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第168章 周瑜算什么东西?
  第168章 周瑜算什么东西?
  却是周瑜冷眼一撇诸葛亮。
  看着他身后五百个乞丐一样的兵马。
  却是不禁冷笑说道:
  “说好两家联盟,我江东三万兵马枕戈待旦。”
  “而诸葛先生却只带来数百老弱病残”
  “一个个面黄肌瘦的。”
  “这是准备去向曹军要饭吗?”
  周瑜这话,无意暗讽对方是在空手套白狼。
  毫无诚意,这叫哪门子的联盟抗曹?
  诸葛亮闻言却是笑道:
  “都督稍安勿躁,且听我一言。”
  于是也是面上带笑说道:
  好忽悠他们去拼命,吸引曹军的火力。
  “大都督但有需要,我方自然义不容辞1
  诸葛亮一听也来愣住了。
  “那可就大势不妙了1
  “我大军若过江,粮食兵器无一不缺。”
  想到这里,周瑜也是不由得怒道:
  “拿什么与曹军打消耗?”
  “你们可愿为我军提供补给?”
  周瑜见状也不再废话,只是一脸庄重说道:
  “如此,本督便放心了。”
  “大都督说的在理,些许辎重补给。”
  “待我君集结完备,便即刻渡河北上1
  “若是曹军从南郡发兵攻打我长沙。”
  “长江防线固然重要,然陆上城池也不得不防。”
  “我主屯兵巴陵,正是此意啊1
  “先生远道而来,且往后营安顿歇息吧。”
  “再绕后往武昌攻击江东腹心。”
  “要不然,等对岸的曹军熟悉水战。”
  “孔明说的轻巧!单凭口舌焉能击溃曹军?”
  “如今之势,当以水军之长与曹军决战1
  只想着让他们江东刚正面,吸引曹军的注意。
  “我等秣马厉兵以待天时,等曹军混乱之后。”
  “与其此时贸然决战,不如先让他们消耗一波。”
  “然如今秋风渐起,曹军又水土不服。”
  “想必不日必有染病者。”
  此时想了想,好像也不能光拿好处不干活哈。
  诸葛亮闻言却是一脸严肃。
  周瑜闻言却是冷哼一声,缓缓说道:
  还是要适当的做点什么。
  当下冷冷问道:“你等真有诚意?”
  “来时我主有言在先,两家精诚合作携手共进。”
  “先生以为,我等还有可胜之机吗?”
  “而我家主公率军渡过汉水,直取荆州腹心1
  周瑜一听差点被气笑了,这家伙出工不出力!
  “我军自然不会推辞。”
  “大都督率江东水军,正面击破曹贼。”
  诸葛亮闻言却是笑了笑说道:
  “大都督所言固然有理。”
  诸葛亮说的很认真,让周瑜差点信以为真。
  好让你们趁机占便宜?
  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如此水陆并进之下,曹军必然大败1
  郑重说道:“定无虚言1
  诸葛亮闻言也是面带喜色,当即拱手告退。
  可等他走出营帐之后。
  周瑜却是眼珠子一转,已然计上心头。
  翌日,刘备这边便是得到消息,周瑜大军已然开拔。
  长沙这边也没料到,孙权那边办事这般爽快!
  短短几日工夫,周瑜和程普的水军已开至陆口。
  两家成掎角之势,与江夏隔江相望。
  效率如此之高,令对岸的曹军防不胜防。
  刘备不禁大喜过望,忙派糜竺孙乾二人。
  带着数十头牛羊过江犒劳。      而周瑜则是毫不客气照单全收。
  可等二人回去捎一句话。
  请他们主公刘备亲自过江,商讨抗曹之事。
  关羽、张飞得知消息忿恨不已!
  他们大哥刘备虽然屡次受挫,但毕竟是天下诸侯之一。
  但毕竟身上挂着豫州牧左将军,宜城亭侯等头衔。
  而那周瑜算个什么东西?
  不过孙权麾下水师都督,一个杂牌的建威中郎将!
  更是位在关羽这位汉寿亭侯之下!
  这种晚生后辈,不先过来拜会他们大哥已然失礼。
  竟然如此傲慢不逊,要让他们大哥屈驾去见他?
  明摆着没把麾下诸将放在眼里!
  可就是麾下众人,大骂那周瑜狂妄无礼的时候。
  刘备本人倒是倒很坦然表示:
  毕竟是他们邀江东一起抗曹的。
  若拒而不往有失同盟之意。
  为解眼下之难,莫说是屈就周瑜。
  就算龙潭虎穴,他刘玄德亦愿往矣!
  如今大敌当前贵在同舟共济。
  量周瑜也不敢把他怎么样。
  甚至为展现诚意,刘备只带廖化魏延二人同往。
  三人乘一叶扁舟,顺江而下前往陆口大营。
  陆口乃长江南岸的一处重要港口。
  是处于江水汉水交汇之地,与夏口隔江相望。
  本来属江夏郡境内。
  但由于北方的曹军水军兵力不足。
  于是只得收缩防线固守北岸。
  周瑜大军便不费吹灰之力,得此处要冲建寨。
  而刘备几人从未到过这里。
  此时不禁被沿岸的风景所吸引。
  江水比北面的汉水平缓得多。
  陆口虽没有夏口那般喧闹,却多了几分宁静。
  尤其紧邻陆口有一片重峦叠嶂的群山。
  虽是深秋时节,毫无萧索之气。
  却松柏繁茂绿意盎然。
  刘备观览着沿岸的景色风光。
  心下不禁感慨,这陆口属江夏郡沙羡县。
  但黄祖死后江南一片尽归孙氏。
  细想起来他也曾与孙氏为敌。
  现在却觍着脸,跟人联手对抗曹操。
  要是刘表父子还在世。
  恐怕他刘备也走不到这一步。
  而就在刘备心事重重的时候。
  脚下小舟已经驶入陆口水港。
  此时却见港口之外,停泊着一排大小战船。
  刘备见了倒是有些意外。
  他原本以为孙氏水师舟船,不及荆州水军多。
  长年征战未有停歇,想必船舰都已饱受疮痍。
  但事实却是,这些战船非但船舷护板修缮完好。
  而且看起来一尘不染。
  明晃晃湿漉漉的船板,被阳光一照。
  隐约泛着金光仿佛新造的一样。
  显然麾下士卒经常保养,不曾懈怠军务。
  这已经能从侧面看出周瑜治军之严谨,水军训练有素。
  刘备不禁也是对周瑜高看了一眼。
  心下更是觉得自家军师高瞻远瞩。
  和江东孙氏联盟共御曹军,实在是明智之举!
  正思量间,脚下小舟已缓缓靠岸。
  看来迎接他刘备的既不是周瑜麾下将校。
  也不是哪位军中谋士,而是个十几岁的书童?
  这小子一见这三人,也是拱手道:
  “奉我家都督之命,在此迎候刘皇叔。”
  “几位一路舟车劳顿辛苦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