开交,哪有闲工夫搭理唐瑁。
  “见过典军校尉。”
  见到唐瑁行礼,曹操连称不敢:“您贵为九卿,该我向您行礼才是。”
  唐瑁苦笑道:“我这九卿也不过是靠钱财买来的官职,怎敢与陛下钦点的典军校尉相比。”
  两人又是一番谦虚,曹操上前拉住唐瑁的手说道:“此地不是说话之地,请随我来。”
  唐瑁神色一动,跟着曹操一路来到一处园。
  园里灯火通明,还能看出草的颜色来,只能说袁家豪气,一个没人的院子都点了数百盏灯。
  这还得多亏唐瑁,将洛阳油价给打下来了。
  “典军校尉有何指教?”
  曹操作揖道:“大司农见谅,敢问扬州刺史金茂志向为何?”
  “是要匡扶天下,还是割据一方?”
  “这…”唐瑁哪知道金茂有什么志向,看其行为,难不成种田?
  曹操说道:“金刺史所作所为,本校尉略有耳闻。”
  “确实是个有才能的宗室。”
  “可我有个疑问,为何调任颖川郡守时,他要拒绝呢?”
  唐瑁苦笑道:“典军校尉何苦难为我,金刺史并未向我说起这些。”
  曹操展颜笑道:“我也是为汉室天下忧愁嘛。”
  “若是人人都是刘宗正(刘虞)一般,一心为国,天下哪来的乱子?”
  这一点,唐瑁深表赞同,刘虞确实牛掰。
  曹操又问道:“您今晚来这里,想必是为了金刺史之事吧?”
  “放心吧,此事以成!”
  “本初已经说服大将军,不日任命文书就将发下去。”
  唐瑁大喜:“不知该如何感谢中军校尉(袁绍)?”
  曹操凑近道:“有需要时,袁中军自会告知。”
  唐瑁替金茂连声应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