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3章 13601942
第1373章 1360.1942
小女孩的运气不错。
在街头流浪了三天后,被一对好心的老夫妇捡回了家。
一间在平民区,有点小,但很温馨的小房子里。
小女孩久违的吃到一顿热乎饭,还有了一杯热热的牛奶。
吃完饭后,老妇人在炉灶上烧了一壶水,给小女孩擦干净身体,包扎好了伤口。
脸颊上也涂抹了药膏。
又给她脱掉了那件原本漂漂亮亮,但已经撕扯的破破烂烂的小裙子。
换上了一件宽宽大大却很柔软的衬衫。
躺进暖和的被子里,感受着久违的温暖,进入了梦乡。
但是很快。
小女孩在睡梦中不自觉叫着妈妈,流出的泪水打湿了枕巾……
在摇曳的烛光中,老夫妇看着自己捡回来的可怜的小女孩,两只温暖的手握在一起,发出一声幽幽叹息。
“唉,到底是怎么了……”
小女孩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她不知道她的家为什么没有了。
也不知道她的爸爸妈妈为什么没了。
连老夫妇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他们只知道突然就乱了起来,金融区那边无数人在跳楼。
很多很多人上街游行,然后被军警驱散。
到后来军警也加入了游行的队伍。
他们占领了政府大楼,和各处官邸。
但进去的时候,这个国家的高层已经消失不见。
他们打砸抢一通后,什么都没有改变。
接着打砸抢蔓延到了街市,到处都是爆炸和火光。
超市空了、面包店空了、副食店空了。
后来电也没有了,整个城市陷入了黑暗。
好在还有水和燃气。
好在,还有彼此。
好在……又多了一位天使……
——
其实,这一切都源自十天前把小女孩吓坏了的那场爆炸。
或者说,源自更久远的过去……
在十天前。
利巴嫩贝鲁特港。
一场大爆炸摧毁了利巴嫩85%的粮食储备。
并将最大,也是唯一控制在利巴嫩政府手中的港口摧毁殆尽。
这到底是是事故还是人为,还在调查中。
但利巴嫩政府已经无力调查了。
这场大爆炸已经将本就岌岌可危的利巴嫩经济直接推入深渊。
回想在不甚遥远的1997年。
利巴嫩实行了“黎镑与美元挂钩”政策,靠高达20%的利率吸引侨汇和外资,建立起发达的银行业和繁荣的旅游业。
迅速的富裕了起来,变成了赫赫有名的中东小巴黎。
而与之相对应。
农业和工业的比重从接近40%急剧萎缩到不足5%,导致92%的粮食都依赖进口。
利巴嫩政府却并不在意,只要有钱,什么买不来呢?
可惜,真到了关键时刻,有钱什么也买不到。
另外,如果没有钱了呢?
当世界动荡起来,所有投资人和机构都在锁紧投资储存现金。
当2019年起,利巴嫩侨汇从120亿美元骤降至65亿美元时,这个看似坚固的空中楼阁已经变成摇摇欲坠的危房。
只能靠举债来维持。
短短几年欠下了大量外债,债务占gdp比重达到97.2%,把全国卖了都不够还债。
唯有借新债还旧债,玩起走钢丝。
利巴嫩每月需要进口12万吨小麦,而随着粮价的飞速上涨,迅速耗尽了仅有的外汇储备。
再加上一场大爆炸。
物理意义上的大爆炸。
轰!
85%的存粮消失殆尽。
这个几乎放弃农业生产的国家根本无法应对这一冲击。
轰!
唯一的港口彻底瘫痪。
这个几乎所有基本生活物资都依赖外部供应的国家,没有了港口,一切都没了。
最后的危房随着一声爆炸……塌了。
首先就是粮价飞涨,短短几天,面包价格暴涨了200倍。
接着燃料储备耗尽后,全国停电。
所有人都走上街头。
政府高官跑路,公务员发不出工资站到了游行者一方。
公共交通崩溃,垃圾处理崩溃,排水系统崩溃,医疗系统崩溃,治安崩溃、消防崩溃……整个国家崩溃。
唯一还在蓬勃发展的产业是黑市。
为了应对利巴嫩危机,国际社会积极响应。
五常之一的东方在第一时间用运输机送去400吨包括医疗用品和食品在内的救援物资
但对一个七百多万人口的国家来说。
这点东西杯水车薪。
至于为什么不用船运?
因为港口没有了啊。
利巴嫩只有一个港口么?
并不是,南部还有两个港口。
不过那两个港口在奶茶店的控制下,奶茶店是被制裁着的,运不过去。
东方多次呼吁,暂时解除对奶茶店的制裁,先解决人道主义危机,让粮食运进去。
但数次投票均未被通过。
西方的“文明社会”不断的呼吁啊,祈福啊,声势浩大。
但什么都没做。
不对,也不能说什么都没做。
利巴嫩央行宣布破产了。
原因是债务违约。
有一笔高达六亿美元的外债即将到期,利巴嫩央行申请延期。
按理说,应该是给延期的,毕竟现在遇到这么大的事情嘛,本着人道主义精神,也该延期个两三年,甚至减免一些。
但是,延期申请没有被通过。
再次借债同样没有通过,借新债还旧债都不行。
利巴嫩只得宣布债务违约,还不上了。
轰,第二颗大炸弹爆炸。
经济彻底崩溃。
金融体系彻底崩溃,货币开始疯狂贬值。
黑市汇率从最初的1500黎镑兑1美元,暴跌至15万黎镑兑1美元。
民众的存款被冻结,账户里的钱成了无法使用的数字。
通货膨胀率在短短几天内暴涨200%。
货币沦为废纸。
钱买东西都买不到,退回到以物易物的时代……
——
小女孩重新找回的温暖只持续了短短几天。
老夫妇一辈子的积蓄化作废纸,银行里的存的一点外币也取不出来。
随着家里的食物吃完后。
老夫妇被迫变卖家产。
先是压箱底的衣服、被褥,接着是金银细软,然后是家具、电器。
能卖的全卖了。
短短的不到一周,原本温馨的小家已经变得家徒四壁。
最开始的时候,一条金项链还能换来一袋子面包,两老一小吃的都少,还够维持一天所需。
而两天后,老妇人结婚时候佩戴过的,祖传的一整套绿宝石首饰,只换回来三个小小的面包,仅能果腹。
而在第五天,家里有的家具、电器,连水龙头和灯泡都被拆走了。
老夫妇所有的家当。
只换来巴掌大的一块饼子。
非常干,非常硬。
电早已经没有了。
燃气在四天前也停了。
就连水……在两天前也因为能源不足,水泵无法运转,供水系统瘫痪和停掉了。
好在在停水前,老夫妇把家里所有的桶都装满了水。
还能坚持一段时间。
老先生在外面捡回来一个塑料盒,简单擦擦后。
把饼子掰碎扔进去,倒上凉水,泡成糊糊。
一家三口一点一点吃掉,这就是他们的最后一餐。
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
——
粮食这东西,和平年代根本不算什么,还弄个恩格尔系数算收入和食品支出。
真乱起来,蹿比火箭还快。
众所周知,缺少10%的粮食,不是粮价会涨10%这么简单。
而是会涨到10%的人饿死。
利巴嫩这次是一下子损失了85%的粮食,且没有补充。
他们没有农业,也没有耕地,自己不种粮食。
所以这场浩劫,真的要涨价涨到85%的人都被饿死才会结束么?
至于囤积居奇的,已经不重要了,那一点在浩劫面前根本算不得什么。
中东的繁荣典范已经沦为一片废墟……
就如同在东方发生过的。
1942。
在那个1942,一斤小麦,涨到了二十二块大洋,而一亩最好的水浇地,只不过十块大洋。
两亩田只能换一斤麦子。
人就更不值钱了,一块大洋买俩大姑娘。
男人?男人不值钱,给碗照的见人影的杂粮粥就跟着走。
不过人为了活着,自会去寻找出路。
当所有能卖的东西都贱卖完了之后,接下来就该逃荒了。
幸运的话,逃到有粮食的地方。
还能活下去。
不幸的话,在逃荒的路上卖儿卖女,易子而食,最后自己也倒在路边,变成别人走下去的食物。
——
老夫妇吃完最后一餐饭后,哄着小女孩裹着几件卖不掉的旧衣服睡下。
他们没有睡。
而是在黑暗中手拉着手,长吁短叹。
唉,不得不走了啊。
好消息是,利巴嫩是个小国。
贝鲁特距离西部的利叙边境只有八十公里,即便是走,两天也走到了。
坏消息是,西边的邻居不让过。
老先生去黑市换东西时候打听来的消息。
说是西边边境封锁了,不允许过去。
在边境堵了几十万人,进不能进,退不能退,非常的乱。
就跟一个大火药桶一样,有一点火星就会爆炸。
他们两个老的,还带着一个小的,过去太危险。
即便是能过去边境,真的能有吃的么?
唉。
隔壁也惨啊。
农业区、石油产区全被恐怖组织占领着,政府没钱,连军队的工资都发不出,每年都在裁军。
从三十万人裁撤到了现在的不足十万人,还要继续裁撤。
都是没钱闹的。
隔壁每年收入8.32亿美元,光买粮食就要支出七亿美元,用来给两千万国民提供便宜的大饼,勉力维持着,能活着。
再涌进六百万利巴嫩人,他们也得崩溃。
往南去的话……
南边是奶茶店的地盘,距离倒是更近,就在贝鲁特南郊,距离还不到四十公里。
但是那里有最后一支还没崩溃的利巴嫩军队守着。
他们真的会开枪。
唉。
何去何从啊。
唉。
粮食,哪里有粮食啊。
——
“粮食,哪里有粮食!!”
帝都的作战室里同样也在发愁。
一张大大的世界地图就挂在墙上。
上面画面了各种线条和圈圈,粗的细的红的绿色一层迭一层,连本色都快看不出来了。
李叔怒气冲冲站在地图前,当着众多智库专家的面。
一拳头砸在利巴嫩的位置。
在会议室里大声咆哮。
“粮库大爆炸,港口瘫痪,外面的粮食运不进去。”
“央行破产,经济崩溃,货币沦为废纸,有钱也不出去。”
“釜底抽薪啊这是。”
随后往西横着一斩。
“六百万!足足六百万饥饿人口,绝对会冲破利叙边境,连带着叙国也得搞崩溃。”
“叙国可是有两千多万人啊!!”
随后又从叙国位置往上往右向下随便划拉好几道。
“然后就是滚雪球,向北的土鸡,向东的两伊,向南海合会这一大片,连锁反应全得玩完。”
“即便玩不完也够喝一壶的。”
这都什么词啊。
周围听着的人里有个刚想笑。
被李叔敏锐发现狠狠一瞪。
接着重重一拳砸在地图上。
“还笑。他们第一个目的达成了你知道么!”
“我们挑起的事端,我们推高的粮价,我们害死了几百万,几千万人。”
“媒体都在人家手里,他们说什么是什么,被搞乱的这些国家的人不会听咱们怎么讲,他们只会相信自己看见的。”
“只知道自己生活越来越惨,有个锅赶紧甩。”
他是懂阴阳怪气的。
随后李叔又画了一个大圈。
包裹进整个中东。
“中东乱了,迪拜、沙特、卡塔尔,咱们好不容易打开的局面彻底完蛋!”
说到这里。
李叔顿了一下,长长的吐出一口气。
“而他们的第二个目的……”
李叔一边说着,一边手指从中东绕了个大圈,沿着地中海指向欧洲。
“在这里——欧洲!”
“中东一乱,必然会再次出现难民潮,大量难民涌入欧洲,又必然会造成社会动荡。”
“而动荡的地方是没法做生意的,欧洲资金必然会大量出逃,他们随便截下一小撮,就够补上窟窿。”
“推高粮价赚不到多少钱,欧公子才是真有钱的。”
“至于中途会死多少人,根本不在他们考虑范围内。”
李叔是越说越气。
又是一拳头重重锤在地图上。
“阳谋,赤裸裸的阳谋。”
“第三世界国家,你们都看看,这就是挑战霸权的下场,这就是跟着东方的下场,看看你们谁敢!”
“他们搞不定我们,但对搞上国家,顷刻间完蛋!”
“看看谁还敢!”
会议室里。
一时间寂静无声。
自从港口大爆炸后。
对方一切的谋划都被推断了出来。
这是以点带面,一局大棋。
手段是真狠啊,不出则以,一出必杀。
所有的三项目的,全部达成,而且比预想中的还要夸张,还要来的猛烈和扩大。
一环套着一环完全是被大势推动。
他们所做的,只不过点燃一个小火星。
火药桶自己就爆开了。
果然是个厉害的对手。
良久。
老周才沉声说道:“所以,要在最开始,在现在,就打断他们的计划。”
他说话的时候,面色阴沉,黑如锅底。
已经不吝啬以最大的恶意来猜测他们了,没想到还能更恶劣。
拿几千万人的生命当做武器。
只为保住他们的所谓霸权,继续坐在全世界人的头顶作威作福。
这是人能干出来的事?
简直就不是人!
“打断他们的计划好办,把粮食运过去就行,问题是怎么运、从哪儿运,什么时候运。”
李叔说话的时候脸色也是阴沉着。
眉头不自觉的越皱越深。
事情发生之后,一直都在考虑解决办法。
头脑风暴搞了好好几回了。
现在只剩下这三个问题解决不了。
“是啊,怎么运啊。”老周也沉默了,走到地图边,指着贝鲁特港,“港口炸了,短时间内无法通行。”
手往下一指,“这里有两个港口,但是被制裁着,没几个国家敢运。”
“从咱们这儿运粮呢?”有人举手提问。
“少量人道主义救援还可以,大批量运粮……”老周摇摇头,“难!”
接着又解释说:“咱们虽然不用顾忌什么制裁,本来也没支持。但是隔着万里之遥,远水解不了近渴,而且也没有理由啊。”
“那边实在太远了。”
“即便现在就装船,运输,过去最起码也要一个多月,这还是没有阻碍的情况下。”
“但是用不了半个月,利巴嫩准崩,雪球就滚起来了。”
老周的话说完。
现场又陷入了沉默。
又过了良久。
有人开口问道:“周边呢?附近有没有粮食?”
这回是李叔站了出来,摇了摇头。
手放在地图上,一个一个国家点了过去。
“叙国和伊国别想,粮价涨成这样,他们也要崩了。”
“埃及没戏,他们已经崩了,还是沙特临时给了四十亿美元续的命。”
“波斯有粮,但是陆路运输,又隔着战乱地区,大批运粮肯定过不去。”
“大毛在打仗,根本顾不上。”
“海合会这帮子更没戏,他们都不产粮食,全是沙漠。”
说到了这里,李叔叹了口气,“唉,要是小骆在迪拜搞的农场在前两年动工就好了,没准还能撑一把。”
提起小骆。
看着地图。
老周突然想到了什么。
“不对,有个地方有粮食,而且很近。”
说着,老周走上前,在阿拉伯半岛最下面点了一下。
并且好似福至心灵般眼前一亮。
一通,全通了。
神秘兮兮的笑着说道,“能运二手车,就能运粮。”
——
(本章完)
小女孩的运气不错。
在街头流浪了三天后,被一对好心的老夫妇捡回了家。
一间在平民区,有点小,但很温馨的小房子里。
小女孩久违的吃到一顿热乎饭,还有了一杯热热的牛奶。
吃完饭后,老妇人在炉灶上烧了一壶水,给小女孩擦干净身体,包扎好了伤口。
脸颊上也涂抹了药膏。
又给她脱掉了那件原本漂漂亮亮,但已经撕扯的破破烂烂的小裙子。
换上了一件宽宽大大却很柔软的衬衫。
躺进暖和的被子里,感受着久违的温暖,进入了梦乡。
但是很快。
小女孩在睡梦中不自觉叫着妈妈,流出的泪水打湿了枕巾……
在摇曳的烛光中,老夫妇看着自己捡回来的可怜的小女孩,两只温暖的手握在一起,发出一声幽幽叹息。
“唉,到底是怎么了……”
小女孩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她不知道她的家为什么没有了。
也不知道她的爸爸妈妈为什么没了。
连老夫妇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他们只知道突然就乱了起来,金融区那边无数人在跳楼。
很多很多人上街游行,然后被军警驱散。
到后来军警也加入了游行的队伍。
他们占领了政府大楼,和各处官邸。
但进去的时候,这个国家的高层已经消失不见。
他们打砸抢一通后,什么都没有改变。
接着打砸抢蔓延到了街市,到处都是爆炸和火光。
超市空了、面包店空了、副食店空了。
后来电也没有了,整个城市陷入了黑暗。
好在还有水和燃气。
好在,还有彼此。
好在……又多了一位天使……
——
其实,这一切都源自十天前把小女孩吓坏了的那场爆炸。
或者说,源自更久远的过去……
在十天前。
利巴嫩贝鲁特港。
一场大爆炸摧毁了利巴嫩85%的粮食储备。
并将最大,也是唯一控制在利巴嫩政府手中的港口摧毁殆尽。
这到底是是事故还是人为,还在调查中。
但利巴嫩政府已经无力调查了。
这场大爆炸已经将本就岌岌可危的利巴嫩经济直接推入深渊。
回想在不甚遥远的1997年。
利巴嫩实行了“黎镑与美元挂钩”政策,靠高达20%的利率吸引侨汇和外资,建立起发达的银行业和繁荣的旅游业。
迅速的富裕了起来,变成了赫赫有名的中东小巴黎。
而与之相对应。
农业和工业的比重从接近40%急剧萎缩到不足5%,导致92%的粮食都依赖进口。
利巴嫩政府却并不在意,只要有钱,什么买不来呢?
可惜,真到了关键时刻,有钱什么也买不到。
另外,如果没有钱了呢?
当世界动荡起来,所有投资人和机构都在锁紧投资储存现金。
当2019年起,利巴嫩侨汇从120亿美元骤降至65亿美元时,这个看似坚固的空中楼阁已经变成摇摇欲坠的危房。
只能靠举债来维持。
短短几年欠下了大量外债,债务占gdp比重达到97.2%,把全国卖了都不够还债。
唯有借新债还旧债,玩起走钢丝。
利巴嫩每月需要进口12万吨小麦,而随着粮价的飞速上涨,迅速耗尽了仅有的外汇储备。
再加上一场大爆炸。
物理意义上的大爆炸。
轰!
85%的存粮消失殆尽。
这个几乎放弃农业生产的国家根本无法应对这一冲击。
轰!
唯一的港口彻底瘫痪。
这个几乎所有基本生活物资都依赖外部供应的国家,没有了港口,一切都没了。
最后的危房随着一声爆炸……塌了。
首先就是粮价飞涨,短短几天,面包价格暴涨了200倍。
接着燃料储备耗尽后,全国停电。
所有人都走上街头。
政府高官跑路,公务员发不出工资站到了游行者一方。
公共交通崩溃,垃圾处理崩溃,排水系统崩溃,医疗系统崩溃,治安崩溃、消防崩溃……整个国家崩溃。
唯一还在蓬勃发展的产业是黑市。
为了应对利巴嫩危机,国际社会积极响应。
五常之一的东方在第一时间用运输机送去400吨包括医疗用品和食品在内的救援物资
但对一个七百多万人口的国家来说。
这点东西杯水车薪。
至于为什么不用船运?
因为港口没有了啊。
利巴嫩只有一个港口么?
并不是,南部还有两个港口。
不过那两个港口在奶茶店的控制下,奶茶店是被制裁着的,运不过去。
东方多次呼吁,暂时解除对奶茶店的制裁,先解决人道主义危机,让粮食运进去。
但数次投票均未被通过。
西方的“文明社会”不断的呼吁啊,祈福啊,声势浩大。
但什么都没做。
不对,也不能说什么都没做。
利巴嫩央行宣布破产了。
原因是债务违约。
有一笔高达六亿美元的外债即将到期,利巴嫩央行申请延期。
按理说,应该是给延期的,毕竟现在遇到这么大的事情嘛,本着人道主义精神,也该延期个两三年,甚至减免一些。
但是,延期申请没有被通过。
再次借债同样没有通过,借新债还旧债都不行。
利巴嫩只得宣布债务违约,还不上了。
轰,第二颗大炸弹爆炸。
经济彻底崩溃。
金融体系彻底崩溃,货币开始疯狂贬值。
黑市汇率从最初的1500黎镑兑1美元,暴跌至15万黎镑兑1美元。
民众的存款被冻结,账户里的钱成了无法使用的数字。
通货膨胀率在短短几天内暴涨200%。
货币沦为废纸。
钱买东西都买不到,退回到以物易物的时代……
——
小女孩重新找回的温暖只持续了短短几天。
老夫妇一辈子的积蓄化作废纸,银行里的存的一点外币也取不出来。
随着家里的食物吃完后。
老夫妇被迫变卖家产。
先是压箱底的衣服、被褥,接着是金银细软,然后是家具、电器。
能卖的全卖了。
短短的不到一周,原本温馨的小家已经变得家徒四壁。
最开始的时候,一条金项链还能换来一袋子面包,两老一小吃的都少,还够维持一天所需。
而两天后,老妇人结婚时候佩戴过的,祖传的一整套绿宝石首饰,只换回来三个小小的面包,仅能果腹。
而在第五天,家里有的家具、电器,连水龙头和灯泡都被拆走了。
老夫妇所有的家当。
只换来巴掌大的一块饼子。
非常干,非常硬。
电早已经没有了。
燃气在四天前也停了。
就连水……在两天前也因为能源不足,水泵无法运转,供水系统瘫痪和停掉了。
好在在停水前,老夫妇把家里所有的桶都装满了水。
还能坚持一段时间。
老先生在外面捡回来一个塑料盒,简单擦擦后。
把饼子掰碎扔进去,倒上凉水,泡成糊糊。
一家三口一点一点吃掉,这就是他们的最后一餐。
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
——
粮食这东西,和平年代根本不算什么,还弄个恩格尔系数算收入和食品支出。
真乱起来,蹿比火箭还快。
众所周知,缺少10%的粮食,不是粮价会涨10%这么简单。
而是会涨到10%的人饿死。
利巴嫩这次是一下子损失了85%的粮食,且没有补充。
他们没有农业,也没有耕地,自己不种粮食。
所以这场浩劫,真的要涨价涨到85%的人都被饿死才会结束么?
至于囤积居奇的,已经不重要了,那一点在浩劫面前根本算不得什么。
中东的繁荣典范已经沦为一片废墟……
就如同在东方发生过的。
1942。
在那个1942,一斤小麦,涨到了二十二块大洋,而一亩最好的水浇地,只不过十块大洋。
两亩田只能换一斤麦子。
人就更不值钱了,一块大洋买俩大姑娘。
男人?男人不值钱,给碗照的见人影的杂粮粥就跟着走。
不过人为了活着,自会去寻找出路。
当所有能卖的东西都贱卖完了之后,接下来就该逃荒了。
幸运的话,逃到有粮食的地方。
还能活下去。
不幸的话,在逃荒的路上卖儿卖女,易子而食,最后自己也倒在路边,变成别人走下去的食物。
——
老夫妇吃完最后一餐饭后,哄着小女孩裹着几件卖不掉的旧衣服睡下。
他们没有睡。
而是在黑暗中手拉着手,长吁短叹。
唉,不得不走了啊。
好消息是,利巴嫩是个小国。
贝鲁特距离西部的利叙边境只有八十公里,即便是走,两天也走到了。
坏消息是,西边的邻居不让过。
老先生去黑市换东西时候打听来的消息。
说是西边边境封锁了,不允许过去。
在边境堵了几十万人,进不能进,退不能退,非常的乱。
就跟一个大火药桶一样,有一点火星就会爆炸。
他们两个老的,还带着一个小的,过去太危险。
即便是能过去边境,真的能有吃的么?
唉。
隔壁也惨啊。
农业区、石油产区全被恐怖组织占领着,政府没钱,连军队的工资都发不出,每年都在裁军。
从三十万人裁撤到了现在的不足十万人,还要继续裁撤。
都是没钱闹的。
隔壁每年收入8.32亿美元,光买粮食就要支出七亿美元,用来给两千万国民提供便宜的大饼,勉力维持着,能活着。
再涌进六百万利巴嫩人,他们也得崩溃。
往南去的话……
南边是奶茶店的地盘,距离倒是更近,就在贝鲁特南郊,距离还不到四十公里。
但是那里有最后一支还没崩溃的利巴嫩军队守着。
他们真的会开枪。
唉。
何去何从啊。
唉。
粮食,哪里有粮食啊。
——
“粮食,哪里有粮食!!”
帝都的作战室里同样也在发愁。
一张大大的世界地图就挂在墙上。
上面画面了各种线条和圈圈,粗的细的红的绿色一层迭一层,连本色都快看不出来了。
李叔怒气冲冲站在地图前,当着众多智库专家的面。
一拳头砸在利巴嫩的位置。
在会议室里大声咆哮。
“粮库大爆炸,港口瘫痪,外面的粮食运不进去。”
“央行破产,经济崩溃,货币沦为废纸,有钱也不出去。”
“釜底抽薪啊这是。”
随后往西横着一斩。
“六百万!足足六百万饥饿人口,绝对会冲破利叙边境,连带着叙国也得搞崩溃。”
“叙国可是有两千多万人啊!!”
随后又从叙国位置往上往右向下随便划拉好几道。
“然后就是滚雪球,向北的土鸡,向东的两伊,向南海合会这一大片,连锁反应全得玩完。”
“即便玩不完也够喝一壶的。”
这都什么词啊。
周围听着的人里有个刚想笑。
被李叔敏锐发现狠狠一瞪。
接着重重一拳砸在地图上。
“还笑。他们第一个目的达成了你知道么!”
“我们挑起的事端,我们推高的粮价,我们害死了几百万,几千万人。”
“媒体都在人家手里,他们说什么是什么,被搞乱的这些国家的人不会听咱们怎么讲,他们只会相信自己看见的。”
“只知道自己生活越来越惨,有个锅赶紧甩。”
他是懂阴阳怪气的。
随后李叔又画了一个大圈。
包裹进整个中东。
“中东乱了,迪拜、沙特、卡塔尔,咱们好不容易打开的局面彻底完蛋!”
说到这里。
李叔顿了一下,长长的吐出一口气。
“而他们的第二个目的……”
李叔一边说着,一边手指从中东绕了个大圈,沿着地中海指向欧洲。
“在这里——欧洲!”
“中东一乱,必然会再次出现难民潮,大量难民涌入欧洲,又必然会造成社会动荡。”
“而动荡的地方是没法做生意的,欧洲资金必然会大量出逃,他们随便截下一小撮,就够补上窟窿。”
“推高粮价赚不到多少钱,欧公子才是真有钱的。”
“至于中途会死多少人,根本不在他们考虑范围内。”
李叔是越说越气。
又是一拳头重重锤在地图上。
“阳谋,赤裸裸的阳谋。”
“第三世界国家,你们都看看,这就是挑战霸权的下场,这就是跟着东方的下场,看看你们谁敢!”
“他们搞不定我们,但对搞上国家,顷刻间完蛋!”
“看看谁还敢!”
会议室里。
一时间寂静无声。
自从港口大爆炸后。
对方一切的谋划都被推断了出来。
这是以点带面,一局大棋。
手段是真狠啊,不出则以,一出必杀。
所有的三项目的,全部达成,而且比预想中的还要夸张,还要来的猛烈和扩大。
一环套着一环完全是被大势推动。
他们所做的,只不过点燃一个小火星。
火药桶自己就爆开了。
果然是个厉害的对手。
良久。
老周才沉声说道:“所以,要在最开始,在现在,就打断他们的计划。”
他说话的时候,面色阴沉,黑如锅底。
已经不吝啬以最大的恶意来猜测他们了,没想到还能更恶劣。
拿几千万人的生命当做武器。
只为保住他们的所谓霸权,继续坐在全世界人的头顶作威作福。
这是人能干出来的事?
简直就不是人!
“打断他们的计划好办,把粮食运过去就行,问题是怎么运、从哪儿运,什么时候运。”
李叔说话的时候脸色也是阴沉着。
眉头不自觉的越皱越深。
事情发生之后,一直都在考虑解决办法。
头脑风暴搞了好好几回了。
现在只剩下这三个问题解决不了。
“是啊,怎么运啊。”老周也沉默了,走到地图边,指着贝鲁特港,“港口炸了,短时间内无法通行。”
手往下一指,“这里有两个港口,但是被制裁着,没几个国家敢运。”
“从咱们这儿运粮呢?”有人举手提问。
“少量人道主义救援还可以,大批量运粮……”老周摇摇头,“难!”
接着又解释说:“咱们虽然不用顾忌什么制裁,本来也没支持。但是隔着万里之遥,远水解不了近渴,而且也没有理由啊。”
“那边实在太远了。”
“即便现在就装船,运输,过去最起码也要一个多月,这还是没有阻碍的情况下。”
“但是用不了半个月,利巴嫩准崩,雪球就滚起来了。”
老周的话说完。
现场又陷入了沉默。
又过了良久。
有人开口问道:“周边呢?附近有没有粮食?”
这回是李叔站了出来,摇了摇头。
手放在地图上,一个一个国家点了过去。
“叙国和伊国别想,粮价涨成这样,他们也要崩了。”
“埃及没戏,他们已经崩了,还是沙特临时给了四十亿美元续的命。”
“波斯有粮,但是陆路运输,又隔着战乱地区,大批运粮肯定过不去。”
“大毛在打仗,根本顾不上。”
“海合会这帮子更没戏,他们都不产粮食,全是沙漠。”
说到了这里,李叔叹了口气,“唉,要是小骆在迪拜搞的农场在前两年动工就好了,没准还能撑一把。”
提起小骆。
看着地图。
老周突然想到了什么。
“不对,有个地方有粮食,而且很近。”
说着,老周走上前,在阿拉伯半岛最下面点了一下。
并且好似福至心灵般眼前一亮。
一通,全通了。
神秘兮兮的笑着说道,“能运二手车,就能运粮。”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