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第170章 京师哗然(求订阅)
  第170章 京师哗然(求订阅)
  “难办?”
  严绍庭和小舅子陆绎,同时出口。
  只是两人的脸色却是大相径庭。
  严绍庭是反问。
  陆绎是疑惑。
  徐渭解释道:“朝廷或许会有微词,但既然陛下放出了话,想来朝廷也不敢太过大张旗鼓的反对侍读担任此次春闱会试主考官,至多也就是科道言官们会上疏言及而已。”
  陆绎歪着头瞪大双眼,不解的询问道:“那难道还能是那帮读书人要闹事?”
  徐渭摇摇头,又点点头。
  “说不准。”
  “说闹事,或许要看局势如何变化。”
  “但今日之后,京中赶考举人们,乃至于是京师士子,恐怕是要热议此事。”
  陆绎冷哼一声:“不过几个举子而已,敢闹事,徐先生也不必担心,只管交给我。”
  说着话,陆绎双手交叉在一起缓缓的转动着,双眼寒芒四露,冷哼连连。
  “到时候叫这帮举子,瞧一瞧诏狱是个什么模样!”
  徐渭一阵无语。
  可是看陆绎真的完全不懂的样子。
  徐渭只好解释道:“一旦此次赴京赶考的举人们闹事,甚至都不要他们亲自出面,只要京师内外的读书人们动起来,不用制造事端,便是凭他们的那张嘴,就能让侍读麻烦连连。”
  陆绎依旧是有些不懂。
  不太明白读书人的那张嘴,怎么就能让自家姐夫麻烦连连。
  严绍庭冷哼一声:“天下,唯读书人的嘴最毒。”
  徐渭点点头,很是赞同。
  但却很快就愣住了。
  自己不就是个读书人?
  徐渭摇摇头,转口道:“侍读如今年不过二十,已经在朝中身兼数职,操办数事,虽然前番已有微词,但有陛下重新,终究无关紧要。
  “可春闱会试,却不同于朝堂之上,乃是取才天下,为朝廷抡才。
  “非位高、非权重,无敢担当。
  “加之侍读比之赶考举人更加年轻,却为主考官,日后众多两榜进士座师,又岂是那些读书人能容忍的?
  学生现在就担心,今日朝廷旨意传开,京中赶考举人和读书人,就会群情激愤,反对侍读担任明岁壬戌科春闱会试主考官。”
  陆绎撇撇嘴。
  他长于权贵厂卫门户,自小学的也都是如何作为君王爪牙,如何缉案索人,对读书人的蝇营狗苟不是太懂。
  陆绎嘀咕道:“这么多弯弯绕绕,不过就是觉得姐夫年轻呗。反正有陛下在,就让他们说去,还能少一块肉?”
  徐渭无奈的苦笑道:“话是这么说,但理不是这个理。侍读在朝为官,终究是要在乎官声的。若只是这些京中赶考举人和读书人言语不满,倒也不重要。
  “可若是有人在背后鼓动呢?
  “赴京赶考的举人和京中读书人一旦经受鼓动闹事,乃至于侍读担任明年壬戌科春闱会试主考官的事情被传出京师,一路南下。
  “到时候侍读必将会被天下士林所排斥。
  侍读是在朝为官,往后是即便不能被天下士林所好,也绝不能被天下士林所恶!”
  这才是徐渭最担心的事情。
  读书人的那张嘴,能把死的说成活的,活的给说成死的。
  颠倒黑白,混淆视听。
  这么多年下来,那些人深谙此道。
  而在朝为官,即便是天大的奸臣,也不敢对抗整座天下士林的读书人。
  严家这些年,在朝中名声狼藉,被称之为严党,人人倒严。
  可在士林,却并无太多骂名。
  不论朝堂上的争斗多么激烈,所为的不过是那一份权柄而已。
  可谁要是惹到了天下士林,那就可以等着背负一世骂名吧。
  名利名利。
  利在朝堂。
  名在天下。
  徐渭一阵长吁短叹,眉头都快要因为此事而被夹断了。
  只见这位屡试不中。
  却又因为明年壬戌科春闱会试而愁断肠的徐先生,连连摇头叹息。
  “难办。”
  “难办……”
  “难办?”
  严绍庭再一次哼哼出声。
  徐渭和陆绎看了过来。
  严绍庭面露冷笑。
  既然老道长给了自己这么大的好处,一整个壬戌科春闱会试两榜进士座师的名头。
  自己又岂能浪费了老道长的好意。
  那自己在万寿宫那一番演戏,不就白费了。
  严绍庭看向眼前面露不解的两人。
  “难办,那就不办了!”
  ……
  北京城。
  严绍庭担任明年壬戌科春闱会试主考官,为天子执掌朝廷抡才取仕之事的消息,如同插上翅膀一样的飞入千家万户,无数人的耳中。
  而在大明门外。
  吏部衙门。
  徐阶整张脸充斥着质疑。
  郭朴刚刚起身上前,再确认了一遍,西苑的旨意上定下的明年春闱会试考官确确实实是三人,而严绍庭也确实排在第一个后。
  他便默默的退回到原位坐下,双手自然的放在大腿上,目光直视前方的地面。
  李春芳则是满脸涨红:“不可能!肯定是西苑的旨意传错了!”
  “阁老!春闱会试乃是为国抡才取仕的事情,陛下怎么可能会让他严绍庭担任主考官?”
  “还请阁老入宫,面请陛下旨意。”
  这一次壬戌科春闱会试,李春芳也是阅卷官之一。
  他甚至在上一次,嘉靖三十八年的已未科春闱会试的时候,就已经以太常少卿兼翰林学士的身份,担任阅卷官。
  如今要让他屈居严绍庭之下。
  严绍庭为主考官,他为阅卷官。
  李春芳无论如何都不能答应。
  徐阶亦是如此。
  让袁炜和董份当明年春闱会试的考官,徐阶并无意见。
  袁炜是礼部尚书入的内阁,担任春闱会试考官合情合理。
  董份是詹事府詹事,翰林院翰林学士。
  更是浙江湖州府乌程县人,离着松江府不过二百里路。
  做春闱会试考官,更是合适!
  但严绍庭算什么?
  而且还是让他做春闱会试的主考官。
  这不是天大的笑话。
  而更重要的是,一旦严绍庭真的坐实了明年春闱会试主考官的身份。
  那么整个壬戌科的两榜进士,都要尊严绍庭为座师。
  这些人,便算是不能轻易用之了。
  更甚至于……
  南方那些被自己看重的举人,能否金榜题名都未为可知了。
  李春芳见徐阶一直不曾开口。
  他面露焦急:“阁老,若是真让严绍庭坐实明年春闱会试主考官,朝廷在天下士林面前,可就真的要成一个笑话了!”
  郭朴的视线更低了一些。
  他忽然想起来,袁阁老家中今日好似是要煮肉,自己应该过去蹭一顿的。
  而徐阶在李春芳的询问下,终于是抬起头。
  正当他要开口的时候。
  徐阶身边的长随仆役,已经是从外面快步走了进来。
  长随看向屋内三人,小声道:“老爷。”
  徐阶皱眉:“何事?”
  长随又看了看李春芳和郭朴两人,到了徐阶身后,俯身弯腰,伸手遮挡脸面。
  在徐阶的疑惑中。
  长随小声道:“西苑传出来的话,陛下意欲主考壬戌科春闱会试,碍于规矩,选定严绍庭为明年春闱会试主考。”
  说完之后,长随直起身子站在一旁。
  目光在李春芳和郭朴两人脸上扫过。
  李春芳则是看向徐阶:“阁老,是又出什么事了吗?”
  徐阶脸色凝重,眉宇成川。
  他本想应下李春芳所说的,入宫请奏重新选定明年壬戌科春闱会试考官。
  但是现在……
  他看着眼前脸色不忿的李春芳。
  徐阶忽的骂道:“兀那俺达贼子,安敢欺我大明!”
  说完之后。
  不等李春芳继续问下去。
  徐阶已经满脸愤怒的站起身:“九边急报,干系贼子俺达,内阁需急议。”
  丢下一句话。
  徐阶便在李春芳和郭朴两人的注视下,怒气冲冲的扬长而去。
  长随跟在身后,亦步亦趋。
  吏部衙门,尚书公廨里,只剩下满脸不忿的李春芳,以及似有所感看向门外的郭朴。
  而在官府之外。
  北京城也确实如徐渭所说的,满城赴京赶考的举人和读书人哗然一片。
  各省在京中的会馆、客栈。
  近来涌入了众多要参加明年壬戌科春闱会试的举人,还有那些想要借机交流讨教学问的读书人。
  “严绍庭要在明年当我等的主考官?”
  “这不是天大的笑话!”
  南直隶会馆内,有此次赴京赶考的举人,愤怒出声。
  立即引得一种举子、读书人的附和。
  “他严家这些年把持朝政,自有朝堂之上衮衮诸公对抗制衡。”
  “可他严家竟然还不知检点,如今妄图让一恩赐同进士功名的黄口小儿,来做我等十年寒窗苦读学子的主考?”
  “当真是荒唐!”
  “定是他严家谄媚于上,窃取此位。”
  “他严绍庭有何脸面,说好听点是同进士,说难听点,不过也就是个如夫人一样的货色!”
  “严润物,同进士,如夫人,可笑可笑!”
  会馆内,一片叫骂。
  无人不对严绍庭担任壬戌科春闱会试主考官,而爆发出猛烈的怒火。
  场中有人忽然爬到了桌子上,张目四望。
  “汝默兄!”
  “元驭兄!”
  “此次想来各地举人都已群情激愤,誓要声讨严家小贼。”
  “二位兄长都是我南直隶的翘楚,可为我南直隶士林代表。”
  “请二位兄长带领我等,出街声讨!”
  人群后一直没有开口附和的徐时行、王锡爵两人,就看着自己被无数道目光注视着。
  两人对视一眼。
  皆从对方的眼里看出深深的担忧。
  严嵩可也是多年的春闱会试阅卷官。
  也不见这帮人声讨。
  两人只觉得这一次当真是倒霉,刚来京中不久,便生出这等麻烦事。
  可是他们两人不说话,周围早已怒火冲天的南直隶赶考举子们,却已经是将他二人给架出了会馆。
  到了外面。
  众人便立即发现。
  不光是聚集在南直隶会馆的赶考举人们已经冲了出来,其他各道的举人们,无一不是走出会馆、客栈。
  所有人。
  无一例外。
  皆在声讨严绍庭为壬戌科春闱会试主考官。
  …………
  月票推荐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