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西风微软故人意
  西风微软故人意
  涿阳国。
  陵川城。
  西风渐深,天阔云远。
  气朗水清,黄绿绵延,正是出游的好时节。
  炎炎夏日里冷冷清清的城郊,如今却是游人不断。
  官道上,两辆马车对面而行,渐渐近了。
  其中一辆马车中的车帘并未遮挡,车中坐着一位黑绸绣缎、商贾模样的人。
  错肩而过时,瞥见是识得的人家,不免出声招呼。
  “可是楚教头吗?”
  闻得招呼,旁边的马车亦停了下来。
  撩起车帘,露出一张朗目英眉的脸,却是一个三十来岁的男子。
  “正是。”此人应道,”何庄主,这是从何而来?”
  “方去了汉蓟城,有些事务,如今正家去呢。”何庄主道,“楚教头这是何往?”
  “今日天和,带了内人与孩子们出城闲玩一回罢了。”楚教头道。
  “如此,就不扰您雅兴了,得闲再去拜访。”何庄主道。
  “便恭候尊驾。”楚教头道。
  于是两相别过,楚教头自带了家人前行。
  到得一处,远远闻得水流之声。
  其妻夏氏道:“看这里倒清净,前面便是河川,让他们几个在这儿玩耍一回吧。”
  “也好。”楚教头应道。
  于是夫妻二人领着三个孩子下了马车。
  两个男孩儿大些,一个十一、一个九岁。
  一个女孩儿,眼明如星,秀颜细唇,年方七岁。
  “玩儿去吧,都小心着点儿。”夏氏柔声微笑道。
  几个孩子便撒着欢儿地跑走了。
  小女孩儿脚程慢些,却也矫健,跟在两个哥哥身后顽皮。
  “看他们,都这么淘气。”夏氏微笑轻责。
  “都还是孩子嘛。”楚教头亦面含微笑。
  两人便在车边坐下,望着三个孩子在河岸边玩耍。
  说了一会儿话,抬头寻看三个孩子的身影。
  这一看不打紧,可惊出一身冷汗!
  只见小姑娘已爬上了一棵三人合抱的柳树,那柳树的枝桠伸展在河面之上,这孩子就抱着河面上的枝桠往前爬,要去捉那尖儿上停着的一直墨蓝蜻蜓!
  “榆儿!”夏氏惊呼道,“快下来!”
  楚教头亦是大惊,只喊一声:“榆儿别乱动!”
  提步便奔了过去。
  只闻得“啪”的一声,树枝霎时断折。
  “啊!”榆儿便向河中坠去。
  夏氏、楚教头大惊。
  两个哥哥大喊:“榆儿!”
  忽见一个身影闪过,榆儿突然落在了岸上。
  一人银灰素衫,长身而立。
  一面青色面具遮住了右边的半面脸颊。
  露出的左边脸上光洁之色如琉璃一般,俊美异常。
  “这位公子好身手。”楚教头向他抱拳道。
  夏氏一边道谢,一边拉过榆儿,连声问道:“刮到哪里了吗?摔着没有?”
  “娘,我没事。”榆儿嫩声道。
  歪头看了看方才救起自己之人,奇道:“大哥哥,怎么是你?”
  “榆儿,我们、又见面了……”那人向榆儿展开一个微笑。
  这微笑、已蕴藉着无数言语。
  “敢问这位公子如何称呼?”楚教头道。
  “幽绝。”
  正是幽绝。
  “幽公子,方才多谢援手。”楚教头道。
  “不必客气。”幽绝道。
  “方才公子所言,‘又见面了’,不知、是何意?”楚教头不解道。
  幽绝闻言,怔了一怔。
  榆儿却接了话,道:“那天我跟娘亲去姑母家里,回来的时候在一个漂亮的莲花池边见过呢。”
  幽绝望着榆儿,一时无话。
  “原来如此。”楚教头道。
  “是了,”夏氏道,“那天榆儿是跟我说来着,说是遇到了一个不太说话的大哥哥,我却没见到人。”
  “幽公子也是陵川人氏吗?”楚教头道。
  “不是。”幽绝道。
  “哦?”楚教头道,“不知在陵川是久居,还是暂留?”
  幽绝望了望榆儿,道:“暂居城中。”
  说话间,却起了一阵凉风。
  天色黯淡下来。
  再看天空中,乌云渐密。
  “老爷,看这天色,莫不是要变天了,不如早些回去吧。”夏氏道。
  “便回吧。”楚教头点了点头。
  与幽绝一揖,道:“在下纵威镖局总教头楚方直,日后若有差遣,必当效力。”
  “言重了。”幽绝亦与他一揖道。
  楚方直与夏氏便领着几个孩子往马车走去。
  “楚教头。”幽绝忽道。
  楚方直回身道:“幽公子,还有何指教?”
  “不敢当,”幽绝道,“只是有一事不明,还望指教。”
  “但言无妨。”楚方直道。
  “不知令嫒之名,是何人所赐?”幽绝道。
  楚方直闻言,捋了捋微须,道:“这个、说来也是件奇事。”
  “哦?此话怎讲?”幽绝道,两眼便紧望着他。
  “小女初生之时,手中握有一物,上面便镌着此名。”楚方直道。
  “所握者,不知是何物事?”幽绝奇道。
  “却是一只翠绿的竹编蜻蜓。” 楚方直道。
  幽绝闻言,愣怔无语。
  “幽公子?”楚方直唤道。
  幽绝回神,继而道:“不知那枚竹蜻蜓,现在何处?”
  “年月已久,已失了颜色,如今是内人收管。” 楚方直道。
  “原来如此。”幽绝道。
  “老爷,该走了。”夏氏领着孩子们已上了马车,探出头来道。
  “爹,快上车吧。”榆儿亦弹出头来喊道。
  “这就来了。”楚方直道,向幽绝告辞。
  幽绝便与他作别。
  楚方直上了马车,车夫调转马头。
  “大哥哥,有空来找榆儿玩。”榆儿向幽绝脆声道。
  幽绝只微微点了点头,目送着马车走远。
  待马车远得几乎不见了,便走入了路边的林木中。
  渐渐地愈行愈快,赶上马车后,便不疾不徐地走着。
  楚方直一家回转之后,幽绝独自回到城中居处。
  此屋便在楚家后街。
  沐浴之后,幽绝坐于窗前,拨亮烛光,取出一本经卷,凝神而观。
  当日袁丘将此经交付与他,他便不曾离身。
  当日越天城外之景,尤历历在目。
  他已深知佛法深邃,又与麒麟之气相合相生,更不敢疏慢。
  虽已熟稔于胸,仍勤谨诵读。
  幽绝在此几日,因榆儿并不常外出,他便也深居于此。
  过得几日,算来该是师父与榆儿之忌日,便启程往浣月回转。
  行至一处深山,闻得刀剑之声,不免驱马查看。
  却是几人围住一个男子,刀剑齐出,皆指其要害。
  那男子身上多处负伤,血流不止。
  此时寡不敌众,不过是勉强支撑。
  幽绝横杖在手,跃入重围。
  杖头却只是一个普通的圆状,未曾雕刻任何貌相。
  一根三尺余长的手杖舞开来,围截之人便拿捏不住,刀剑脱了手。
  “走!”
  只闻得一声,霎时便去了个干净。
  那男子险中得命,拖着伤处向幽绝道谢。
  “不必客气。”幽绝只道。
  望了望他满身伤痕,又道:“看兄台受伤不轻,在下有些祖传伤药,可助你愈合。”
  说着,取出一个湛蓝瓷瓶来。
  “如此,多谢了。”那人忙道谢,也是疼痛难忍,便凭幽绝替他上药。
  幽绝一手扶住他伤处,一手洒些药粉在上。
  扶住他的手暗暗催动麒麟之力,微微青光泛起,那人疼痛顿减。
  那人奇道:“公子此药甚是神奇,不知可否赐予在下一瓶?”
  “此为祖方,恕不能相赠。”幽绝道,“你已解了急痛,回至城中寻了大夫,自会好转。”
  说罢,自跃身上马而去。
  那人便在后向他揖了一揖,自去了。
  幽绝心中牵念陵川,昼夜不停。
  十日后,赶至驰天庄外。
  空山之中,只见黄绿参差,起伏如潮,并不见片瓦寸墙。
  幽绝单手伸展,入得界内,巍峨堂皇的宅院便在眼前。
  蟠龙雕金匾额上,“弛天庄”三字略有些褪色。
  进得庄来,惊觉庄中气息有异。
  此处如此隐秘,何人能来?
  心中不免疑猜。
  一面思想,一面朝庄中深处走去。
  那气息亦越来越浓起来。
  这气息……
  幽绝踏进一处庭院,高高的梧桐树下,立着一个熟悉的颀长身形。
  长箫静握,发色微霜。
  “子卿!”幽绝惊道。
  “幽绝,好久不见了。”子卿望着他微笑道。
  “你也回来看师父了吗?”幽绝亦向他笑道。
  “嗯。”子卿道,“你还和从前一般模样,我却已经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