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701的含金量
  第464章 701的含金量
  对话的地点是局内副总办公室的。
  人物是传播集团的两个高管,两人性格也不相同。
  首先开口的外文局的李副局是非常谨慎的性格,正因如此才避免了某个境外组织的捣乱。当然也是谨慎,错过中文系列作品在阿非利加州的传播机会。
  接话的梁副局是分管综合业务部,他性格是比较激进的。当初位于多佛的文昊汉思中文教育公司,以及位于布鲁塞尔的长城书店,就是他投了关键的一票。
  “我觉得不能错过好机会,这样的机会真就太难得了。”梁副局说,“借这个机会,我们可以趁此机会和几个国家谈谈。”
  推广和外宣有点小阻力。
  十分正常,发达国家进行文化宣传,如果没困难才奇怪。
  “肯定的,我们也不会让作家吃亏。”梁副局说着自己的规划。
  因为要从华夏驻法兰西大使馆(简称法外),俄外、英外,乃至挪外争抢,所以难度非常大。
  激进的梁副局就想先把内部的意见统一,外文局上下拧成一股绳,还有可能。
  李副局也不傻。
  “奶油小方塔去年广场响起的国歌,让他们大出风头。”
  “老二楼去年没做什么大事,但中俄鼠年新年也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见其沉默不语,梁副局开始上压力。大使馆都是取外号,或许是叫着不方便,或许是其他原因。奶油小方塔是位于巴黎第七区木樨街20号的华夏驻法大使馆。
  按照梁副局的说法,自家单位去年的业绩,拿得出手的真不多。
  是的,当前的状况,顾陆铁定能给国家带来庞大的外交好处。那么这好处,用在什么部门那就值得商讨了。
  思考良久,保守的李副局开口了,“木墩(英外)和顾陆老师有非常熟悉,国外最成功的一个华夏节,就在去年的伦敦。”
  说的是上次克苏鲁宣传“太极图”“老子”的事儿,伴随着《威茅斯系列》出版。阴阳鱼的图案在大嘤更加流行,甚至出现在某些私人定制的西装纽扣上。可不是法兰西那种“官方任务”。顾陆骗人,英外抓住,两者的组合拳,真心把这图案宣传出去了。
  “太成功了,首长在开会时还特别说了此事。”李副局感慨,言语中都是羡慕。
  “我个人建议,邀请作家顾陆加入我们外文局。挂个职,给个职编。”梁副局说,“毕竟顾陆老师这样的人才,正是我们外文局需要的。”
  哈?你不是保守派吗?梁副局好像第一次认识这个共事了七年的同事。
  “这样是最保守的方法,也不会得罪其他部门。”李副局届时。
  很好,你就这样保守?
  这下子梁副局有点不会了,他干咳了两声,“建议很好,只是……我们该怎么和统战部门的领导?”
  编制有的福利,智库专家有,编制没有的智库专家也有。
  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顾陆没入编,但也胜似入编!
  那么是大外交国际智库专家——顾陆算在外交部门下面?
  不!
  都知道,顾陆是算在统战部门下的。
  昨晚几个菜,和这部门抢人?知道这部门的全名叫什么吗?!
  就外文局为例,就可以想到其他部门在关上门商量着什么。
  单位很急啊,担心热度下去。
  留给中国队的时间不多了,留给大橘的时间不多了,留给对有需求的部门时间也不多了!
  但现实是什么呢?
  根本不会热度下去。
  因为事件发酵到了第三个阶段!
  是什么情况呢?有国外的官方人员站出来说话了。
  官方人员的出演,不算主动,也不算意外。
  事情的发展总是推到这一步。
  主要是挪威人太少了,互联网上吵不过另外三个国家。故此就只有不停上升吗,先是大网红巧克力叔叔出言,没什么用。
  就往更上面来反映,和玄幻小说里打了小的,就来了老的,是差不多的概念。
  [挪威外交部门的文化司的负责人在接受《晚邮报》记者采访
  《晚邮报》记者:请问亚里沙先生,官方对于华夏作家顾陆怎么看?曾经官方报道顾陆非常热爱挪威历史,是挪威的朋友,请问是真的吗?
  亚里沙回应:顾陆先生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小说家。他对挪威历史的热爱肯定是毋庸置疑的。]
  看这段采访视频可知,亚里沙听见顾陆的名字先是一愣。后来在旁边助理的提醒下,才明白过来。说个比较反直觉的事,中西至少有一半政客都是不关注互联网上动静的。
  关键是记者这问题也有意思,难道他要在公众面前说“不知道”“顾陆对挪威没兴趣”吗?他是挪威外交部门文化司的负责人,话可不能乱说,亲娘呢影响仕途啊。
  还有紧接着的问题,更是只有一个答案。
  [《晚邮报》记者:那么对互联网上大嘤和毛熊国网友的一些攻击言论,亚里沙先生怎么看?
  亚里沙:网民们所能获取的信息是有限的,我们也不能怪他们。]
  问题站在报社的角度没问题,因为当前挪威有超过半数的网民都关注这件事。
  可明明是网友的讨论,官方的人掺和进来,性质不就变了吗?
  英法俄三国的媒体也开始行动了,但可惜是没有政要在公共场合发表什么看法。
  但……
  欧美国家的某些政要,也不知道和谁学的,都喜欢在推特或者其他互联网平台开通自己的账户,然后和网友交流。
  各位也想到了,他们在互联网上明里暗里过招了。
  说真的,就好像挪威的亚里沙都不一定知道顾陆,也不一定觉得顾陆重要,但话赶话,你问到这里来了,就只能这样回答!
  首先是法兰西,迪博有点生气,愚蠢的毛子,挑什么事?!
  迪博:[下个月有长假,终于有时间去华夏旅游了,和好久没见面的好友见面。【图片】【图片】]
  图片是顾陆去参加他的述职宴会时拍摄的照片,两人勾肩搭背,看样子关系就挺好。
  毛熊国政要也不开心了,行行行知道你们关系好行了吧,但我不过就宣传宣传吗?
  抛开事实不谈,法兰西不能保持沉默吗?
  阿列克谢:[顾先生酒量差了点【图片】]
  当日大剧院演出《光在黑暗里发亮》之后,举行的宴会。
  大嘤也不开心,欺负我没有合照是吧?
  可颠倒黑白是专长。
  史密斯:[汤姆先生说,下个月将会有新书的签字售书会。想着上一次,顾陆先生还真是受欢迎。很多读者都迫不及待了。【图片】【图片】]
  第一张图片里顾陆被众记者包围,记者们争先恐后的样子,按照文化、新闻和体育部大臣助理史密斯的说法,就是作家人气太高。
  第二张图片是一群人在酒店外面,似乎是等着顾陆。
  稍微提醒一句,这些照片是好几年前顾陆第一次去伦敦时拍摄的……发现了吗?进入了第三阶段,整体都有点跑偏了。
  一开始他们是想证明自身文化和历史的优秀,能够吸引华夏天才,并且还创作了相关的精彩作品。
  现在变成证明自己国家与之关系好。
  正是这样的情况下,全球吃瓜群众持续关注着。
  国内网友什么时候见过这阵仗?
  “不是哥们?其实我有点不能理解为什么要这样争,和小孩子争玩具一样?”“不会是国家找的水军要造神吧?”“除了顾陆牛逼我没什么想说的”等等,之前普通网友的反映说了,说说看恨国党们,瞧见这场景,那真的着急坏了!
  让这群人更着急的事来了。
  此事发酵了三天之后,热度也来到顶点。
  国家这边终于有声音了。
  是来自一段访问——
  [新夏社记者:昨天,由京城图书大厦首发新中国70年70+1部长篇小说典藏,为庆祝华夏成立七十周年,全面展现新中国文学发展水平,发言人能否介绍70+1部作品有关情况?为何不是直接定为71部。
  文化部门何发言人:因为70和1是两个部分作品。70是国内艺术形式、叙述方式上具备独特的创造性的作品,包括《林海雪原》《红岩》《白鹿原》《尘埃落定》等获得茅盾文学奖或“五个一工程”奖的作品。
  1是代表新中国文学在海外的发展水平,顾陆的“他国外交系列作品”是华夏与国外文学交流友好的缩影。
  毛熊国、法兰西、西班牙、挪威、大嘤(按字母排列)是目前作品最具成果国家,由“他国外交系列作品”为基础,展示了多个成功的国与国的友好交友,友谊得到提升。]
  诸多盯紧的部门看到这个消息,比如说外文局,他们太清楚了。
  “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一共就只有七十部,没有什么加一。并且是在去年九月份中旬就发行了,赶在了国庆前。
  但是呢,现在直接硬改为了70+1部,特别是没成为71,只成为70+1,意义重大。
  外文局保守的梁副局可以查询了,“他国外交系列作品”压根就没书号。
  “也是,就目前写给外国的庆文,根本不够出一本书。所以就是占个空位……”梁副局明白了。
  话语说着他自己也有点恍惚,什么时候一个作家,也可能成为世界这盘大棋的棋子了?
  那棋子知道自己成为棋子了吗?当然知道。
  统战部的赵主任以及文化部门的领导特意找了顾陆,“把《逃向上帝》免费送给莫斯科大剧院演出,我们国家不可能让自己人吃亏。”
  以这个为由,说是有个大奖励。紧接着就针对互联网的“三国大战”进行了讨论。
  当然奖励什么的顾陆没怎么在意,因为咕噜大王昨天熬夜码字到六点左右,有点迷糊。
  熬夜的成效是终于补上了在莫斯科多玩了两天的进度。
  第二天也没时间补上睡眠。
  很正常,顾陆大部分时间都不忙碌,只有偶尔少数情况。
  时间:下午三点左右。
  地点:北大外语学院某间教室内
  人物:教授和学生们
  三要素先集齐,再说当前是什么情况。顾陆的计划是去听俄文学听课,结果寒假结束了,新的一学期达教授的“法兰西文学批判”也开课了。
  达教授嘛,老熟人了。女侠去留学的所有手续,以及国歌的法文版,都是达教授翻译的。
  爱喝茶,和顾陆关系挺好。
  如果他记得没错的话,好像目标作品也写了两位法兰西文豪司汤达、巴尔扎克。
  来都来了,就去看看。
  而法兰西文学的开篇所讲的人必定是巴尔扎克,如果教授想玩点技巧,开篇则是拉伯雷,就这两位作家了。
  刚开始半小时,大脑那熟悉的感觉就有了。
  【最伟大的传记作品】【崩溃的意志力】【绝佳的天赋】
  前面一个标签是作品,后面两个表情明显是作家本人的描写。
  《世界建筑师》是铁板钉钉的事了,顾陆成功看!
  茨威格最后是精神崩溃和妻子一起自杀的。请注意不是太宰治那种,女方死了自己害怕跑了的自杀,因为现实故乡和精神世界的双重崩塌,茨威格一次成功。
  至于绝佳的天赋,茨威格的写作天赋很夸张,同期作家都这样说。并且看过他几部作品也能够感受到,
  只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最伟大的传记作品”冠以,肯定会惹来争议,顾陆表示,这是合成系统的评价。
  “顾陆,”达教授见顾陆面带微笑,好像是对他的可成有所获,故此才提问,“对法兰西现代小说之父奥诺雷·巴尔扎克,你如何看待?”
  巴尔扎克的话……顾陆决定引用茨威格的评价。
  毕竟他前世看过很多次《三大师》,即便当前还未合成,也没问题。
  唰唰唰——
  同学们的眼神看向顾陆,北大最出名的学生。
  一双双目光,不是期待听到什么不一样的发言,而是充满着好奇的情绪。
  “巴尔扎克,我愿意把他和另一位,差不多是同时期的法兰西名人放一起比较。”顾陆开口。
  是大仲马,抑或司汤达?达教授心里想着。
  “没错相信各位也次猜到了——就是拿破仑。”
  都让开,咕噜大王要开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