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新生代整顿酒桌陋习!
  第314章 新生代整顿酒桌陋习!
  钟导开的这场庆功宴很有意思。
  邀请媒体记者跟行业人士都是默认的规则,当然,你也可以不邀请,就当做是剧组内部的庆功宴。
  只是《筑梦者》取得的成绩已经是今年七八月份暑期档的第二名,再加上钟导的名气,注定要大办一场,从来没想过只搞个小的。
  有意思是在,钟导还邀请了盛隆影业的人!
  当媒体记者看见盛隆影业的代表后,都不由大吃一惊,悄悄聚在一起讨论:“钟导这是吹得什么风啊?”
  “钟导怎么把盛隆影业的人邀请来了,就不担心他们砸场子吗?”酒店另外一个包厢里,徐雯雯今天特意从忙碌的通告里挤出点时间,盛装打扮出席庆功宴。
  不仅是徐雯雯,其他演员也全都赶了过来,皆是盛装出席,没有一个人请假。
  这叫“奋斗不必在我,但输赢必定有我”!
  徐雯雯说的这话,其他演员也听到了,都竖起耳朵听锦梨回答。
  在她们眼里,锦梨跟导演是一路人,一条心,锦梨就是导演的喉舌。
  锦梨微微一笑,反问道:“你怎么就觉得,盛隆影业是过来找茬的?”
  徐雯雯眼睛一转:“难道是过来求和?”
  这话一出,她自己都愣了。
  对啊,为什么不能是求和?
  在商言商,生意场上没有永远的敌人。
  钟导已经凭借《筑梦者》证明自己也是有商业价值的,能够把文艺片拍出商业片的成绩。
  那哪个电影院,会拒绝这种导演的作品?
  所以,这次盛隆影业过来,真的是为了求和?
  徐雯雯特意压低声音问:“锦梨,等会是不是有好戏看了?”
  锦梨笑而不语。
  她大概能猜到钟导的想法。
  有仇不报非君子,只是撤档算什么,这次钟导还非要当着那么多媒体记者的面,逼盛隆影业的负责人给他道歉!
  名导有名导的威严与底气,什么时候一个电影院的负责人也能对他们吆三喝五了。
  虽然钟导没有在庆功宴上开直播,但有那么多媒体记者在,在庆功宴上发生什么消息,第二天业内该知道的,全都会知道。
  锦梨不由在心里感叹:钟导真是记仇啊!
  她对钟导的做法不予置评,但结结实实学到了如何解气的手段。
  锦梨低声说:“等会多吃饭,少说话。”
  徐雯雯忙不迭点头。
  庆功宴一开始,钟导上台发表讲话,只是讲了十几分钟,就让大家动筷。
  动筷才是要来惊喜的时候。
  钟导就坐在主桌上,锦梨跟徐雯雯也在这一桌上,刚吃没多久,盛隆影业的段宇材经理带着两个人过来。
  三个人,人手一杯子的白酒,站到钟导面前,先干为敬。
  一口闷之后,段宇材脖子跟脸已经红了,低头跟钟导道歉:
  “对不起,我有眼不识泰山,判断不出《筑梦者》的成就,钟导,我跟您说声抱歉!”
  钟文台没有站起身,连眼风都没往旁扫一眼,淡淡地说:
  “别喝酒,尤其是白酒,我这里不兴灌酒这一套,喝酒喝多了还伤身体,你要是喝进icu我还得给你付医药费。”
  这话听着挺正常的,好像也不是不接受道歉的意思。
  但其实潜台词是——
  你哪怕在这里喝进icu,也消除不了我心里的怒火!
  段宇材听到这番话,脸色都变了,“钟导、我、我……”
  钟文台又道:“别站在这儿,显得我欺负人。”
  周围同行的目光如刀锋般射来,段宇材脸色一阵变化,脑海里想到了今天当着总裁的面下的军令状。
  如果今天不能获得钟文台的原谅,他这个经理也当到头了!
  就连之前推荐他坐上来的亲戚,也会被撸下去!
  段宇材额头冷汗涔涔,今天这事他必须给解决,不然他也在盛隆待不下去了,想到去年刚贷款买的房,今年刚提的新车,还有妻子肚子里刚怀了一个……
  段宇材神色一激动,双腿忽然发软,硬生生“砰”地跪在了地面。
  “钟导,对不起,是我见识浅薄,看不出您拍的电影,是我小人有眼无珠,对不起,我这就给您赔罪……”
  “哇——”
  锦梨听到了周围的轻呼,还有他跪下时闪起的快门,心里轻呼了口气,商业场上的竞争,就是这么残酷。
  这是她头一次感受到如此残酷的竞争法则。
  合作得好,双赢。
  合作不好,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今天这件事,也让锦梨在以后的投资中更加谨慎,更偏好“以小博大”,而不是随随便便就梭哈押注大制作。
  -
  钟导最终还是原谅了段宇材。
  这一跪看样子把他也给“吓”到了,怔了好几分钟才站起身将人亲自扶起,语重心长地说道:
  “既然电影鉴赏不行,就好好学习一番,补充相关的知识,不要随便给电影安排档期了。”
  这一番话,也被周围的媒体记者全都听见了。
  有人轻啧了声,跟自己人讨论:“钟导虽然原谅了,但还是把人从现在的位置撸了下来,以后都不能坐上这个位子了。”
  有人问:“盛隆影业就这么没骨气?”
  另一人嗤笑道:“影院要什么骨气,票房不好第二天就能把电影排期给变动,哪怕你跪下来求都没用。票房要是好,更能把影片捧到天上去!”
  “电影院跟导演就是鱼和水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但谁也奈何不了谁。就是段宇材这个蠢货,让盛隆影院今年少赚几个亿啊!”
  听八卦有意思,但听久了又没意思。
  锦梨听了一会儿,就不想听了,就没点新鲜的瓜能说。
  只是很快,就有人找瓜找上了她。
  锦梨吃完后,本想直接离场,但钟导很看好她,让她先等等,要给她引荐一些大导演。
  于是她留到了最后。
  此时,媒体记者已经走了一半,但剧组全体成员还是留在原地。
  导演还在呢,名气最大的演员也没走,她们这些小演员更加不敢走。
  钟导带着锦梨去认识人,锦梨手里拿着的是雪碧。
  倒在玻璃杯,看上去很像是白酒,但仔细一看,就知道是饮料。
  钟导认识的导演,要么是同为大导演的层次,要么就是已经有过代表作的中上层。
  他们看见钟导带着锦梨过来,眼眸微闪,就知道钟导是想要捧锦梨进电影圈了。
  电影最核心的圈子,也是要有人引才能走进去的。
  每年的好片子就这么点,基本都是好团队给制作出来的,偶尔一些被小团队抓住机会,但大部分都是在场这批人制作出来的。
  大家认识的演员这么多,其中有演技有实力更有性价比的演员多的是,凭什么就要介绍给锦梨?
  除非有人愿意带她进去,她才能接触更核心的资源。
  所以哪怕是一线明星,也有分三六九等。
  不是只要人气足够高,就能够在娱乐圈里碾压横扫的。
  没看三月天人气这么旺,但终究一部影视圈的大制作都没接到吗?
  这些导演不知道“粉丝经济”,不知道“偶像效应”?
  他们当然知道,早就有人尝试试水。
  但电影圈子跟别的圈子不同,不是靠人气热度就能走到巅峰的,电影圈是人脉与实力至上的地方。
  没人脉没实力,明星基本就够不上大制作。
  有人脉没实力,能在大制作当个漂亮瓶。
  没人脉有实力,但有人气,还能靠着面试过五关斩六将一步步胜出。
  人脉、实力、名气,这三种都有的明星,在圈里实在是太多了,所以很多资源根本流不出外边。
  而且说句不好听的,没有演技的明星,就连自家粉丝都不买账,票房低得可怜。
  带带货当个代言人还行,想拍电影还真的需要点实力。
  本来互相认识人,大家都开开心心的,锦梨喝饮料也没人说,偏偏出现了个小插曲。
  有个大导演当众笑呵呵地点了锦梨一句,纯粹看锦梨拿饮料带酒不爽,觉得没被尊重,于是说道:
  “你怎么还喝饮料,是看不起我们吗?”
  锦梨笑盈盈地说:“不是,导演,我身体不好,不能喝酒,我参加每一场宴会,哪怕是去参加芳菲的国际秀场,结束后都没喝酒。”
  那个大导演意味深长地“哦”了声,轻描淡写道:“身体不好,还是别拍戏了,拍戏伤身。”
  锦梨也笑笑地说:“你说得对,所以我原本打算一年只接一部戏,剩下时间都好好休息。
  但导演们很有诚意地亲自上门,不嫌我身体差,既然如此,我就拍了。”
  潜台词就是:不是我求着你们给我戏拍,而是你们求着我拍!
  媒体都不由支棱起耳朵,眼神频频扫向这边,都觉得精彩。
  这件事只当做个小插曲,明面上导演们都不在意,钟导也带她去看后面的导演。
  但锦梨明显态度能感觉到,这些导演对她的态度没有一开始那么热情。
  她很快就想明白,不喝酒这件事,得罪人了!
  离开庆功宴的包厢,徐雯雯特意找了个空的时间,把锦梨拉去角落里说话。
  她比锦梨自己更着急,声音焦虑:“怎么办啊,你是不是得罪那些大导演了?”
  锦梨十分淡定道:“没事,不用在意。”
  徐雯雯跺了跺脚:“怎么能不在意,这关乎你的前途!”
  锦梨对她好,她自然也对锦梨好,把锦梨的事看得很重。
  锦梨拍了拍她的手臂,气定神闲地说:“我可以接受没人脉、没实力、甚至是没人气而与好电影擦肩而过,但如果只是因为我不喝酒就否决我,那就否决吧。
  一个演员能否拍好一部戏,居然是看能不能喝酒?这是哪门子的道理?”
  徐雯雯也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但是……
  锦梨说道:“没事,你放心吧。”
  不知想到了什么,她还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这几天芳姐打电话跟我说,找上我的电影太多了,挑都挑不过来。
  经过这件事,估计那些电影都不会想找我了,我也能喘口气。我不是跟他们开玩笑,我的身体不支持我每天都拍电影。”
  其实这件事对她的影响没想象中那么大。
  起码之前找上她的电影,都不在意她喝不喝酒。
  刚好这次把要求都说出来,以后找上她的电影,也不会让她喝酒。
  喝酒意味着什么?
  要应酬。
  应酬干什么?
  最大的可能是拉投资呗!
  要么就是为了满足导演掌控剧组的心思,硬是逼不喝酒的人喝酒,以显示自己的权威和演员的服从。
  锦梨早点说出来也挺好的,一开始就把原则确立了,之后那些妖魔鬼怪就不会找上门来了。
  她是女人,在应酬上天生就比男人占优势,但天生也容易吃亏。
  而恰好,锦梨就偏偏不愿意吃亏。
  徐雯雯看着她长叹一声,“你,你,唉——行吧!”
  她羡慕地说:“还是你自由,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混得不开心就随时退休!永远年轻,永远自由!”
  -
  钟导还要留下来应酬,锦梨在与那些大导演认识完后就离开了。
  芳姐离得近,亲自过来接她。
  她虽然没有参加庆功宴,但已经通过四面八方的嘴,了解到里面发生的事。
  锦梨看了她一眼,心里摸不准芳姐是知道了还是不知道。
  她没开口,芳姐反倒是主动开口了:“没事,别担心,大不了以后我们都接小制作,那些小导演可不会这么挑。”
  锦梨心底微松,这是知道了。
  她问:“你不会觉得可惜吗,可能以后再也接不了大制作了。”
  芳姐摇头:“不,我反而觉得你怼的好,锦梨你对你自己的商业价值还没有个清晰的概念。
  里面那群老古板,还沉浸在过去的时代,以为只要剧本好演员演技好就能起来,但现在是网络大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
  他们那套观念,套用在年轻的演员上,已经行不通了。不管他们想不想,已经起势的年轻明星,会好好教他们做人的。”
  芳姐一开始有过担心,但很快又觉得无所谓了。
  时代不一样了。
  以前导演可以呵斥辱骂明星,明星必须要兢兢业业拍戏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是流量为王的时代。
  既要有演技,又要流量,还要剧本好,才能促成全网大爆。
  这些大导都喜欢用老人拍戏,四平八稳,不出差错。
  但有多少个老演员还存在号召力?
  没看人家国际影后都跑去拍电视剧,结果电视剧大扑特扑,最后电影又不敢拍,只能上综艺了吗?
  还秉持着过去那套经验看待现在,是会落后的。
  现在的明星的确被“粉丝经济”捧得娇生惯养,不愿意吃苦,不认真拍戏。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
  明星意志主导下,某种陋习也会被改正。
  比如一定要演员应酬,陪喝酒陪吃饭……
  呵呵,拜拜您咧!
  晚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