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抢!
  李轩诧异的望了眼九江公主,没想到眼前少女,居然有如此眼力。
  李世民依旧低着头,面沉如水。
  李轩叹了口气:“所以现在要做的是怎么以更少的损失,让突厥人答应议和,而不是讨论是打是和。当然这都是草民个人想法,殿下勿怪。”
  李世民满脸疲惫,幽幽道:“谨言说的对,如今突厥已然突破到我大唐腹地,眼下最好的办法是议和,只是我若是向突厥议和,必定需拿出极大利益,对方才会答应。这天下百姓,又该如何看我?”
  李轩忍不住道:“退一步海阔天空,今日突厥给的耻辱,它日十倍奉还!介时天下百姓只会夸赞殿下圣明!”
  李世民浑身一震,急道:“你真这样认为?”
  李轩轻声道:“古有勾践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吞吴。世人只会赞美勾践,谁会骂他是个投降的亡国之君?”
  李世民默默的望着他,目光深邃。
  李轩知道,李世民其实就是放不下面子。
  这对于志在千古明君的李世民来说,显然是个极大的侮辱和挑战。
  但眼前确实没有更好的办法。
  “草民私以为,殿下如今要做的就是如何以极其微小的代价议和,然后积蓄力量,最后如何彻底击败突厥。”
  李世民对着他点点头,转身走了出去。
  李轩眨了眨眼,瞥了眼九江公主,想要告退。
  九江重新倒了一杯汤,递给他笑道:“真没想到你如此年纪轻轻,居然能看的这般透彻。”
  她对眼前的少年,当真是重新认识了一番。
  李轩摸着鼻子道:“谁都能看透,只是难以接受这个事实罢了。”
  九江公主把汤碗塞进他的手里,叹道:“二哥太骄傲了,是很难接受。”
  李轩望着手里的汤碗,有些牙疼,又不好放下。
  “你说突厥如何才能同意议和?”
  九江公主靠着他坐了下来,一双美眸满是期待。
  李轩摇头,表示不知道。
  历史上李世民做的很好,他没有必要横插一杠。
  若是说玄武门之变,他还有一点私心。
  但现在该得的都已经有了,再做些什么,委实有些立牌坊的意思了。
  “不行,你肯定有办法。”
  九江公主凤眼一瞪,有些凶巴巴的道:“你了解的这么透彻,不可能一点自己想法没有。”
  李轩没想到九江公主这么精明。
  他起身要走,被九江公主拦住,摆明了不说出一二想法,不让他走。
  “公主,你就别为难草民了,那些大官想法多了去,草民能懂个啥。”
  “他们自然有二哥去问,你说说你的想法。”
  李轩苦着脸,眼前这少女,还真是打不得,骂不得。
  要是李世民女儿,他瞪一眼,李世民估计也不会怪他。
  但这是当今皇帝女儿,真怎么样了,李渊能把他锤死。
  轻咳两声,李轩无奈道:“突厥和咱们大唐的体制不同,其实想说服他们退兵办法还真有。”
  李轩刚想把把汤碗放在一边,哪知道九江公主一把抓住他的胳膊,汤碗直接摔在了地上。
  “哐当!”
  汤碗摔碎的声音,穿过书房,传到了李世民和文武百官耳中。
  文武百官激论之声,骤然停顿。
  随即一起看向李世民。
  李世民皱起眉头,正要让内侍去看看。
  李轩的声音这时却传了出来。
  “突厥打我大唐,咱们只要清楚他的目的,然后加以分析,就很好想对策了。”
  “你快说说。目的是什么,又怎么想法子对应?”
  一众大臣,面面相觑。
  同时心里有些恼怒,竖子无德,妄言国事。
  国家大事真如此简单,他们还会谈论这么多天?
  可见李世民只是端起茶杯喝茶,面色淡然,他们也不好多言。
  书房内。
  李轩伸手拿起一个苹果,咬了一口,这玩意在大唐叫柰。
  他边吃边道:“公主,以己度人,我们要是打别的地方,目的是什么?”
  “枪地盘,抢人口,抢宝贝。”
  九江公主脱口便道。
  李轩险些呛到,竖起大拇指,笑道:“此话不假,突厥也是这个目的。但他们目的又有很大的问题。”
  “怎么说?”
  九江公主美眸中异彩连连,看李轩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首先说说这地盘吧。”
  李轩分析道:“突厥乃游牧民族,这和大唐不一样,因此纵使占据再多的地盘,他们能长久居住吗?”
  九江公主想了想,摇头道:“不能。”
  “其二,突厥是联盟制,很多部落组建在一起,颉利可汗动用大军攻掠我大唐,抢到的东西,是不是都被突厥的各部落战士分了。”“
  九江公主听得直点头,“好像还真是这样。”
  “便说那人口吧,”李轩笑道:“除去壮大各部落以外,对可汗本人的好处大不大?”
  九江公主再次摇头,“颉利可汗肯定只希望自己部落强大,其它部落太过强大,他可不好控制。”
  李轩又竖起大拇指,夸赞道:“公主所言甚是。”
  九江公主脸色通红,芳心却隐隐兴奋。
  她最崇拜李世民,这次能为李世民解决问题,最好不过了。
  想到这里,她满怀期待的望着李轩。
  之前还不理解李世民为何封他为王,就算有功劳,可李轩年纪大小,封的太大了。
  现在她可算明白,因为眼前的少年郎真是太厉害了。
  听罢李轩的一番言论,文武百官顿时哗然。
  有人不悦,有人不服,有人兴奋,更多的是陷入沉思。
  很多人都开始小声议论起来。
  这书房中人到底是谁,居然有如此见解,三言两语便把事情分析个透彻。
  程知节拧着眉头,嘀咕道:“这声音怎这般耳熟?”
  他旁边的李神通悠悠道:“应该是谨言。”
  程知节恍然,惊诧道:“这小子还有这般见识?”
  李神通瞥了他一眼,低着声音,笑呵呵道:“这小子厉害之处,瞧不见尽头。”
  程知节想起自己那不成器的儿子,这次虽然受了大伤,但可是立下大功。
  如今还在皇宫静养呢。