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一腔热血
  第21章 一腔热血
  贾赦到荣禧堂门外的时候,里面的人早就筹划好了一切,邀他过来,不过是走个过场,把腹稿在现实中演出一遍。
  对此,贾赦丝毫未察觉不妥,有的只是胜利在望的喜悦。
  贾赦整了整衣冠,昂然而入,对着软塌上的贾母略一拱手道:
  “儿子见过母亲!”
  便向着上首的空位而去。
  这里就是贾赦平常坐听贾代善训斥的地方。
  贾赦妄想着今日之后,贾母身边的主位,可就是自己的了。
  贾赦行礼的时候,眼里没有半丝敬意,只剩下敷衍了事。
  也是,一件事做久了,早就成了习惯,岂会有这么多感情在里边。
  “父亲已是故去,人死不能复生,还请母亲保重身体,暇时多保养为上,不必太难过了。”
  “外边的事,一切有儿子,儿子定会好生打理荣国府,侍奉母亲。”
  “至于二弟,儿子也不亏待,我这就令赖大,从公中取出一万两银子与他,”
  “后街的一座三进小院,且留给二弟一家安身吧……”
  贾赦一坐下,就迫不及待说起了分家之事,把贾母安排的明明白白的,连贾政也没落下。
  “大哥,你说的什么话!”
  “父亲新丧,尸骨未寒,母亲大人伤心难过,日日以泪洗面,”
  “你不说安慰,小心服侍,反而……”
  贾政说不出混账话,急的脸红脖子粗。
  “呵呵……反而什么?”
  贾赦冷冷一笑,又道:
  “二弟是个读书人,如何不知天无二日,家无二主之理?”
  贾赦转头看向贾母道:“太太有所不知,儿子刚才向敬大哥通禀过,他也赞成儿子的方案。”
  “况,朝廷业已让儿子袭了爵位,按规矩,这荣国府和该儿子管家。”
  “儿子和二弟早日分家,大家两相便宜!”
  “大方之家、诗礼簪缨之族,哪个不是这般?”
  “正好母亲也在,便做个见证,今日,儿子和二弟分家别过,以后各自好生侍奉母亲养老……”搬离富丽堂皇的荣禧堂,独居别院养老,岂是贾母心中所愿?
  她十五岁嫁到荣国府,从重孙媳妇做起,辛苦熬死了老太太,太太,掌家三十载。
  大权在握,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无一人敢不从。
  安肯蜗居,仰人鼻息苟活?
  贾母要的是,继续掌管荣国府大权,以便自己日日高乐,
  整天含饴弄孙,她可不想窝在贾赦这艘破船上,受尽凄风冷雨。
  什么夫死从子,在贾母这里,是不存在这个说法的!
  做一言九鼎的荣国府老太君,不香吗?
  贾母倏地坐了起来,双眼圆瞪,愤怒已极,“我还没死呢,你个不孝子,急着分什么家……”
  “大哥,你胡说什么呢,看把母亲大人气的,还不快跪下磕头,向母亲大人认错!”
  只说了贾赦一句,贾政便一脸惶恐地跪了下去,率先祈求贾母息怒,不要伤了身子。
  贾政又说,大哥不是真的要分家,更不敢违背父亲大人的遗愿——兄弟同心,复兴家业,好生孝敬贾母。
  “儿子行的乃是人间大义,天下正途,愚孝不可取也!”
  贾赦不为所动,瞥了眼贾政,骂道:
  “二弟,你这三十余年的书,都读到哪里去了,怎地这般迂腐?”
  “难怪世人皆拿‘腐儒’、‘酸臭’四字来形容儒生了。”
  贾赦一脸搞怪地捏着鼻子,用衣袖在面前装模作样地扇了扇,戏谑道:
  “依我看,很贴切嘛!”
  “二弟,你看看,我离你一丈远,都能闻到一股子酸臭味!”
  贾赦这般不顾脸面打趣,贾政顿时气竭,结结巴巴道:
  “大哥,你……你!”
  贾母杵着凤头拐杖,猛地跺了跺地板,发出砰砰的巨响,顿时,兄弟两个都闭嘴不言,安静了下来,纷纷望向贾母。
  如贾代善尚在一般,恭敬聆听贾母教训!
  只见,软塌上的贾母,双眸喷火,厉声呵斥道:
  “赦儿,明知你二弟笨嘴拙舌,心地善良,为人最是孝顺了,为何故意拿言语刺激他,就不知道让让你二弟,让老婆子省省心?”
  贾赦听了不忿,暗骂贾母偏心,但贾母积威尚在,他只是凭着一口血勇,在此胡言乱语。
  贾母就这么一瞪,已是让虚张声势的贾赦心惊胆战,嗫嚅道:
  “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