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潘临,你真该死
  第100章 潘临,你真该死
  金茂换了各种方言喊了半个小时,嗓子都沙哑了,也没见到一个人上前。
  人却越来越多,很快就超过五千人,还在聚集!
  双方距离太远,金茂看不真切,但心中升起警觉,冷笑道:“我就觉得这事没那么简单。”
  他快速隐入军中,一边走一边命人击鼓传令:“准备战斗。”
  金茂早就防着这一手突变,营地外围是贺齐率领的驴车围成一圈,形成屏障。
  中间是金茂率领的全副武装八百人,最里面则是贺齐的千人正在穿甲。
  由于要做饭安抚前来归顺的山民,贺齐等人需要搬运粮草,埋锅做饭,也就没有戴甲。
  外出的四队人要进山林,也就不需要带弓弩,这就导致,金茂手下这些八百人有六百多弓弩手,只有不到二百重装盾兵。
  重装盾兵都是精锐。
  弓弩手全是善射的百越和汉民组成,其中四百多弓手用的都是竹木箭矢,二百弩手用的则是刷漆的铁头箭矢。
  因为缺铁,弩手的铁头箭矢并不多,金茂安排在后射,等敌方接近再射击。
  弓手则安排三段抛射,这样能做到持续远程打击。
  最后,由重装盾兵挡在外围作为屏障。
  即便如此,若是普通山越,八百人能轻松应对,但对面肯定有人在指挥,那就有些凶险。
  果然,还不等贺齐等人穿戴完毕,对面山越里就传来一阵号角声。
  在几个看起来明显不像山越的强人带领下,六七千山越从四面八方杀过来。
  若从上空俯视,就能看到人流形成七八道箭头朝金茂营地射来。
  “弓手预备!”
  金茂边喊边击鼓:“一段射,放!”
  “咚咚!”战鼓再敲两声。
  “一段射装填,二段射放!三段射准备!”
  “咚咚咚!”
  仅十几秒钟,三段射也放出,一段射装填完毕,再次开启新一轮远射。
  金茂站在高台扭头,已经能看见领头人狰狞的面孔。
  鼓声再变。
  “弩手平直射击!”
  “弓手自由射击!”
  “嗖嗖嗖,噗噗噗。”
  领头冲锋之人倒地,敌方势头一顿,惨叫声四起。
  “啊啊啊!”
  再加上头顶箭雨不停。
  下一刻,整个队形瞬间崩溃,百越山民四散溃逃。
  金茂依然在击鼓,弩手在装填新一轮弩箭,弓手按照个人喜好,挨个点名逃跑的山越。
  重装盾兵满脸失望。
  “嘟~”
  号角声再起,随之而来却是马蹄声!
  溃逃往西边的山越,突然往两边散开,一只百人骑兵猛地出现。
  金茂猛地一顿,鼓声一转,弓手停止射击,装箭待命,重装步兵往前五步。
  “喝!”
  二百人猛一齐将铁盾往地上一插,入土三分。
  金茂这才扭头,当看到骑兵装备时,惊讶出声:“精锐骑兵!?”
  难以想象,在这偏远山区,竟然有一只穿戴马铠的精锐骑兵百人队!
  而且看那样子,不像是跟金茂手下一样的初学者。
  “豫章郡罗家!”
  金茂立马就明白,到底是谁在背后搞鬼。
  豫章罗家传承自“洪崖先生”罗珠,豫章郡名的由来,就是因为罗珠广种豫章树(今香樟树)才得此名。
  罗家是豫章郡绝对的名门望族,有这实力并不奇怪。
  奇怪的是,金茂也没得罪罗家啊,怎么对方发了疯一样,要置他于死地?
  这些念头只在一瞬,金茂再无法分心他顾,这是他第一次面对骑兵,必须全力以赴。
  由于金茂扎营在宽阔地带,这就给了骑兵有冲锋的距离。
  不过,金茂并没有令弓手射击,而是击鼓传令,命人传话给贺齐先带人拿长枪来重装盾兵身后防御。
  重装盾兵加长枪,能有效克制骑兵冲阵,就看双方谁更硬了。
  “轰隆隆”
  马蹄声中,骑兵发动攻击,竟要当面冲阵。
  金茂先是一惊,再一喜。
  不管下面的弓弩手有多惊慌,金茂就是不下令射击。
  一直等到贺齐手下穿半甲的人,拿长枪长矛立在盾兵身后,金茂才开始击鼓。
  不过,这次不是抛射,而是平射!
  三百步!
  不准动。
  二百步!
  预备。
  一百步!
  “弓手齐射!”
  “嗖嗖嗖”,白黄色的竹木箭密密麻麻射向骑兵。
  只见前排骑兵双手从马身上拿出一面大铁盾,举起。
  “叮当”声中,竹木箭尽数被挡下,只有几个倒霉蛋落马。”
  这一刻,金茂心跳数激增,感觉要跳出喉咙来,也不击鼓,拿出大喇叭就喊:“弩手射马腿!”
  五十步!
  传令兵还在传令,弩手开始惊慌。
  三十步!
  部分弩手做出反应,弩箭淅淅沥沥只射倒十几匹。
  十步!
  这下也不用瞄了,直射!
  可惜,能忍到这个时间出手的弩手,不到二十人。
  对方的骑兵就算少了近四十骑,还有六十多骑。
  “轰!”
  重装盾兵跟骑兵相撞,金茂首次见识到真正的人仰马翻。
  前两排十几骑被串成葫芦,后排冲上来继续冲击盾兵。这次轮到重装盾兵减员,且被骑兵撞出一道缺口,并摧枯拉朽地击溃弓弩手阵地。
  然而,对方并不为杀敌,目标非常明确。
  眼看剩下的二三十骑就要冲到金茂跟前,贺齐带着剩下的人猛地从金茂身后涌出,争先恐后地跳向骑兵。
  抱人的、断马腿的、凌空劈砍的。
  眨眼的功夫,就只剩十几匹马绕着高台往两边走,沿路又带走一部分人。
  “神君威武!”
  “主公威武!”
  当一切尘埃落定,所有人都看到高台上那人临危不乱,镇定自若。
  即便刀子都快砍到面前,都没有挪动一丝!
  如此勇猛的主公,试问还有谁?
  实际情况,却是金茂吓得腿软,走不动路,脸上都吓得没表情了,就差跟何卫一样尿裤了。
  幸好,危急来得快,去得也快。
  眨眼的功夫,骑兵就全军覆没。
  金茂都还没反应过来,就听到欢呼声,那就更不能动了。
  他低下头深呼吸,努力平稳语气传令:“收拾战场。”
  “喏!”贺齐领命下去,刚刚他在劈马腿,没受什么伤,却也错过了金茂神武的一幕,不由地暗自想象。
  半个时辰后。
  金茂恢复正常,敌方数量也清点出来。
  敌方死亡一百零一人,没留一个活口,也没一个人临阵脱逃。
  全都是死士!
  倒是贺齐机灵地抓到个衣着华丽的少年,一直叫嚣着要金茂死。
  “你可知我乃朝堂任命的豫章郡太守,袭击我等同造反,要抄家灭族!”
  被金茂一吓唬,少年就哭哭啼啼地全招了。
  原来,少年是罗家嫡子,让骑兵发起决死冲击的就是他,事到临头,他却退缩躲了起来。
  要说杀金茂的理由嘛,都是金茂替潘临背的锅。
  当初,潘临祸害豫章郡时,恰好遇到罗家一家子出游。
  少年母亲长得十分标致,潘临见色起意,想要用强,少年母亲宁死不从,最终,潘临虐杀了这一家子。
  当时,少年正好在野外出恭,侥幸活了下来,他藏起来的地方,恰好能听见潘临跟二队人的争论,知道一切都是金茂在背后搞鬼。
  于是,少年暗自发誓一定要手刃金茂,为一家人报仇!
  不久前,又恰好有人告诉他,山越聚居地发生暴乱,金茂肯定要来平乱。
  并且一路上还提供给少年各种帮助,使得少年最终站在了金茂面前。
  至于这些人是谁,少年不知道,金茂却知道,基本就是豫章大族甚至望族,没跑了。
  得到想要的信息,金茂命人结束了少年的生命。
  原本还想着豫章郡的事很简单就能结束,现在看来事情并不简单。
  还是那句话,相对于吴郡,豫章郡更加重要。
  金茂当即命人给戏志才传令,计划有变。
  “潘临,你真该死啊!”
  悔不当初,就不能放人走!
  看到下面人牵着走失的战马,金茂一问,完好的只剩三十几匹,其他要么废了要么死了。
  “伤了腿的战马也都宰了吧。”金茂肉痛地下令:“今晚给大家伙加餐!”
  可惜,士兵们情绪都不高,能吃肉固然是好事,但战友的死亡,很多人才第一次经历,一时间无法释怀。
  金茂又在心中默念了句:“潘临,你真该死啊!”
  更令他痛心的是,我方死亡二百三十一人,其中一半是弓弩手,重伤四百十人,轻伤无算。
  就算早有准备,金茂还是没想到重装骑兵冲锋的威力这么巨大。
  这是两年多以来,遭受的最惨重的损失!
  “潘临,你真该死啊!”
  金茂心中都快生出怨念来,这么多伤亡,抚恤就是一大笔支出,先前的债可都还欠着呢。
  此时此刻,他不由地下定决心:“以后不管有没有用,都不能放人走,至少不能活着离开!”
  没了幕后主使,接下来的两天,都很顺利,派出去的四只队伍,聚拢回来三万余人。
  剩下的也不多了,前两天金茂就消灭了小两千人,加上之前暴乱,余下一两万人没地方去,自然会再聚过来。
  只不过,始终不见兰芝及女军踪迹,金茂也不再奢求她们还活着,就当女军尝试失败。
  当初建立女军的初衷,只是因为手下军队少,一出征就没人看家,便想着组一只消耗小又能守家的女军。
  如今,男军数量战力都上来了,女军就没那么重要了。
  …
  豫章郡南昌县
  时间来到十二月一日。
  自十一月下旬开始,南昌罗家就一直处在惶恐不安的状态。
  自家嫡子少爷要去杀本郡太守,这件事不管成与不成,那都是灭族的灾祸。
  然而,就如罗家少爷有人帮忙一样,罗家其余诸脉也被人牵制,无法有效阻止自家少爷犯蠢事。
  现在大祸酿成,罗家人只能祈祷上苍,让金茂平安无事。
  不然,罗家上下千余口人,可就真要被夷三族了!
  这天,罗家各脉还在开会决定该怎么办。
  突然,有下人跌跌撞撞跑进来,高呼:“豫章郡守没死!他带军要打进来啦!”
  前一句话让罗家众人高兴,后一句话又让他们胆颤心惊。
  群龙无首,没人能拿主意。
  就这样商议来商议去,始终没拿出个章程。
  直到金茂进城,在南昌县令的陪同下,临门问罪,罗家人才慌慌张张地出门迎接。
  另一边。
  金茂原本并不是来兴师问罪的,既然答应了人,就算是人死了,但金茂也不毁诺。
  万万没想到,罗家人态度十分诚恳,一定要金茂收下大礼,才安心。
  这份大礼还挺重,有五千石粮草、五百套全甲、弓三百、弩两百,战马五十匹。
  还有两千名奴仆,不过,金茂没要。
  光一家就这么富,金茂很想知道其他两家是不是也这么富。
  同时,更加好奇,前豫章郡太守到底是怎么败的,这么好的底子都能败给潘临那群乌合之众?
  然而,事情却并非那么简单。
  罗家祖上乃是刘邦时期的名臣,历经两汉才囤积这么多家底,其他两家就算有也不多。
  看到罗家这么有诚意的份上,金茂公开表示:“罗家真乃南昌城良民。”
  罗家众人这才松口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